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虎翼刀(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春暖花开,夜色撩人,杨谦和与那些同窗学子在喝完三道茶水之后,又客气的叮嘱了几句,便一同起身告辞。  

苏洛因为某些问题,在他们眼中,已经没有之前那般重要,不再值得他们折节下交。  

对于这种反应,苏洛也乐得跟他们保持一些距离,毕竟修行者跟普通人所处的世界不同。  

无论这些人如何富贵逼人,如何家世显赫,五年,十年之后,大家也不会再有共同话题。  

就像两道直线,在相交过后只会越走越远。  

不过,杨谦和送来的礼物还是令苏洛有些吃惊。  

林东来已经清楚的告知过这些物品的价值,以他的身份,断然不会在这些小事上说谎。  

而通过之前对战诸葛青的比试,苏洛也深切的认识到,自己真的缺一把趁手的武器。  

虎翼刀,却正好可以弥补他这个缺憾。  

虎翼刀是魔宗匠人参照前朝汉式横刀制法铸造成的一柄长刀。  

刀身修长,单面开刃,既适合砍杀,也适合挑刺等动作,由于这种刀宽不过两指,有些时候甚至可以当做剑来使。  

这把虎翼刀是九葵天英派第一高手,狂刀许易的贴身武器。  

此人正是凭借把刀跟九葵天英派秘传的倾城一刀斩,在修行界博得了偌大名声,  

曾几何时这把虎翼刀与魔宗逐风堂敬一刀所执的墨龙刀并称为魔门双绝刃。  

两年前,六合宗为了追捕狂刀许易派出了二十几名山门弟子与外门顶尖的十名学子一并在幽州布下天罗地网,  

许易被山门弟子围击之后,重伤逃逸,不经意间又被当时名声不显的林东来设计擒杀。  

宗门论功行赏的时候,这柄刀便被宗主顾苍穹赐给了林东来。  

因为阵师不擅长使用近身武器,这把刀在林东来手中更多是象征着他击杀邪魔外道的一件战利品,而没有更多用途。  

虎翼刀并不属于百器榜之列,因为,铸造这把刀所用的工艺以及原材料并非是什么了不起的稀世奇珍。  

能与墨龙刀齐名,只不过是因为铸造这柄刀的匠人名为符坚,魔宗的那个神匠符坚!  

这柄刀是符坚少有的得意之作,即便传承千年,眼下也依旧是寒光凌冽,锐意逼人!  

虎翼刀之所以用虎翼为名,只不过是因为它的刀把刻了一个虎头,而刀身与刀柄相交之处雕刻着两道漂亮到有些夸张地护翼,  

可能正是因为这些漂亮的构造,所以,这柄刀便以虎翼为名。  

第二日,苏洛从高床软枕中醒来,左肩伤口已经感觉不到太多的疼痛,  

只是用了一夜功夫便将伤势恢复到如此境地,苏洛对眼下这具身体实在是太满意了。  

候在门口的丫鬟听到里头的声响,轻轻敲了敲门,熟络的准备好洗簌用具,端了上来。  

苏洛简单的梳洗一番,便走到庭院中练起刀来。  

还未达到神境之上的修士很多时候还是需要犀利的攻击技法近身搏击,  

可以说,一名修士只有达到神境之上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强者,  

神境,那就是修行者中强弱的一个分水岭,也只有三十六处穴位的星辉灌满之后,运行之间星力生生不息,  

进而突破身体桎梏,达到神念外放,这样的修士才有资格称之为强者。  

御剑师突破神境之后可以御剑伤敌,咒剑师可以咒剑合一,符师可以施展威力强大的星符,  

术士可以施展比之前强大十倍不止的术法,阵师可以自由控制阵法中所有变化。  

神境以下的修士,至多只能被称之为高手,神境之上,才是修士第一个目标。  

按照以往规矩,进入山门的弟子至少修为已经达到通境上境,即使这样,那些山门弟子在三五年之内也未必能顺利突破至神境。  

有些甚至蹉跎至老,也仍旧处于一个通境巅峰的水准,始终无法做到物我合一,神念外放的程度。  

因为,达到神启之境实在,太难了!  

昨日,那名负责战斗的裁判已经向苏洛交代过,六合宗弟子魏叁仟在比试中伤了左手经脉,  

今日决定弃权,而八大院长也同意了苏洛不战胜的结果,  

如此一来,苏洛也乐得在家安心静养,琢磨技法,准备好迎接最后的擂主之战。  

其实,大家心知肚明,坎字擂的擂主之位已经非苏洛莫属了,打败了诸葛青,余下学子都已经清楚知道苏洛的实力。  

他所表现出来的战斗力远超那些学子不止一筹!  

今日的罗天大会没有苏洛的参与,莫星河也懒得再去凑热闹,一大早命下人们带了许多礼品上门拜访。  

兴许是昨日喝的那份陈年高山茶太过糟糕,今天,莫星河自己备了一些茶叶过来。  

在下人的指引下,莫星河来到后花园中,踏进一座小亭中坐下,随行的一名茶艺师有条不紊的拿出煮茶汤的各种工具,  

在一旁忙碌地准备自己的工作,升炉,烫杯,等等,,  

莫星河坐在小亭里,看着苏洛穿着劲装在花园中练刀,  

苏洛的发髻在晨光下一耸一耸的煞是好看。  

但是,谁都无法无视苏洛出招之时所蕴含的凌厉刀意。  

苏洛的刀法并不是系统的一招一式,而是随心所欲,这一招可能是某个修真世家的秘传刀法,下一招又变成了大街上随处可见的庄稼把式。  

有时候,他的刀式华丽异常,各种变化犹如行云流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