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巨大的流量(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不过,大家的疑惑没有持续太久。  

1993年10月6日,NBA季前赛开始之前,篮球之神迈克尔乔丹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退役!  

“我觉得,我已经没有什么可证明的了,已经不再有继续征战下去的动力了。”  

整个世界都震惊了。  

乔丹是什么人,有些年轻的球迷可能还不太理解。  

这是NBA真正的第一人,是篮球真正的第一人。  

与后世的诸多第一人不同,乔丹的第一人是毫无争议的,不仅仅是在美国,甚至是在全世界,他都拥有着极大的影响力,拥有着无数的球迷。  

可以说,是乔丹把NBA的影响力给推向了全世界,在很多人的眼里,乔丹就等于NBA。  

如果,NBA突然没了,是不是就相当于篮球迷心中的天塌了?  

一时间,所有的篮球记者,不管是哪里的,都跑到了芝加哥去。  

所有人都想要知道,这位大神到底是怎么了?  

要知道,这一年,乔丹才刚刚29岁,正是职业生涯的巅峰,在过去的那个赛季里,他场均可以砍下32.6分,6.7个篮板以及5.5次助攻,是当赛季的得分王和抢断王,同时入选最佳阵容一阵和最佳防守阵容一阵。  

虽然这个赛季的MVP最终被查尔斯巴克利拿走了,但是绝大多数人都认为,那只是媒体们的审美疲劳而已,没有谁会真的认为巴克利比乔丹更强。  

这年的总决赛也证明了这一点,乔丹创纪录地在六场比赛里场均砍下41.0分,在4:2带走总冠军拿下总决赛MVP的同时,也终结了有关谁是更好那一个的讨论。  

新赛季开始之前,大家普遍想的是看乔丹能否打破历史最长的八连冠,又或者是挑战更加变态的十三年十一冠。  

谁能想到,季前赛还没开打,乔丹竟然就要退役了。  

所有人都想要知道乔丹退役的真正原因,但是没有人能够问得出来。  

乔丹对外始终都坚持着他的说法,没有动力了。  

或许这是真的?  

人们忍不住这样想。  

因为NBA对于乔丹来说,似乎真的是容易了一点。  

看看人家,一个赛季就能拿下得分王抢断王双一阵总冠军以及总决赛MVP这么多的荣誉,换作其他人,一辈子能拿下这些荣誉,也足以名垂青史了。  

但是这对于乔丹来说,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赛季,还远远算不上最疯狂的赛季。  

所以,他会觉得挑战不够,倒也可以理解。  

只是,只怕是乔丹本人,也没有意识到,他的退役到底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在他宣布退役之后的二十四小时之内,美国道琼斯综合指数暴跌125点,耐克公司的股价暴跌4%。  

当然,这还不是最惨的,最惨的还是公牛队和芝加哥市。  

乔丹宣布了退役之后,立马就有大量公牛队的球迷跑到他们的主场之前,要求退掉他们之前购买的季票。  

芝加哥市更是因此直接损失了超过十亿美金,间接损失超过数百亿。  

这威力,简直就像是发生了一场大地震!  

又过了一天,脑子比较灵活的记者才突然反应过来一件事。  

那个曹阳,似乎是在乔丹退役前一天,就预言说要发生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件了啊!  

在篮球界,还有什么事能比乔丹退役更加惊天动地?  

难道曹阳说的就是这件事?  

想到这事的人可憋不住,想到就直接去博客上问了。  

但是曹阳可不会正面回答他们,他的态度就是一问三不知。  

没事逗记者们玩玩可以,要是真的引来人跑来采访他,那可就麻烦了。  

曹阳现在主要的工作还是备战新赛季,他希望能够把这支斗牛犬队打造成NCAA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为了这个目标,他每天都花大量的时间在工作上,可没有工夫应付采访。  

但是,他越是这么语焉不详,记者们心里的怀疑就越重。  

这个时候,又有一个记者回忆起了一件事。  

上赛季,精英八强战,巴特勒大学对阵印第安纳大学的赛后,投进绝杀球的阿特金斯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曹阳是一个巫师,在他投那一球之前,就告诉他,那球一定是可以进的。  

这个说法当时被曹阳在新闻发布会上给否定了。  

不过现在想来,似乎又跟眼前这件事挂上钩了啊!  

难道这个中国人,真的有一种神奇的能力,能够预知未来?  

1993年的时候,很多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除了贫穷落后之外,还有神秘。  

在他们看来,中国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东方国家,这个国家的人,无论做出点什么事来,好像都还不是很让人意外的。  

记者们继续纠缠着曹阳,他们的纠缠,也吸引了许多看热闹的人们。  

毕竟谁都想要知道更多有关于乔丹退役的事情,这件事就是目前全美最大的热点,既然这个叫做博客的地方似乎有这方面的消息,那他们一定是要跟过来看看的。  

曹阳没想到自己无意间的一句话,竟然会给网站带来了这么大的流量,竟然可以让已经花钱扩建的网站又一次濒临崩溃。  

没办法,他不说点什么,肯定是不行的了。  

“乔丹是一个好胜心极强的人,他喜欢挑战和胜利,虽然他现在离开NBA了,但是未来,他一定还会回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