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连闯十关(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佛大道大!  

这个问题极其棘手,显然对方估计是因为自己所提的问题,让答辩堂吃瘪,此人才会直接出这样的题目。  

这是陷阱题,无论是佛大还是道大都会引来轩然大波,所以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一样大,可一样大你要做出完美的解释,不是你说一样大就一样大的,拿什么证明一样大。  

说难听点吧,就算是佛陀再世也难以说清楚,佛大道大,秦玄来回答,肯定是回答不出来。  

“真是卑鄙啊。”  

了凡忍不住嘀咕道,主要是这道题的确有一些恶心了,饶是围观的僧人,也纷纷觉得这题不好答。  

佛香再燃烧,目前已经燃烧了三分之一。  

佛大道大?  

秦玄知道只能回答一样大,但他在思考,用什么去回答,最好要用佛经上的句子去回答。  

有了!  

突兀之间,秦玄一拍大腿,而后负手而立,看着提问的年轻僧人道:“回大师,自性平等,无有大小。”  

此言一出,顿时引得满堂喝彩。  

“好!好!好!好一个自性平等,无有大小。”  

“好一个自性平等啊。”  

“这个回答妙也。”  

“居然回答上了。”  

“这个回答,上乘,上乘啊。”  

围观者纷纷大喜,觉得秦玄这个回答,简直是妙哉,一句自性平等,无有大小,不但回答了这个问题,更主要的是,更主要的是,回答的极好。  

世人都知道,佛大道大,肯定是平等的,可为什么平等?凭什么平等?  

秦玄一句自性平等,解决了一切。  

人本无常,一切由无始变有始,所谓自性可以理解为最初的自我,最初时大家都是平等的,所以未参悟佛法或道法时,自然平等。  

除非你来一句,我已经参透佛法,可这样的话,你敢说?  

学无止境,佛门弟子不可自大,谁敢说这样的话,谁就倒霉,所以秦玄这个回答,堪称完美。  

果然第五支香灭了,秦玄过五关。  

就在这时,答辩堂内,古老的钟声响起,传遍整个大天音寺,钟声响起,让秦玄不由一愣,不知道这是什么操作。  

“秦施主,这是答辩堂的规矩,闯五关,钟敲三下,闯十关,钟敲六下,如若闯十五管,钟敲九下,要是闯过十八关,钟敲十下,寓意施主无上大觉悟圆满。”  

了凡马上开口解释道,只是很快有人瞪了了凡一眼,让他不要聒噪吵闹,当下了凡讪笑了一声,同时一脸期待地看着秦玄,期盼秦玄勇攀高峰。  

第五关过了,接下来第六关就轮到秦玄出题了。  

鉴于对方刚才出的题,秦玄倒也不含糊。  

“道高佛高!”  

秦玄开口问道,而且问题比刚才的还要尖锐一些。  

方才对方问秦玄,佛大道大,秦玄直接询问对方,道高佛高,高低之分,可比大小之分更加犀利。  

秦玄的问题,让了凡大喜,他不管秦玄问什么问题,只要能难倒答辩堂的高僧就行了。  

“我心向佛,故佛高一尺。”  

然而对方直接开口,压根没有任何忌讳,直接说出佛高一尺的话,此话一说,并没有引起什么轩然大波,只因对方所说已经解释的很清楚。  

都已经说了,我心向佛,所以认为佛高一尺,这解释没什么毛病,而且最主要的是,这里是答辩堂,是大天音寺的答辩堂,同样的话,对方可以说,可秦玄不能说。  

如果在道教之地,他也不能说这句话,这就是主场和客场的优劣势。  

然而秦玄却立刻摇头道:“错!你心向佛,故佛高一尺,可你伪心向佛,故眼中无道,佛高一尺,你若真心向佛,故理应眼中有道,包容万物,此佛高一丈!”  

“此题回答,理应是直心是道,无有高低。”  

秦玄一番话,铿锵有力,对方意思很简单,我是佛门弟子,将佛放在心中,所以佛教高一尺!  

而秦玄辩解的意思也很简单,你是佛门弟子,但你是虚伪的佛门弟子,因为真正的佛门弟子,是宽广的,如汪洋大海,无垠无边,容纳一切,这样做反而是佛高一丈,你虚伪向佛,单纯崇拜,所以只能佛高一尺,并且这一尺不过你心中一尺罢了。  

“好!”  

“妙!”  

“这番回答简直是精妙绝伦,好,好,好!”  

“嘶,此子辩机之法,简直是奇思妙想,有大智慧啊。”  

“大善!”  

“好一句伪心向佛,故眼中无道,佛高一尺!真心向佛,眼中有道,佛高一丈!好好好!这句话,不但夸了佛教,并且反驳了对方的观点,让对方哑口无言,此人是谁啊?大罗圣地的?大罗圣地的真传弟子吗?”  

人们议论纷纷,因为刚才三声钟响,引来一些高僧围观,他们小声议论,因为秦玄的辩机感到震惊和赞赏。  

“施主大智慧,贫僧羞愧。”  

年轻僧人被秦玄一番训斥以后,不但没有任何一点恼羞成怒,反而细细体悟,而后深吸了一口气,向秦玄深深一拜,诚恳无比,没有一点装模作样的感觉,这是发自内心的感恩。  

“知错而改,善莫大焉,此乃大觉悟。”秦玄也客气,答辩答辩,又不是吵架,差不多就行了。  

第六支香灭,秦玄过关。  

而后第七关、第八关、第九关、第十关,秦玄一口气全部过了。  

六道钟声响起,这一刻一些正在忙的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