第四百六十一章 奇迹(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现在外面情况到底如何了!”  

段府主屋大堂的太师椅上,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猛地一拍茶几。  

凄厉的瓷器破碎声传来。  

茶几上的茶盏被震地跳起来,掉在地上摔了个粉碎。  

跪在地上的书童抖了抖,畏畏缩缩地抬起头。  

“外面都说今年的解元公作的好文章…”书童结巴着到,“有、有经世致用之大才…”  

书童每说一个字,太师椅上的老人脸色就难看一分。  

“文试解元…”  

书童小眼睛觑着上面人的脸色,声音越来越小。  

“当、当之无愧…”  

啪的一声,老人再次重重一拍在桌子,书童立马俯下身去,头贴在地板上一动不敢动。  

“当之无愧?”老人声如洪钟的怒骂声在大堂里回荡,“一个女人,她也配?”  

“哎,兴德,”坐在一旁的另一位牙齿都快掉光的老叟摇头,“话不能这么说,毕竟这是阁老大人点的解元,咱们也只能接受。”  

段氏现任的族长段兴德看了老叟一眼,胸口起伏了几下,“可是,二叔公,咱们段家那么多年的心血…”  

“哎,解元这种东西,本就是天时地利人和,大郎当年文才无双,到了神都陛下也只点了一个探花,”老叟叹了口气,“咱们段家可能和榜首无缘吧。”  

“再说了,峥儿和初儿不同,不还有武试吗,”老叟道,“武试那是凭实力,做不得假。这点二郎还是要比大郎强啊。”  

“这不一样!”段兴德摇头,“神都俊才如云,大郎当年也有…那个方面的原因,可二郎这次文试输给谁不好,居然输给一个女人!”  

“大周第一位女解元啊…”老叟摇头,“国试真是一代不如…”  

老叟本想说一代不如一代,但想起玄孙这次还在解元之下,把自己人也骂进去了。  

一股憋闷之情油然而生,老叟痛苦地咳嗽了两声。  

“这事…可不简单了啊。”  

“是啊,”段兴德冷笑,“现在所有世家都闻风而动,过了今天,这个消息更会传出徽州,不知道神都的大人物们会如何作想呢。”  

老叟神情凝重,看向跪在地上的小童,“现在城内乙姓以上的世家动作如何?”  

“总共三十八家,有十七家派人去了英国公府。”书童抬起头,“全部是乙姓世家。”  

“哼,那些墙头草,”段兴德哼了一声,“既然是乙姓,那也…”  

段氏虽然也是乙姓世家,但因为人才辈出,一直是徽州乙姓世家的执牛耳者,比那些尚且掌有实权的甲姓世家不遑多让。  

“可…”书童有些吞吞吐吐。  

“什么?”段兴德不耐烦地皱眉。  

“慕家也派人去恭贺了,”书童道。  

“慕家…”段兴德愣了愣,眉头紧锁。  

慕家官场实力比段家稍弱,但因其豪富和无孔不入的情报网,实力不比甲姓世家差。  

“另外…”书童哆嗦着看了眼一旁的老叟,“如果将三小姐算在内,三十八家中有三十七家都有人去了五曲隐屏峰。”  

“五曲隐屏峰?”老叟咦了声,“这又有什么关系?”  

“二叔公,之前没有和你说,”段兴德面露厌恶,“那个女子还进了武试的前四。”  

“武试也?”老叟愕然,“现在呢?”  

“现在正在四强战中,结果还没有传来,”书童老实道。  

“三十七家…”老叟喃喃道,“恐怕是今年参加武试的世家子比较多吧,也不定是去看…  

“也许只是派个下人去凑凑热闹,”段兴德在一旁不满地瞪了地上的书童一眼,“你打听清楚了?”  

“有十三家是刚刚出发不久,”书童大气不敢出,“有王家、博陵崔家…”  

“说重点,有甲姓世家吗?如果只是下人去就不用说了,”段兴德不耐烦地打断。  

“有…”书童声音颤抖。  

还真有?  

“武安侯府大房的小少爷去了…”书童道。  

“武安侯府?”段兴德愣了愣,随后眼中浮起愤怒,“这是想干什么?”  

比起已经败落的英国公府,依旧掌有兵权,且有嫡女为入宫为妃的武安侯府一直有如日中天,是段府都不得不万分忌惮的存在。  

“是想观望一下吧,”老叟摇头,脸上的神情十分凝重,“连武安侯府都惊动了,这事真是闹的太大了。”  

是闹的太大了。  

朱玥坐在马车里,凝望着大路上密密麻麻的车马,听着耳边少年如数家珍一般介绍那位是哪家伯府的少爷,那位是哪家的县主,微怔无语。  

全徽州的大人物都被惊动了。  

她实实在在地感觉到了这件事。  

看着坐在对面的两位少年,朱玥感觉自己好像是在做梦。  

她居然有一天会和两位非亲非故的男子坐在马车里。  

虽然大周朝风气开放,算不得什么,但听王嬷嬷说若是放在前朝,这样的女子是要被浸猪笼的。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景,都得追溯到半刻钟前。  

就在她准备登车随众人去往五曲隐屏峰时,一声闷响传来,前面的一辆装帧豪华的马车里居然扔出了两个人。  

定睛一看还居然是刚刚揭榜的两位经魁老爷。  

本来蹭慕家马车的司徒高义和鱼斯年被慕恪之以心情不好的理由扔了出去。  

司徒高义一脸尴尬,环视四周却正好看见正在登车,一脸愕然地看着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