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燕飨(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怎么了这是?”  

“怎么突然背不出来了?”  

“江郎才尽了?这首有这么难吗?”  

看着高台上的两人迟迟没有动作,台下的赌徒们七嘴八舌议论起来。  

和之前那些难度极高的诗不同,《为社稷讨文后叫檄》这首诗反而很多人都知道。  

临海公子是大周古体诗四大家之一,而这首诗则是他的名作之一。  

而至于为什么出名,不仅仅是因为这首诗文采飞扬,寓意深厚,更是因为这首诗诞生的缘由非常特殊。  

天字阁内,原本只是坐在桌边吃着果子的晋阳公主在听到诗名的时候第一时间眉毛就竖了起来。  

她眉头紧锁,看向坐在窗边的慕恪之,冷冷问道,“慕公子,这首诗为何会出现在这里,据我所知,神都红袖招的诗签笺子里可没用这首诗。”  

“是吗?”,慕恪之有些意外地问道。  

“当然。”晋阳公主的脸色很不好看,淡淡说道。  

笑话,这首诗如果出现在红袖招里还被人吟诵出来,那家伙还不掀了整座楼。  

晋阳公主心道。  

毕竟这首诗是诋毁那个人,专门写来骂自己母亲的。  

是的,这首《为社稷讨文后叫檄》就是在天后娘娘登基称帝之时,临海公子为各地起兵讨伐牝鸡司晨的文后的起义军所作的诗。  

也就是专门写来骂天后娘娘的诗。  

因为临海公子在士林里的影响力,这首诗引起了相当大的骚动,在起义军被镇压之后,这首诗也被朝廷花大力气封禁,在看到这首诗后,天后娘娘当时没有生气,还交口称赞临海公子的文采,本想招其入仕,但临海公子却秘密消失了。  

好死不死竟然抽到了这首诗,晋阳公主在心里叹了口气。  

“这位小姐所说的情况怕是很久以前了,”慕恪之想了想,看着晋阳公主,慢慢开口道。  

“你估计有所不知,这大概是五六年前的事了,有官差专门到玩斗诗的赌坊里,说要把这首诗加进去。”  

“什么…”晋阳公主瞪大眼睛,她本想说怎么可能,但想起那个时候坐在皇位上的陛下,不禁闭上了嘴。  

如果是对桑道人言听计从的兄长,也不是没有可能发出这样的指令的。  

“这都是些什么事…”晋阳公主呼出一口气。  

陶女官担忧地看向高台中央,“小姐,九小姐是背不出来要输了吗?”  

“不是背不出来,”晋阳公主摇了摇头,眼神复杂地看着高台上那个瘦弱的身影,“真是倔强,没想到到现在还是这样。”  

她面无表情地说道,声音越来越轻,淡淡消失在空气里。  

高台中央,鱼斯年捏着小锤,犹豫着要不要击缶。  

他看向原本每次都会立刻击缶的女孩子,眉头几不可察的皱了皱,有些困惑地问,“这首诗,你难道不会吗?”  

朱鸾握紧小锤,微微摇头。  

果然是这样。  

鱼斯年心里清楚,这样一首出名的诗,她不可能不知道。  

“那你,为什么不背?”他迟疑地问。  

他知道这话有些多余。  

知道这首诗,但却迟迟不击缶,那就只有一个可能,就是这个女孩子不想背。  

他不明白。  

如果说这首诗有什么特别的,恐怕就在于骂文后这件事。  

但这首诗曾经在大范围传唱过,也代表了读书人不畏权贵的精神,连文后亲子现在的陛下都解禁了这首诗,他不明白她为什么不背。  

她有什么好顾虑的?  

看着眼前一言不发的女孩子,鱼斯年有些急躁。  

按理说一首诗而已,这女孩子身上背着那么大量的赌注,只要会背,那应该毫不犹豫地背出,管它内容是什么。  

但没想到这女孩子一点动静也没有。  

她到底在想些什么?  

两人之间古怪的气氛也吸引了司仪的注意。  

“九小姐?怎么了吗?”司仪走过来,看着沉默不言的朱鸾。  

朱鸾抬起头来,笑了笑说道,“我不能背这首诗。”  

周围静了一瞬,随后轰的一声炸开。  

“不能背?说的好听,是不会背吧?”“之前那么多首都会,也许是真不会呢?”“这小姑娘太不讲规矩了!”  

各式各样的言论纷至沓来。  

“妹妹,你怎么了?背不出来没关系,到这里已经很厉害了。”没想到自己随手抽出了诗签居然会有这样的效果,段芷云原本愣住没有反应过来,在周围嗡嗡的议论声中才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  

段芷云心头直跳,握紧的拳头指甲扎入手心,平复了下呼吸,抚了抚裙边,一脸担忧地上前说道。  

朱鸾瞥了她一眼没有说话。  

段芷云觉得嘴角有些僵硬,继续劝道,“没关系的,你哥哥刚刚也说了,你家里随便你玩,再硬撑下去对你名声也不好,咱们见好就收吧。来,和鱼公子认输,我们回去吧。”  

“是呀,背不出来就认输吧!”“小姑娘,输给鱼公子又不丢脸!”台下的人听到段芷云的话,不懂诗词的闲汉们纷纷起哄。  

包厢里的公子们保持着沉默,天字阁里首席们也沉默不语。  

“我不希望她认输。”一片寂静里,司徒高义突然冷不防说道。  

“这是什么话,这是万金之下的赌场,不论有什么隐情,背不出来就是输了。”年华藏蹙起眉头,硬邦邦地说道。  

“话是这么说…”司徒高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