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缘起(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朱鸾实在是不愿意将段立峥和段浩初两人对比。  

他们两人年纪差距很大,在很多方面都是不一样的。  

但段立峥往往会让她想起过去的段浩初,那个她在娘娘的大殿里遇到的,清风晨露一般的少年。  

他们表达情绪的方式有些相似。  

所以她能明白段立峥的情绪。  

但同时读懂了反而让她很难办,因为这个婚约本来就很难办,这其中的干系也很复杂,大部分都不能向外人言。  

“为什么很麻烦?”察觉到少女的沉默,段立峥又重复了一遍。  

声音很轻,但透露这少年人独有的执拗。  

“因为很多人不想让你知道。”朱鸾答道,虽然觉得段立峥的情绪不对,但她还是选择实话实说。  

这下换段立峥愣住了。  

很多人不想让他知道?  

是的,的确如此。  

婚约这种事情,本就轮不到这个女孩子亲口告诉自己,告诉自己的应该是他的父母,他的长辈,他的师长,他的兄长,怎么说都轮不到她。  

如果这些人都不告诉他,她一个女孩子却来告诉他,所有人都会责怪这个女孩子不矜持。  

或许还有更难听的话。  

段立峥的脸上现出一丝懊恼,有些后悔他受内心情绪的驱使,在兄长那里得不到回应,就首先选择来问这个女子。  

她其实是最没有选择的人。  

她甚至可能因为这个婚约失去了本该属于她的东西。  

段立峥想起他和南山先生的据理力争,她明明博闻强识,学识丰厚,却无法加入紫阳书院。  

当时他问南山先生为什么,南山先生说为了他。  

那个时候他不明白,但他现在有点明白了。  

她和他有婚约,为了保护自己的声誉,却选择牺牲她吗?  

“这件事,我会调查清楚,”段立峥垂下视线,又再次抬起。  

“不会让你受委屈。”他说道。  

这个委屈是什么委屈,他没有明说,但大家都心知肚明。  

朱九小姐拥有和段二公子的婚约,却一天都没有享受过段二公子婚约者的待遇。  

他现在知道了,作为君子,他就会负起责任,不管这个婚约是不是他想要的。  

“我没有什么委屈,段二公子不必如此。”朱鸾看着段立峥说道。  

可从始至终,最委屈的就不是她。  

就像他在她去见司马浩时,他拉住她的时候,她挣脱他的手的时候所说的。  

没有人能伤害她。  

如果有人想伤害她,她会率先毁灭那个人。  

女孩子话里的疏离让段立峥看着她微微皱眉,这一次朱鸾却没让他开口,自己先一步。  

“关于这个婚约,其实还有件事,需要让段二公子知道。”朱鸾说道。  

“就在你回到徽州的前一天,我去了你家。”朱鸾含笑道,还没等段立峥做出反应,她继续说道,“我是去退婚的。”  

气氛凝滞。  

段立峥看着站在日光下微笑说出这句话的女子,只觉得心中五味陈杂。  

原来她是这么想的。  

这么打算的。  

“可为什么你还会把婚书带在身上呢?”段立峥盯着女孩子的眼睛问道。  

既然你想要退婚,为什么还会把婚书一刻不离的带在身上,为什么刚刚在大哥当众质问的时候,承认和自己有婚约?  

这算什么?欲擒故纵吗?  

“我当时的确是打算去退婚的,”朱鸾有些歉意地看着眼前的少年,语气更加温和,“这个婚书,原本是两份,其中一份,已经被你母亲撕毁了。”  

少女没有继续往下说,但后面的意思段立峥已经懂了。  

在家人没有再次提签那个婚约的时候,段立峥就已经多多少少猜到了一点,自己的家人对于这个婚约,应该是不看好的,甚至是想要废弃的。  

从段芷云的态度更能看出来,段家对朱九小姐的态度可能算不上好。  

“毕竟是我的家人。”段立峥神情平静地说道,“不过若是做过什么过火的事情,还务必告诉我。”  

“当时我想要退婚,但你母亲那边退婚的想法更为迫切,我并不想如她的意,就拒绝了退婚这件事,“朱鸾轻描淡写的说着,段立峥的心中再次掀起惊涛骇浪。  

“你如若不想接受这个婚约,退掉就是了,何必这样?”他说道。  

为何要用婚约这种事情赌气?想到自己刚刚受到的煎熬,他的心里顿时有些不舒服。  

“你母亲用尽手段想要退婚,我就一定要无怨无悔地达成她的心愿?”她说道。  

因为你母亲让我不高兴,我也不想让她高兴。  

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  

她的想法也很简单。  

“可…”段立峥皱起眉头,他想说这种说法不对,但他也一时想不起来何处不妥。  

朱鸾竖起一直手臂阻止了他的话。  

“关于这份婚约,我和你母亲已经达成了约定,”女孩子竖起两根手指,“想要退婚,有两个条件,一个是让你的兄长段浩初来和我谈,第二个是如果你有朝一日输给我,婚约立刻解除。”  

输给她?  

这又是什么鬼条件?  

段立峥眉头皱的更深,但更让他不解的是前面那个条件。  

“我和你的婚约又关大哥什么事?”他有些恼火地说道,“为什么要把大哥扯进来?”  

气氛再次凝滞。  

眼前的女子沉默下来,不知在思索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