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 走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朱鸾看了一下李文曜的神情,连忙补充道,“也没有那么随便的,只是用法上没必要拘泥。”  

她凝视着剑鞘,“之后的九招都是有招式的,不然也没有作为代价的价值了。”  

当然有价值。  

李文曜木木地盯着她。  

因为是那个人的剑。  

“刚刚演示的是第四招的前半招,”少女坐在地上看着他,“你可以相信了吗?”  

李文曜僵立在原地,眼珠微微上扬,盯着自己被切断的额发,沉默了很久。  

“还需要再演示吗?”朱鸾看着李文曜道,“不是不能再演示,不过…”她有些无奈,“主要是后面还有一场。”  

这个女人还真打算和段立峥对战吗?  

李文曜握紧了拳头,也握紧腰边的刀柄。  

“不用再演示了。”李文曜盯着她的眼睛。  

他本就不知道后面九招真正的样子。  

他唯一不会认错的,是那一道剑光。  

那道剑光在他的眼底烙印了十年。  

就在刚才,那道剑光真真切切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他有一瞬的恍惚。  

他还是那个坐在台阶上看那个人练剑的孩子。  

那个仰着头的孩子一直一直,都等待着。  

闭上双眼就可以发现她在那里。  

他虽然也憧憬所有修行者都憧憬的那个位置,但他是被那一道剑光触动才踏进修行界,直至今日他仍然在等待那个人的回音。  

不论他怎么遍访名家,找遍典籍,都再也找不到当初看到的感觉。  

就在追寻的过程中,他不知不觉成为了紫阳书院的首席,顺理成章参加了乡试。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他找了十年的东西,居然会在这里遇到。  

之前朱鸾和宋雪松对战时他尚且不能确定,但刚刚那一招,他已经看的非常清楚。  

李文曜苍白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你是跟谁学到的?”  

“跟谁…”朱鸾怔了怔,随后摇头,“这个也不能说。”  

李文曜瞬也不瞬地看着眼前比他还要年幼的少女。  

“也是秘密?”李文曜问。  

朱鸾点头。  

从第一次见到她,她就是有个有很多秘密的人。  

仿佛天生带有神秘感。  

李文曜叹了一口气。  

“抱歉,”朱鸾道,“这次是我不择手段了。”  

“但我无论如何都要拿到乡试的解元,”朱鸾认真地说道。  

“这样吧,”她站起来身来看着李文曜,“除了约定的九招,明年的会试,我答应你,会帮助你得到更高的名次。”  

朱鸾笑了笑,“当然是在公平的对战中。”  

李文曜睁大眼睛。  

如果慕恪之现在在这里,肯定会感叹这个女子的胆色,感叹她到底凭什么敢这么说。  

在乡试的中以会试的成绩作筹码,这也是破天荒第一人了。  

无论何时这个女人都让人无话可说。  

李文曜本想质疑,但看着朱鸾的眼睛,他却突然说不出这样的话。  

她说她要参加县试的时候,所有人都认为她在说笑,结果她参加了,还拿了案首。  

然后到了乡试她说她要成为解元,第二轮她遇到梁子凉的时候,所有人都认为她不能赢,结果她赢了。  

第三轮依然没有人认为她能赢,然后她还是赢了。  

第四轮如此,第五轮依旧,直到现在的四强战。  

真要论起来,今年国试开始前,谁能想到女人真的会参加国试。  

而在这场对战开始之前,谁想到她能进入前四?  

既然如此,不到了会试,又怎能知道她说的就做不到呢?  

演武台下很安静,因为有很长一段时间里面没有任何声音传来。  

而在长久的安静后,有骚动隐隐而生。  

所有人原本都眼巴巴地看着高台,等待着朱鸾认输,或者和之前一样,有让人意想不到的展开。  

某种意义上…也算是意想不到的展开…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少年少女相对而立,说了几句话后,竟然坐了下来继续说话。  

人群哗然。  

在徽州乡试历年的武试中,恐怕还是第一次出现这样的画面。  

而就在两人坐下来之后,再也没有任何声音从台上传来。  

这让原本适应了每场对战都惊天动地的民众十分不习惯。  

而兀自在对战地高台上席地而坐的两人…继续说起了话。  

“这两人在搞什么?”台下洪山率先忍不住了。  

他有些恼火地说道:“不管是要打还是要认输,能不能照顾一下我们这些观众的心情?”  

“她为什么要照顾观众的心情?”段立峥看他一眼,“还是你觉得她会照顾观众的心情?”  

洪山像是噎了一颗鸡蛋说不出话来。  

“我是发现了,”洪山摇头指着段立峥,“段二公子,你完了。”  

不光是民众和考生,观景台上官员们的脸色也十分难看。  

原本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一场没有任何悬念的对战,却不曾想有了这样…让人无语的展开。  

少年少女促膝长谈的身影宛如一幅画卷。  

夏衫轻薄,阳光明媚,实在是很符合现在季节的光景…才有鬼了。  

这的确符合现在的季节,但半点也不符合现在的地点和时间。  

原本以为这两人几句话就能说完,说完就能打了,却没想到这两人真的就是一直说话到现在。  

这可比之前段立峥和年华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