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废物(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可真是许久不见了。  

上一次朱鸾见到宋雪松还是在二月间,暮云会的时候。  

乡试开始前的会宴也没有打过照面。  

宋雪松还是那个冷冰冰的样子,在他走出来的时候,高台下很安静。  

实在在李文曜和洪山先后出场后,他并足以引起众人的惊讶。  

不知道是不是对此不满,宋雪松眉头皱了皱,偶尔才瞥向众人的视线总有着说不出的嫌弃。  

听到洪山的话,年华藏的眉头也皱了皱,“他向来独来独往,你也不是不知道。”  

太平山房弟子因为年华藏的苦心经营,在众书院中算是抱团的最紧密的,参加乡试也一直同进同出,但唯有一人不给年华藏面子,从不参与。  

虽然在外人面前,顾忌他是太平山房弟子,年华藏向来多加维护,但这次乡试宋雪松的态度格外恶劣,年华藏也起了真火。  

太平山房这次进入最后一轮的是六个人,但年华藏身边向来只有四人,再加上那个虽然看上去随意,但其实会来打招呼的女人。  

“毕竟是宋家的大公子,”洪山道,“自然不同凡响。”  

不远处的宋雪松好像听到了,走了过来,“起码我不会在第一轮落败,给太平山房丢脸。”  

“太平山房的弟子能走到这里都是好样的,没有谁给太平山房丢脸,”年华藏听出他话中的讥讽淡淡道。  

“没有?”  

少年似笑非笑地看了眼李文曜,嗤笑一声,“那魏远那个废物算什么东西?”  

年华藏的脸色彻底冷了下来,“魏远不是废物。”  

“堂堂次席连还手都没有就败了,不是废物是什么,”宋雪松高昂着头,扫了一圈周围的少年,此时第二十六号考生已经登上了高台。  

“宋公子还是先专注于自己的比试吧,”洪山在一旁瓮声瓮气道。  

“那是当然“,宋雪松潇洒转身,“我可不是魏远那个废物。”  

说完他迈步离开。  

一旁段立峥蹙了蹙眉,不知是不是他的错觉,就在宋雪松转身的时候,好像用眼角的余光瞥了他身边的女子一眼。  

段立峥看向朱鸾,发现她低着头不知在想些什么。  

他还记得之前和这女子待在装满文试试卷的车厢里,听到的那个对话。  

那个老爷和少爷。  

而那个被称作少爷的声音,和宋雪松一模一样。  

不管段立峥的记忆犹多么清晰,哪怕以他的身份和影响力将这件事说出来,首先需要解释的就是那个时间他为什么会在那里。  

所以一切的一切都这只能沦为他心底隐秘的猜测。  

段立峥看了一眼身边面色如常的女子,在心底叹了口气。  

她永远那么沉得住气。  

高台上传来悠扬的钟声,台上两人相对而立。  

宋雪松的对手是紫阳书院的一个学子,名唤许武阳,虽然声名不显,但紫阳书院的弟子本身就是名气。  

毕竟紫阳书院的学子实力都不会弱。  

许武阳与宋雪松境界相仿,众人以为怎么说这次的对战也该能撑满一炷香了,但没相当这场也没能如众人所愿。  

许武阳的剑法中规中矩,可以看的出基本功十分扎实,真元也充沛,做了起手式后,拔出了剑来。  

然而对面的宋雪松却站在原地,手握剑柄一动不动。  

这又是怎么回事?  

难道又是一个模仿公主招式的?  

众人看着眼前的画面,觉得今年的武试实在是有些魔幻。  

“不是。”就在众人议论猜测的时候,段立峥听身边的女子低低道。  

的确不是。  

许武阳是紫阳书院的学子,是每日看着自家的首席李文曜日夜磨练那一招的人。  

只要有一点浮躁和急功近利都学不会这招。  

他心里清楚整个徽州能使出这一招的只有李文曜一人。所以即便宋雪松摆出这样的架势,少年还是不慌不忙做完起手式,在敲钟开始后,毫不犹豫地出剑刺向对方。  

“蠢材。”然而看着少年无畏的身影,宋雪松嘴角翘起,露出了一个轻蔑的笑容。  

然后他拔出了他的剑。  

不是拔刀术。  

速度不快,和李文曜没法比,这让台下的众人清清楚楚地看清了他的剑。  

那把剑看上去是普通的剑,然而就在拔出剑鞘的一瞬间,众人只觉眼前一花,剑身瞬间溢出无数光彩!  

竟然看着就像是镀了一层白银般的外层,寒光四射,璀璨夺目,其间隐隐有道极为强大的气息在流转!  

台下响起一片吸气声。  

这明显不是普通的剑。  

或者说这种气势已经不是兵器,而是被高手灌注了气息的法器!  

“去死吧。”宋雪松看着迎面而来的许武阳神情冷漠地说道,双手握住剑柄,高高地举剑过头,朝许武阳劈头斩下。  

他的动作很简单,甚至没有许武阳的剑快,就在许武阳的剑尖到达宋雪松的咽喉处时,宋雪松的剑还离他的身体有三寸的距离。  

然而那把银光四射的剑尚未到来,剑意却已经挟光芒而至。  

高台上响起恐怖凄厉的风啸。  

许武阳瞳孔一缩,喷出一口血来,强行扭转剑势,转为守势。  

他清楚地感觉到那道剑意,是想要把他一剑两断的剑意!  

他目眦尽裂,这人居然是想要把他生生腰斩?  

许武阳将剑面横翻,那道剑意生生撞在了他的剑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