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章 地擘圣裁者(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在浑千手心有疑虑的查证自己的封印没有变化后,离开去追查袁无极的身份,并准备继续关注他早觉得不对劲的妖尼姑时。  

在一股神秘力量的作用下,封印下的魂已经被偷天换日。  

这是袁无极最早的时候在山海奇城得到的秘术。  

同样是一门神奇的空空妙手,与偷魂不同的是,他可以神不知鬼不觉的将别人身上的东西偷到自己手里,甚至将封印下的东西在不触碰封印而偷走。  

以前只不过一直没有机会展露,没想到现在用了出来。  

“眼前的光明啊,即将黑暗。绝望中的圣光啊,即将降临。”  

“神垂怜,神不朽!”  

伴随着咏叹调的诗号响起,一道身着深蓝圣袍,头顶高冠,两侧有一串串蓝白珠帘垂落,手握六赋印戒,脸上有黑色胎记与一双孔雀眼的人在华光中显化。  

逆海崇帆第二人象徵‘惩罪’,掌管布道宣教,戒律惩处的地擘·圣裁者、黑罪孔雀·弁袭君脚踏禘猊,左擎地擘印,右拈孔雀指终于现身。  

“是谁救了我?神会垂怜你!”  

弁袭君神态高贵,但下一刻,却是神情一滞。  

就见弁袭君仰头望去,在那天穹之上,一道巍峨虚影高坐神座,冰冷而无情的目光投射而下,竟是另弁袭君只感寒意遍及全身。  

显然,脱离封印未必是好事一件。  

“六道因吾而轮转,三界因吾而创生,吾乃六道主宰、冥界主神——冥神!”  

淡漠而平静的话语,却是宛若一块巨石落在平静的湖面,打破了刚刚现世冷峻、高贵的弁袭君的心绪。  

显然弁袭君没有想到,自己刚一回归,竟然就会遇见此等骇人听闻的高手。  

仅仅只是一道投影威压,便让他感到仿若肩上扛着一座万丈巨岳一般,连抬起腿的力气都没有。  

不过他的实力非同一般,若非与杜舞雩决战后,给了浑千手可乘之机,平常时候,浑千手很难有机会得手。  

“你放我出来,究竟有何目的?”  

弁袭君沉喝一声,硬抗头顶压力,强自说道。  

显然他明白自己能够从封印中走出,是因为眼前的存在插手。  

“逆海崇帆既是宗教,岂能没有信仰的源头,从今以后,冥便是逆海崇帆唯一真神,带领你们这些迷途的羔羊,在绝望中找到希望,在逆境中突破难关。”  

淡漠话语重重敲击在弁袭君的心头。  

弁袭君没有想到,眼前的存在目标竟会是逆海崇帆,而且还要成为逆海崇帆的神,掌控整个逆海崇帆。  

“野心是需要与实力相匹配的。”  

弁袭君目光狂闪,随即冷声说道。  

做为逆海崇帆的最高领导之一,岂会轻易臣服。  

“尔等在波旬眼下以潜欲为名传播信仰,殊不知,即便波旬降世,在冥眼下,同样不值一哂。”  

“逆海崇帆只有信仰冥,成为冥神的国度,才能获得真正的力量。”  

“信冥者,得永生!”  

随着巨大的神影举起权杖,一瞬间,整片天宇化入暗夜时分。  

“尔等所谓的尘世暗夜,在冥手中,不过是举手之劳。”  

他手中的嗜血皇权本就融合了邪兵卫的力量。  

而据西佛国阐提经上卷记载,邪兵卫出自魔罗道。  

阐褆经下卷有载,邪兵卫聚而成型,幻化无形,化利刃而为兵器,变山河而成绝境,合入天际则云掩三光,窜入地中则死水波涛,凝兽成型则成妖魔,可以说是一种随心所欲的力量。  

最重要的便是合入天际则云掩三光,让整个世界陷入暗夜。  

因为只有陷入暗夜,嗜血者才能肆无忌惮的出现。  

袁无极与佛剑分说踏入的灭绝希望的世界便是如此,整个世界只有黑暗没有光明,因此才将人族逼入了灭绝之境。  

因此,逆海崇帆的‘尘世暗夜’计划在他眼中不值一提。  

面对神迹,弁袭君心中震惊。  

没想到他们苦苦准备的皂海荼罗大阵,想要造成‘尘世暗夜’计划如今竟好似成为了一个玩笑一般。  

弁袭君陷入了沉默,许久之后才说道:“我只是逆海崇帆的地擘,无权决定逆海崇帆的方向,更不可能决定逆海崇帆的信仰。”  

“我需要解封逆海崇帆,与天谕、生老病死四大印商议。”  

其实最重要的还是与天谕商议,天谕鸠神练,又称圣航者,如果将逆海崇帆比作一条大海上行使的大船,那鸠神练就是领航者,负责为船只指引方向。  

“自然。”  

六道主宰微微点头,随即其屈指一点,在弁袭君的掌心上留下一道轮回印记,“此乃转轮之印,可以为你替死三次,同样也可用于救人,让已死之人轮回再现,这是冥对汝的恩赐,冥给予你的时间并不多,好好把握吧!”  

随着话音落下,暗夜时空逐渐消除,再度化为白昼,而苍穹之上高坐神座的巨大神影也随之消失不见。  

宛若太古巨岳一般的威压无声消散。  

“冥神!”  

弁袭君低声喃喃一句,即便是高贵无情的他,也不由为之前所感受到的神威而期盼。  

他低头看向自己的手心,三道颜色各异的粗线条烙印在掌心,仿若轮回。  

“真的有此神奇吗?”  

弁袭君有些期待。  

如果真能如此,或许这就是真正神的威严与能力。  

一言便可将已死之人从地狱拉回,重现世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