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必应(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望溪先生。  

她听说过。  

那一年轰动了全大周的梦魇国试,古石叔夺了状元,南山先生屈居榜眼,而位于这两人之下,被这两人间的龙争虎斗抢走所有风头的那位无名探花,就正是这位望溪先生姚乐正。  

朱鸾想起古石对他的描述,自进了这扇房门,老人说话的时候就一直留意着他的眼睛。  

她发现老人虽然年过半百,但眼珠不像平常老人那般浑浊,最令人映像深刻的是,老人一镜明湖的眸子居然像异族人一般深陷在眼窝里,在日光下泛着浅棕色的色泽。  

说话的时候一旦眯起来,样子便让朱鸾联想起草原上的秃鹫。  

果然和古石叔说的一样,望溪先生有一双恶魔之眼。  

虽然和真正高鼻深目的异族人尚有些区别,但这位望溪先生姚乐正的确实打实的拥有四分之一的西凉血统。  

这也是他虽然学问水平一流,但常常被排除在文宗之外的原因之一。  

这位望溪先生的一生也十分传奇,他的父亲是山西路大户人家姚氏嫡子和西凉舞姬生下的儿子,虽然因为这个出身一直不被家族承认,但却因为模样俊美被自家的一位远方表姐看上,招回去作了上门女婿。  

在他出生后,纵然在学堂内受到百般欺辱,却依旧苦学不辍,最后凭自家的能力获得山西路巡抚的赏识,进入天策书院,最后在国试中取得探花。  

本来也算的上是一场人生的逆袭,但那一年的国试,大街小巷所有人议论的话题都是古石和南山先生的顶上之争,这位有异族血统的探花被人们选择性的忽略了。  

因为他的血统,连那些素来青睐俊美探花的大户人家,都不愿意榜下捉婿。  

但这位望溪先生,一生都在否定声中走来,平生最大的个性就是不服输,被人忽略也不生气,但却将胜自己一筹的南山先生视作了终生的对手。  

在国试结束后,两人一同在翰林院供职,之间他就没少和南山先生较劲,南山先生当了天策下院的院子,他就自请去当副院长,南山先生回到家乡开馆收徒,这位也离开朝堂,不回老家山西路,却千里迢迢来到徽州,作了紫阳书院的宿敌天泉书院的先生。  

南山先生字寓九,号灵溪,晚号南山。  

而望溪先生字抱轩,号梦古,晚号望溪。  

望溪,望溪,世人纷纷传言,这个号就是他对超越南山先生的执念。  

总之是个各种意义上都很厉害的人了。  

想起小时候听说的那些轶事,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能够亲眼见到这位一生不服输的先生,朱鸾心中不禁有些感慨。  

老人的精神可谓之矍铄,看上去依旧耳聪目明,即便到了这把年纪,依旧能见到他年轻时的桀骜,此时他那双秃鹫般的双眼正牢牢钉在朱鸾身上,这让鱼斯年不免有些不安地看向身边的女孩子。  

第一次见到老师的人,都难免惊讶,想当年他第一次被这双比汉族人眸色浅上许多的眼睛打量时,也被吓了一跳。  

但看到这个小姑娘脸上万年不变的浅淡笑意,鱼斯年再次觉得自己的担忧有些多余。  

她只是静静的看着老人的眼睛,直到老人有些惊讶地昂起头来,收回了锐利的视线。  

“不愧是斯年都赢不了的丫头,我还是头次遇到第一次见到我不被这双眼睛吓一跳的小丫头呢。”  

望溪先生渗出青松枝干般苍老的手,拍了拍身前的桌案,“斯年,带她过来。”  

鱼斯年额角滚下一滴汗,不明白人都站在这里了,为什么还要他招呼这个女孩子过来,但毕竟是自己尊重的老师发的话,他没有顶嘴,侧身温文尔雅地向朱鸾说道,“九小姐,你坐这里吧。”  

朱鸾在他的引导下在大案下首的一张椅子上坐下,坐下后才不慌不忙地开口,“初次见面,望溪先生,我是英国公府朱氏行九朱瑛。”  

这不卑不亢的态度引得卫光再次心头火气,也引的后方一众学子侧目而视,但四面八方投来的视线似乎对着女子完全无效,她只是不为所动的坐在那里,含笑看着望溪先生。  

“唔,我知道,听说前两天在五曲隐屏峰和南山那老家伙对答了一天一夜的那个书生就是你?”  

朱鸾点点头。  

“那可真是干的漂亮。”望溪先生闻言哈哈大笑起来,他笑得肆意爽朗,完全不像朱鸾以前见过的那些持重的文坛大家。  

看着朱鸾的眼神,老人抹了抹眼角笑出的泪珠,大手拍了拍她的肩膀,“怎么?被惊着了?老夫只要遇到能让南山那家伙吃瘪的事,就觉得痛快,你习惯就好。”  

朱鸾的肩膀沉了沉,对望溪先生笑了笑。  

“我明白。”她说道。  

“望溪那家伙怎么说呢,”那一年,雪夜围炉说故事,一向一脸严肃跟在天后娘娘身边的最强侍卫蹙起眉头,一般寻思一边对年幼的女孩说道,“他这个人有点奇怪,学问是真厉害,但就性格有些活泼,总之有朝一日你见到就能明白。”  

古石叔,我现在的确明白你的话的意思了。朱鸾心道。  

“你明白?真是个有意思的小姑娘。”望溪先生睁大眼睛,笑呵呵说道,“怪不得斯年对你那么…”。  

“那个先生,请问您说想见朱小姐,到底是为了什么呢?”鱼斯年出言打断望溪先生的话,双目灼灼地看着他问道。  

被学生打断话,望溪先生也不生气,瞥了一眼在一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