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忤逆之罪(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麟兽型的香炉中烟气缥缈,一股奇异的香草味道从香炉里散发出来,这是一种淡淡的幽兰香,可以提神醒脑。  

轩辕鸿躺在榻上,神智昏沉,仿佛灵魂剥离一般疼痛。  

神智昏沉,伸出苍老的手,停在半空,想要抓住些什么。  

“心慈.....心慈。”  

季怀明忙不迭上前,抓住他他枯槁的手,“皇上,皇上您醒一醒。”  

轩辕鸿从噩梦中醒来,死寂一般灰暗的眼眸朝声音的源头望去。  

声音苍老暗哑,“怀明,最近朕总是梦见心慈,朕是不是大限将至了。”  

季怀明眼眶微红,扶着轩辕鸿斜斜地靠着,“皇上说的哪里话,文贵妃在天之灵,许是担心皇上的身子。皇上要快些好起来。”  

最近身体萎顿不堪,云掩月与卫世澜两个人轮番的来探听虎符与传国玉玺的下落。  

他都是佯装糊涂,糊弄过去,卫家已经开始行动了,不知道聿王有没有发现他留下的提示,以聿王的聪明不可能没有发现的。  

“心慈,应是担心聿王。”  

季怀明四下张望小心谨慎道:“皇上,如今这承恩殿内外可都是皇后的眼线。”  

她伺机而动二十几年了,终于开始坐不住了,如今还病着竟是连这几日都等不了。  

“朕还没死呢!”  

季怀明眸光撇过角落处微动的帘蔓,知道有人在探听,“如今太子监国,国泰民安,皇上您放宽心,好好的养病。”  

轩辕鸿感受到季怀明小心谨慎,只是不悦轻哼出声,强打精神,“朕疲累的紧,想要静养,没有朕允许任何人不得入内。”  

“皇上,药送来了。”殿外宦侍道。  

每次只有喝了药才能够减轻病痛,精神也会好很多,头也不会痛,“送进来吧!”  

宦势提着食盒走了进来,季怀明忙不迭正了正神色,“放在那里就可以了。”  

“是,”将食盒放在高处,“御医说了,药趁热喝效果最好。”  

“下去吧!”季怀明有些不耐烦道。  

季怀明将药汤端在手中,用银针测试过,方才端给皇上,“皇上药来了。”  

凤栖宫内,太子已经接到禹州传来的消息,聿王竟然抗旨,“母后,现在该怎么办?聿王他不来京城,咱们根本就无法动他。”  

“当初就不该放走他,既然聿王抗旨,再下一道圣旨,命人将他押到京城来,治他的罪。如果胆敢拥兵自重就更好,皇上那里也不用顾忌。”  

这一点轩辕昊天不是没有想过,禹州拥兵自重,派什么样的人去才能够放心。  

安王与卫王根本就不可信,手下多得是酒囊饭袋,只有萧逸尘可以中用。  

“母后觉得萧逸尘可否重用,毕竟他是安王的妹婿。”  

这门亲事是卫皇后亲自应允的,一早是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萧逸尘的,没想到会便宜了云掩月母子。  

萧逸尘士族出身,没有什么家族背景,能够坐上将军的位置,完全仰仗智慧与谋略。不是那种看不透时局之人。  

“上一次皇上派了萧逸尘去找寻新罗世子,两人也算旧相识,知己知彼,若是交起手来。能够打败蛮胡的将军,想要拿下一个禹州,不在话下。”  

自从裴祯与秋桐死后,让他对聿王恨之入骨,“儿臣这就派萧逸尘去禹州颁布圣旨,若是聿王敢反抗就治他谋逆之罪。”  

“不过是一个养在外的王爷,即便他手中有证据,也要有命来京城。你父皇如今无法上朝,只要能够得到虎符与传国的玉玺,你就可以光明正大的继承皇位。”  

轩辕昊天已经很久没有去见父皇,“父皇还没说出虎符的下落吗?”  

你父皇一直提防着卫家,本宫怀疑那虎符应该不在皇宫,或许放在了某个人的手中保管,最有可能的便是五大家臣,本宫曾经怀疑过是西林家,西林家搜遍了也没有找到。”  

轩辕昊天细做思量,“五大家臣中西林家与慕容家已经陨落,剩下的云家卫家还有文家三家中,虎符莫不是落在了文家,否者聿王如何明目张胆的挑衅。”  

“这正是本宫所担心的。”  

此时苏嬷嬷从旁到,“承恩殿来人。”  

“让他进来吧!”  

身穿褐色宦服的宦侍弓着身子,从外面走了进来,卑躬屈膝道:“回皇后娘娘,皇上近几日总是做梦,梦到文贵妃娘娘。还有皇上今日提到了聿王。”  

皇上梦到文心慈,卫世澜并不稀奇,从皇上口中听到有关聿王的消息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难道皇上将虎符交给了聿王?  

“皇上是如何说的。”  

那宦侍期期艾艾道:“皇上说最近总是做梦梦到文贵妃,是文贵妃担心聿王。”  

看来皇上已经开始怀疑卫家要对付聿王,“皇上可服下陆御医煎煮的药。”  

“有,奴才看着季总管伺候皇上服用。”  

卫世澜也便放心了,陆连城他下毒即便是银针来试探也是验不出来的。  

“太子,恐夜长梦多,现在就去宣萧逸尘进宫。”  

萧逸尘如今在军营,听闻太子宣他入宫,看来聿王期待的时机终于到了,忙不迭寻了马匹直接出了军营,奔着城内而去。  

太子早已等在府中,见萧逸尘前来,“逸尘,你去准备,明日你带着人去禹州宣旨,若是聿王不肯来来京,就治他忤逆之罪。若是集结兵力反抗,就代表朝廷平乱。”  

萧逸尘还未坐稳,听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