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不敌(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就在朱鸾的箭撞偏慕容石的第三枝箭之后。  

段立峥刚刚从生死一线中缓过劲来,立马转头看向自己身边。  

朱鸾的手垂落,眼睛看着箭来的方向。  

她的一只手握着从自己手上一瞬间抢过的弓。  

另一只空着的手想必曾经搭箭拉弦。  

慕容石的箭不可能射偏。  

段立峥回头看着已经化为齑粉的窗棱。  

回想着刚刚听到的金属撞击声,他的大脑终于明白发生了什么事。  

是有人在电光火石的一瞬间,对那枝原本势不可挡的箭又射出了一箭,正好撞在了箭镞上,打偏了这枝箭原本的轨道。  

他和眼前这小少年,还有晋阳公主这才得以逃出生天。  

而射出这枝箭的人。  

是她。  

这个女孩子给他的惊讶太多了,他都有点麻木了。  

耳边传来扑通一声,是陶女官跌坐在地,大口喘气。  

就在刚刚她才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不禁后怕不已。  

看见原本杀人如麻百发百中的黑箭终于射偏,原本弥漫着恐慌的护卫群里,气氛也终于有了一点缓和。  

有逃出老远的护卫想起自己的职责,开始往回走。  

“九妹妹。”即便刚刚才生死一线,朱戎喘了几口气后,就冷静了下来。  

走到朱鸾身边,少年俊美的脸上居然还挂着笑。  

“谢谢你又救了我,九妹妹你果然厉害。”  

朱戎说完,发现朱鸾没有像往常一样大言不惭的承托下来,少女的眼神沉静,看着箭来的方向一言不发。  

朱戎眯了眯眼睛,安静地待在她身边。  

晋阳公主站在他身后,看着朱鸾宛如化作雕像的背影和她手上的弓,若有所思。  

朱鸾的视线在半空中的三个点分别停留了一下。  

那是刚刚三支箭分别射过来的轨道的端点位置。  

刚刚的三支箭,如果出自同一个人之手,那他的位置会在哪呢?  

朱鸾看着空气,脑中激烈运转着。  

刚刚的三支箭,射箭人的举动又意味着什么呢?  

其一,此人力大无穷,能在短时间内不断射箭。  

其二,此人的位置至少距离寿安堂西院五百步。  

其三,此人境界不高,不能完全看清人堆里的情形。否则无需射散护卫群。直接射朱戎身前的人即可。  

其四,此人时间紧急,三支箭的端点能够相聚,看来没有空余时间射一箭换一个地方。  

其五,此人所处位置高于寿安堂西院但没有高出太多,否则射箭轨道会更为多样。  

其六,此人心态急躁,对正面交锋没有自信。  

虽然以上以上她的推测可能全中,也可能全不中,但在现在的情况里,她觉得二、四、五点即为可能。  

二四五点全中的话,即便刚刚此人的射箭轨道已经被自己看破,但此人还是不会改变位置,将极快射出下一箭,射箭的目标自然还是朱戎,且会是能一击毙命的要害位置。  

朱鸾运转真元,极目远眺。  

刚刚三支箭的轨道在视线里复盘。  

然后她看到了。  

刚刚三支箭的端点能够相交的地方总共有七处。  

其中四处是空无一物的空档。  

剩下三处有一座大宅,一座小楼,一座高阁。  

大宅位置过低,可以排除。  

小楼只有三层,顶层符合条件。高阁共有七层,二至四层符合条件。  

小楼三层朝这边的有两窗,高阁符合条件的楼层朝这边的有六窗。  

总共八个窗口,其中三个窗口站有人。  

剩下四个窗口,小楼两个,高阁两个。  

会是哪一个呢?  

朱鸾的目力现在的极限只能看到黑洞洞的窗口,无法看到窗内。  

远处的四个窗口,像是怪物的大口,不知哪个会吐出致命一箭。  

慕容石箭速极快,同时戒备四个窗口是不可能的。  

只能赌一赌了吗?  

朱鸾的视线平静地在四个窗口之间移动着。  

然后就在极短的一个瞬间,念力高度集中的她,感受到了一丝轻微的波动,然后她朝那个波动的方向汇聚精神,又感受到了一缕杀气。  

朱鸾的嘴角泛起一丝笑意。  

这下第六点也确定了。  

神箭手一瞬间的破绽被她精准地捕捉,然后放大。  

她抬起头,看向了远处小楼三层第二个窗口。  

那里有视线正注视着她。  

朱鸾抬起弓。  

她的视线里出现了一个点。  

那是第四枝箭会过来的方向。  

随后她将弓弦拉至满月,在心中默数三息,放箭。  

她的箭准确无误的到达了那个点,随后黑箭的箭杆如预想一般出现在她的箭尖之前,即便她的力气有限,但她的位置更近。  

黑箭应声而断。  

箭镞落在地上,发出清脆的一声响。  

原本正想奔逃的护卫们的脚钉在了原地。  

卫勇的眼睛瞪的有牛那么大。  

朱戎面露微笑,似有荣焉。  

段立峥面无表情,紧握赤子剑。  

晋阳公主呼出一口气。  

这还是她第一次,除了五岁宫变那年,正式看到皇姐出手。  

曾经她耳朵都要听到起茧的,天策书院夫子的絮叨仿佛回荡在耳边。  

“公主的战斗方式你要是能学会,即便终生境界提不上去也没关系。”  

是的,虽然公主在整个中土大陆以突破境界之快举世闻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