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章 一触又发(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着各处合围清扫,他们不得不向大门逃来。  

魔山冲锋在前,巨剑横扫竖劈,悍不畏死的战士们只要扑进来,就拳打脚踢,碰着的就死,擦着的就伤。不管是想投降的还是想求战的,一律被他打杀,无任何人能挡住他一剑之威一拳之力。魔山每向前一步,就有数条人命被带走。巨剑一扫,就空出一大片地方。  

转眼间,大门口被魔山夺下。  

海军战士们潮水般涌进大门,如黑色的洪流,向各处流去。  

驻守大门的星辰战士拼命向后面逃窜。  

而在后面,埃林、马尔温、柯姆华纳、兰登加尔、福卡首领、利奥首领等人率领五百死士正驱赶着最后百名丧家犬向大门方向而来。  

轰然声中,内外两股星辰战士们拥挤在了一起,而总人数不过百人的圣剑骑士们,已经全数战死。  

魔山军团两面夹击,星辰战士们纷纷倒下…  

一名星辰战士大喊着‘七神在上’跳出来,丢掉木棒,丢掉短刀,高举双手投降,寒光一闪,一柄短剑掠过,砍断了他高举的双手,不等他惨叫发出,另一柄短剑从他的嘴里猛地刺了进去,剑尖从后颈穿出…  

魔山的五百死士杀红了眼,不管是投降的还是求饶的,一律砍杀。  

红堡内,首相塔。  

被圣堂巨钟惊醒的凯冯兰尼斯特站在塔顶,看着鞋匠广场的方向火光照亮了半边天空,而维桑尼亚的丘陵顶上,杀声轰然,呐喊声响彻夜空。  

红堡在伊耿高丘上,和维桑尼亚丘陵顶上的贝勒大圣堂相对。  

跳蚤窝的街道上,也见火光闪耀,喊杀声不绝于耳。  

谁发动了突然的袭击?  

他不怕惹怒全城的七神信徒吗?  

这实在太胆大包天了。  

他不管不顾瑟曦太后,玛格丽王后的性命吗?  

一定是魔山,也只有魔山才敢做出这样令人震惊,难以置信的事情来。  

魔山向凯冯保证过不会突袭,一切行动听指挥,现在的火光和喊杀声证明,魔山已经成了一名真正的政治家。  

说谎是红堡御前重臣们的基本素质之一。  

魔山说不说谎其实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凯冯发觉他也根本无法拿捏住魔山。  

他对魔山毫无办法!  

魔山三处同时发动突袭,打了大麻雀一个措手不及,他是如何做到安全保护瑟曦和玛格丽的?!  

凯冯想不通!凯冯心里挫折感弥漫全身。他有很多问题,发动这样大规模的一次突袭,精心准备、设计、安排人手,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凯冯一点风声都没有收到。他本人的情报细听完全瞎了。而御前情报大臣伯尼克里冈,是魔山的人。  

凯冯感觉脸很烫!  

面对大麻雀束手无策的新首相,出手就灭杀掉大麻雀的魔山,两相对比,高下立判。  

这件事情之后,谁有本事,谁有威信,谁值得信赖,君临子民和全国贵族们的心中会有新的评判!凯冯唯一的优势,就是名声比魔山好!  

凯冯的心里有一只猫在挠。  

他脸色如铁,看起来面无表情,实则心里翻江倒海。  

如果泰温公爵在,他会如何处理这种局面?  

魔山的威望,在子民和贵族们的心里,都将更有分量,这毫无疑问。  

巨钟,是谁敲响的巨钟!  

那响彻全城的宏伟声音仿佛是在对凯冯说着魔山的辉煌,刺耳诛心!  

“布鲁克兰尼斯,让本隆特布隆总司令集合守备队,速速去支援魔山。”  

“是,首相大人。”  

兰尼斯特分支家族的骑士布鲁克兰尼斯急匆匆而去。  

兰尼斯特的直系后辈,基本上全部战死了。  

凯冯并不想去支援魔山,只是,那巨钟敲响后,全城的人都知道了这场令人震惊的战斗,作为首相,站在这里看魔山为了王后和太后浴血奋战,凯冯于公于私都说不过去。他如果不让守备队出击援助,君临城的廷臣武将们都将看不起他。王领贵族们都会在心里鄙视他。  

敲响的巨钟声,就是为了王后和太后出战的信号。  

凯冯难以平静,钟声一定是魔山故意安排人敲响的。全城贵族将士们都会被这钟声惊醒,然后他们会发现,有人发动了对贝勒大圣堂和大麻雀的教团武装的突袭。  

贵族和将士们现在一定在心里有个大大的疑问:谁是突袭的指挥官?  

然后等到天亮,他们就会听到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魔山!  

魔山!  

又是魔山!  

处女居,高高的塔楼顶,梅斯提利尔看着鞋匠广场上的火光,听着响彻夜空的厮杀声,他双眼圆瞪,难以置信。  

谁在发动对贝勒圣堂的突袭?  

谁又在鞋匠广场发起了战斗?  

鞋匠广场上,可是有上千的悍不畏死的星辰战士,大首领是蓝赛尔兰尼斯特。  

谁下令敲响了圣钟?  

谁又在跳蚤窝战斗?  

守备队的军团吗?  

王领贵族们的军团吗?  

魔山的军团?  

魔山仅有六百重骑,他只能攻击一处!  

难道是首相大人的秘密行动?还是突然的其他的变故?  

这太令人震惊了!是谁下令突袭的?谁来保证玛格丽提利尔的安全?她可是托曼国王即将订婚的王后。  

梅斯有很多很多问题盘旋在脑海里,他想不明白,也想不通。但他知道这个时候,最关键的,是立即派出将士去保护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