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烈火之后(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周正醒来,右屯有了主心骨,很多事情得以迅速推进。  

周正洗了个澡,换了身衣服,一边吃东西,一边听着众人的汇报。  

孟贺州站在周正身前,递过几封信,道“大人,督师那边来了几封密信,属下已经翻译过。”  

周正拿过来,仔细的看了一阵,道“给督师回信,就说我们能坚持住,另外,祖大寿的事情,与他说一下。”  

孟贺州神情有些犹豫,道“大人,祖总兵咱们就这样一直扣着吗?”  

临阵扣押一个副总兵,要是朝廷追究,绝对是大祸!  

周正没有解释,道“扣着。还有什么事情?”  

孟贺州没有再提祖大寿,道“大人,建虏那边的消息也传来不少,建虏现在总兵力在八万左右,粮草可能坚持三个月以上。”  

周正喝着粥,轻轻点头,道“嗯,跟我预计的差不多。就算他们粮草足够,到了十一月份,他们也不得不退。”  

十一月就是冬天了,东北的冬天更加寒冷,无法继续战下去。  

上官清给周正剥了一个鸡蛋,而后给他加了些热粥。  

孟贺州听着,继续道“建虏人没有继续攻城,而是不断劝降,他们许诺说,若是大人愿降,给予兵部侍郎,并领原军,绝不猜疑。”  

“传信人杀了吗?”周正撕着馒头,配着小菜,随口道。  

孟贺州一怔,连忙道“他们是射的箭矢,并没有派人来。”  

周正哦了一声。  

孟贺州看着周正,接着说道“督师布置了十万大军在大小凌河以南,好似要与建虏决战。”  

周正顿了片刻,道“城内要是坚守,能坚持多长时间?”  

孟贺州瞥了眼在场的,见都是周正心腹之人,便道“大人,我们将松山的粮食全都带来了,足够坚持半年。”  

周正裹了裹披在身上的棉衣,道“给士兵们的御寒之物要准备好。另外,加强对建虏的监视,对城内也要严格监控。”  

孟贺州明白周正的意思,道“是。楚金一直在盯着。”  

周正吃的很慢,同时心里在思索很多东西,最后抬头问道“朝廷里有什么动静吗?”  

孟贺州神色多少有些晦涩,还是道“大人,朝廷里有些人说,是督师修建右屯才招来兵祸,陷辽东于危险,正在不断的上书弹劾他。”  

周正暗自摇了摇头,语气平静的道“朝廷不会糊涂的在这个时候对督师问罪,无需担心,我们守好右屯为要。”  

曹变蛟看着周正,小心的试探着问道“大人,您这睡了两天,是不是判断出,建虏这几日不会攻城,才放心睡觉?”  

周正吃的差不多了,擦了擦嘴,道“嗯。一来,建虏并不是想真的攻破右屯,否则不会只盯着一门。第二,他们是在等锦州的援军,攻破右屯对他们来说只有坏处没有好处。他们一走,我们还可以继续再建。接下来建虏可能还会安耐不住攻城,给督师施加压力,不要乱,稳住就行…”  

“是大人。”曹变蛟沉声应道。  

周正看着一群人,知道他们担忧,微笑着道“以我们现在的兵力以及火器,建虏想要破城,少说要再付出两万的死伤,他们付不起代价的。你们可以回想一下,建虏有哪一次攻城是不惜代价的,他们要的是我们出城野战。”  

众人听着周正的话,心里的担忧减少大半,纷纷抬手道“是大人!”  

周正又安抚了几句,便起身出府巡查。  

右屯的防御已经相当成熟,士兵们没有了之前的那种忐忑,信心增强,见到周正一行人,纷纷行礼。  

“见过大人!”  

“参见大人!”  

“拜见大人!”  

周正微笑着点头,偶尔还与一些人交谈几句。  

巡视一番,周正见没有什么问题,便来到箭阁,眺望建虏大营方向。  

孟贺州顺着他的目光,道“大人,建虏这几天没有什么动静,除了不时的环城而走,并没有攻城。”  

周正看着建虏大营方向,那里的炊烟比前几日更多,显然来了大量的援兵。  

周正看了一阵,转身下楼,直奔府院。  

祖大寿等人已经被周正扣押好几天了,但也没有严格管制,只是不得出府,内外消息依旧知道的清清楚楚。  

周正坐到祖大寿对面,看着他外表憨厚的棱角,眼神中一直有着沉吟之色。  

祖大寿对周正充满了愤怒,盯着周正,一字不发。  

倒是何可纲很是忐忑,看着周正道“周大人,现在应该万众一心,齐心守城才是,千万不能内讧,还请周大人放了我们总兵,有什么事,等建虏退兵再做计较不迟。”  

周正看着祖大寿,心里本来想好的一些事情,忽然又压了下去,起身就走。  

祖大寿见周正就这么走了,顿时冷哼一声,道“满总兵看错了你,你也不过是争权夺利的小人!”  

周正置若罔闻,转身进了房间。  

建虏还是没有攻城,不断的环城而走,做足了态势,却始终没有再次进攻。  

时间飞快又煎熬,一直到了八月底,建虏都没有攻城。  

诡异的是,建虏大营一直没有动静,七八万大军,无声无息。  

大小凌河对岸的十万明军列阵一个月,始终没有迈过,没有救援右屯,仿佛就是做做样子。  

但一面是久经战阵的建虏大汗黄台吉,一个是经营辽东多年的宿帅孙承宗,谁都不会认为他们只是徒有其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