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一如既往(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他只是一个想修行的学子,一个想在这个世界活下去的可怜人。  

能在小楼里沉默的抄写着经籍,体悟世间修行者种种强大至极的手段,能够看一看各派之间术法的强弱优劣,在他眼里,这便是最愉快的生活。  

尽管这种日夜重复的生活看上去单调且枯燥无比,但是,他依然乐在其中!  

就像他有条不紊的抄写着《万法全书》总纲一样,关于揪出那名魔宗内应的计划也在徐徐进行着。  

藏经阁四周的护卫不断的在减少,甚至已经看不见有内门弟子出现的踪迹。  

藏经阁的编撰们都以为事情已经过去了,气氛也逐渐恢复到以往的模样。  

只是,这世界上最严密的墙都有可能会透风,那么,这座看起来并不怎么严密的藏经阁又怎么会藏得住各种消息。  

所以,编撰们有意无意的交谈声也同样的落在苏洛的耳朵里。  

而议论最多的便是近几日来外门八大部院突然颁布了一个奇怪的规定。  

因为下月就是白仙师圣诞之期,外门八大部院要提前进行一年一度的罗天大会。  

以往在九月份才举行的外门大比突然提前了五个月,除了金鼎宗的学子之外,别的宗门都已经进入一个亢奋无比的选拔备战状态。  

正因为这个消息,外门八大部院这几日宣布各大部院全面封闭。  

各院学子不准踏出院门,食宿都在部院中解决,就连各部院的教习都不能擅自出入宗门,要与学子同吃同住!  

八大部院的学子们加起来有数千名,即便是人数最少的金鼎宗也有三百多名学子。  

这个消息一出来,学子们虽然不敢去向各部教习打探其中原委,但私下里对这件事的议论声却从未停止。  

即便是教习严禁各部学子在大庭广众下议论此事,但也丝毫阻挡不了那些年轻学子心头燃起的熊熊八卦之火。  

不过唯一的好处便是,因为这个消息的缘故,部院中对于藏经阁失窃经书的事情已经不再那么关注。  

所有人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备战罗天大会上。  

七大宗门中的学子对于这场比试都是一种跃跃欲试的神情,唯独金鼎宗的学子们,脸上却像是死了亲爹一般难看。  

罗天大会是要挑选出最有修行潜质的人进入山门内门中学习更为高深的修行功法。  

无数部院学子都想得到这样的机会,能一飞冲天,修得大道。  

唯有金鼎宗的学子们却是哀鸿遍野,因为,这场大会的举行便是代表着他们中有三十二名学子又要挨上一顿胖揍。  

罗天大会的规则不是很多,不得临阵退缩,不得使阴招等等,把这些规则概括起来可以用九个字形容:“同门竞技,留手不留力!”  

换句话说,就是你必须上去打,但是,不能下死手,打死人。  

话虽如此,可是,一名金鼎宗的普通学子对上一名其余宗门那些真正的修行者。  

就算人家有心放你一马,由于修行之后的力量加持,也很难收的住劲道,不伤人。  

更何况,对于同样是修行者的人来说,蓄劲不发又怎能分的出高下呢。  

所以,每年的罗天大会就像是金鼎宗学子的生死劫一般,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金鼎宗学子愈加稀少。  

今年甚至创下以往新低,只有十八名学子进入宗门。。  

一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的苏洛并没有因为他即将要参加罗天大会而有丝毫心境上的变化。  

他甚至有些期待能看一看书籍上记载的那些玄妙至极的术法究竟是何等威力。  

是不是真如书籍上记载一般,那些修习术法的人能使得出:起势招风雨,挥手化骄阳,那般玄奇的画面。  

而那些御剑师,咒剑士也是不是如书籍中一般,左手执金剑,右手握雷光。  

虽然他还没真正修行过任何一门术法,但并不代表他在此间的生活学习没有任何收获。  

至少,他在这段时间里已经抄写了两本书籍,知晓五百七十六家门派中各种功法的强弱。  

而双臂畅通无阻的星辉更令他有了与人交手的信心,现在缺少的不过是怎样通过各种法门将这些星辉的力量发挥的最强状态。  

于是,他除了抄写那些《万法全书》的总纲之外,他还想看一看怎样修行。  

所以,在抄写书籍的闲暇时间,他会站起来到各名编撰身边转转,借几本关于修行的书籍看一看。  

当然,以他眼下的境界还不可能接触到《玄天十策》《黄天子午正心法》或者《赤焰焚天劲》之类的世间顶级功法。  

但是,想要看一看那些例如《李氏剑经》《西川符道鉴赏》《南霁剑说》《南华剑集》之类的普通修行法门倒也不难。  

那些小门派的修行功法对于一个修行者来说并不是什么大秘密,很多时候,这些修行功法都在各部宗门间广泛流传。  

教习们会将这些普通的修行法门作为一些基础的修行方式教授给宗门中的学子。  

而令苏洛更为惊奇的是,这些修行法门只是看过一眼,他就能清楚的整理出这些法门运用方式。  

因为在冰夷送给他的那张金页上记载的数百个字迹已然将这些修行法门做了很好的归纳。  

这些书籍用长篇大论的方式描绘出某种剑术或者某种术法的运行方法,在那张纸页上只不过是寥寥数语已经将其中运行奥妙归纳的清清楚楚。  

这意味着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