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斗阵(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黑影的移动速度极快,在黑夜里如同猫一般迅捷。  

不,比猫的速度还要迅捷。  

不远处号板上的烛火都没有摇曳一下。  

如果段立峥不是登极中期,他恐怕发现不了这个身影,而哪怕是登极中期,如果他不是段立峥,也只会把这个当成一个错觉。  

毕竟这是乡试文试的考棚,不是鬼影曈曈的边关。  

今日的搜检之所以没有像县试那般大张旗鼓,连女子也没有受到刁难,就是因为今日这里有从神都专门来的修行者监视。  

神都派来的官员除了方伯年和随行的文官,还有武官。  

武官不光光负责武试,还担任文试的搜检和警戒。  

而这些从神都派来的武官每人都是登极初境以上,不光是境界,在这方面工作的经验也十分丰富、  

每个人都是这方面的专家。  

搜检只需要从他们面前走过,无论夹带得多么高明的考生都一眼被揪了出来。  

今日一整天的文试,也没有太多的考官巡视,但轻举妄动的学子也被悄无声息揪了出来。  

即便是到了现在这样夜深人静的时候,段立峥依旧能感受到四个分布在考棚东南西北的强大存在。  

但黑影掠过的时候,那四个存在都没有异动的气息。  

他左边的号舍也没有动静。  

段立峥闭上眼睛。  

他左边号舍没有动静并不是现在才有的事情。  

不然他倒是好判断了。  

从今日上午进入考棚开始,这个女子就敛起了身上所有的气息。  

正因如此在号舍前撞到她的时候,段立峥才会那么的惊讶。  

她身上的气息极弱,比普通的男子都要弱。  

今日乡试文试,除了他和她,没有仪天境以上的修行者。原本在气息上她应该是这个考棚仅仅次于他的存在。但当大家都坐下答题时,段立峥发现整个考棚中,除了武官,修行者就像只有他一人一般。  

虽然打交道不多,但段立峥能影影绰绰感觉到,这女子在隐藏气息这一事上似乎极有天赋。  

隐藏气息说起来简单,但就像是人明明一步可以跨出去三尺,却硬缩减成每步一尺一般,不仅变扭,稍不注意就会原形毕露。而修行者的气息是更复杂的东西,真的做到并习以为常谈何容易。  

修行者总有需要隐藏气息的时候,但像这女子程度如此熟练,持续时间如此之长,他还是第一次遇见。  

与其说一种手段,更像是一种本能。  

虽然他说不上来,但这女子在隐藏气息方面给他的感觉有些奇怪,既有修行者常用的手段,但似乎又掺杂了点别的什么。  

段立峥在黑夜里皱起眉头。  

如果朱鸾在这里,会告诉他这种叫做现代狙击手的本能。  

不过可惜她现在不在这里。  

在黑影掠过的一瞬间,段立峥脑中走马灯一般涌出这么多想法。然后下一瞬间,他就知道他要做出决断了。  

文试考生除了如厕等必要事项,是绝对不能离开号舍一步的。  

否则一旦被发现,不论是谁,都会立即失去参加乡试的资格,情节严重者甚至终生不能参加乡试。  

如果段立峥拼尽全力,以他的实力大概是不会被武官发现的。  

监督文试的武官只是登记初境,他毕竟是登极中期,还不是一般的登极中期。  

但万事无绝对,术业有专攻,他很少做追踪和隐藏方面的事。很难说会不会中了圈套马失前蹄。  

不管黑影的本体是何物,跟他都没有直接的关系。没必要赌上前途只为了一时的在意…  

他这么想着,但已经站起身,伸手抓住了号舍的屋顶,随后他屏住呼吸,以极其轻巧的动作,一个鹞子翻身翻上了房顶。  

号板上的烛火没有丝毫的摇曳。  

段立峥悄无声息的伏在屋顶上,注视着不远处的灯火,感受着四角武官的气息。  

武官的气息扫荡一般针对的都是号舍间的走道,换言之,如果有人来到号舍前,很快就能被发现。  

屋顶是一个盲区。  

这是段立峥坐在号舍一日后得出的结论。  

当然那个黑影除外,是人是鬼都不知道。  

在确定没有异动后,段立峥悄悄往左边号舍的屋顶移动,然后掀开了屋顶上的一片瓦。  

如果自己在天策书院的先生知道他居然在老家乡试的考棚里上房揭瓦,估计会气的说不出话来把他赶出师门吧。  

但这从没有做过的事又让段立峥觉得挺有意思的。  

世人皆道段二公子文质彬彬知书达礼,但估计只有他大哥才知道他小的时候是个多么顽皮的孩子。  

对什么都好奇,什么都想试试,是个猫狗也嫌的,调皮捣蛋的小泥猴。  

但后来因为母亲时时刻刻都要将他和稳重的大哥比较,禁止任何“出格”的事情,他才失去了调皮捣蛋的机会。  

段立峥轻手轻脚掀开朱鸾所在号舍上的瓦片往下看去。  

她熄灭了蜡烛,号舍里漆黑一片,凭借登极中期修行者卓越的眼力,段立峥看见号板上有一团隆起,看起来就像是一个人缩脚而卧一般。  

甚至能听到极其微弱的呼吸。  

看上去似乎一切正常。  

段立峥伏在屋顶上悄无声息地呼吸着,纯黑的瞳仁在黑夜中闪过一道光,他静静地看了这个洞三秒,随后他深深的吸气,将手臂伸入了洞里。  

号舍再矮,屋顶到号板的距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