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办法(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段立峥的气息凝滞一瞬。  

突然一阵强风吹过。  

“哎呦!”不远处卖风筝的小贩的一只风筝不小心被风吹走了,带起一片惊呼,小贩懊恼地跺脚。  

春风带起团团柳絮,白花花,毛茸茸,有点像雪。  

一朵柳絮落在了眼前少女纤长的眼睫上,她眨了眨眼睛,柳絮飞走了。  

眼睫下流光溢彩的眸子,正专注的凝视着他。  

只是看着这双眼睛,整个人都像是要被吸进去一般。  

“你说什么?”段立峥看着朱鸾的眼睛问道。  

“说起来的确还没有和你说过,”朱鸾笑了笑,“我参加国试,是为了成为国士。”  

这话没什么毛病,国士是大周学子和修行者最高的荣誉之一,参加国试的学子没有人会不想成为国士。  

但很少有人会这么说,说自己参加国试是为了成为国士。  

因为这个目标是在是太过于遥不可及。  

段立峥自己虽然将成为国士作为自己的目标,但他也不把成为国士当做唯一目的。  

他是一步步稳扎稳打走上去的,为了三元及第已经付出了全部的努力。  

所以他说出这个目标不会被别人当做戏言。  

但眼前这个女子不同。  

看着朱鸾认真的神情,段立峥再次体会到了无话可说的心情。  

自己的未婚妻,说要成为国士?  

还碰巧和自己在同一届获得了参加乡试的资格。  

会试和殿试姑且不论,如果这个女子是说真的话,那他们两人就是完美的站在了一个对立面上了。  

虽然现在想这个有点不合时宜,段立峥想起这个女子获得案首时来家里恭贺的亲朋好友,虽然那个夫妻案首的说法让母亲气的够呛,但该怎么说呢…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吗…  

自己的未婚妻参加国试的目的居然和自己从小到大的目标重叠了。  

已经死去的父亲知道他找的这个媳妇居然要和儿子抢国士的称号吗?  

“怎么了?”看到段立峥迟迟没有说话,朱鸾含笑问道,“有这么惊讶吗?”  

“鱼师兄和年师兄听到的时候接受的速度当时还挺快的,”眼前的女子没心没肺地笑着。  

这些首席里,鱼斯年最先在暮云会的时候知道,当时没说什么,之后也没提什么。  

年华藏是最近才知道的,当时朱鸾收到了来自年师兄的一个大大白眼和痴心妄想的评价。  

“这的确会让人惊讶,我下一个问题都省了,”段立峥定了定心神,加快脚步走到朱鸾身边,朱鸾笑了笑重新开始往前走,两人重新并肩而行。  

“我本想问你,你为什么参加国试。”段立峥苦笑,“现在这个问题只能改成为什么想要成为国士了。”  

“段公子又是为了什么想要成为国士呢?”朱鸾反问道。  

“我是因为…”段立峥正想开口,说到一半顿住,“你怎么知道?”  

他应该没有和她说过他想成为国士吧?  

“因为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眼前的女子俏皮一笑。  

她会读心术吗?  

听到女子说出了他刚刚在心里想着的话,段立峥愕然了。  

朱鸾笑而不语。  

她的确知道,很早以前就知道了。  

当年段浩初向她介绍他的弟弟的时候就告诉了她一件趣事。  

就是他那只有五岁的弟弟的梦想就是成为国士。  

当时段立峥尚未露出能够文武兼修的才能,全家人都把这件事当成了一个笑话传遍了族里。  

朱鸾看着段立峥,突然有些想去摸他的头。  

当年孩童的戏言,没想到十年后居然没变。  

如果可以的话,她不想和这个孩子的梦想对立,只可惜她的时间不多了。  

“我想成为国士是因为我小的时候曾经崇拜一个人,”段立峥定了定心神,笑着说道。  

这个答案实在太过明显,完全没有问的必要,朱鸾低下头。  

“说来惭愧,想必你也能猜到,”段立峥的眼睛亮的逼人,“就是大周的第一位国士,古石宗师。”  

在久违的听到这个名字的瞬间,朱鸾只觉得像是身上像是有个地方进了水,冰凉的水顺着脊梁骨淌下。  

那是多少年前的事来着?  

“我叫古石,是明光殿的护卫,奉皇后娘娘之命,来教你基础的一些剑法。”  

她看见,在深深高墙下,站在明艳无双的皇后身边,宛如影子一般的男人。  

天后娘娘一巴掌拍在身边男子的身上,“这都什么说法,难得的一次,就不能介绍点厉害的吗?”  

那一巴掌看上去力道十足,让年幼的朱鸾心惊胆战。然而眼前穿着普通侍卫袍子的男人却像一块石头,连都没有动一下。  

一言不发。  

他有着一双独特的纯黑色瞳仁,里面深不见底。  

而那双眼睛只有看天后娘娘的时候才有不一样的光泽。  

“别看这个家伙这个样子,他可不是普通的护卫。”古石不说话,天后娘娘笑着对她道,“他是大周的第一位国士,是非常厉害的人。”  

这就是朱鸾和古石的初见是非常厉害的人。  

晋阳五岁那年发生的宫变,之所以在发生那个时候,是因为古石回乡探亲,不在天后娘娘身边,才有这个胆量。  

哪怕这么多年过去,哪怕人都消失了,一句话依旧牵动朝野。  

现如今她和段立峥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见到这个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