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开机仪式(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赵诚这回帮陈南浩可谓一举多得。  

他这两个月为了角色埋头锻炼,还不能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所以,时间非常紧迫,能走的通告十分有限。  

之前的篮球联赛和激战定角风波,为赵诚带来的关注度已经降了下来。  

虽然微博更新勤快,但始终是治标不治本。  

这就是后世的流量明星,为什么都不愿意花时间钻研角色的原因。  

收入直线下降不说,还因为时间有限,没法在大众面前露脸,连流量和人气都降低了。  

所以,赵诚这回高智商设局拉黄毛女入套的行为,不仅报答了曾帮助过自己的陈南浩,还把掉下去的热度重新拉了起来。  

最重要的,是逐步加深了群众们对他的印象。  

这个世界上,脑瓜子一般的人,远比聪明人多得多。  

所以,物以稀为贵,即便大家都是脑瓜呆呆,也对聪明的大神有种天然好感,要是谁家的孩子在某方面表现很聪明,全家人都会为此开心到不得了。  

而赵诚这个‘聪明’的标签,出现得很及时。  

让人们再一次想起了他是个双料状元。  

娱乐圈有张好脸的太多,但长得好看还聪明的90后就少了。  

于是,赵诚成功变成了华夏大妈们的新宠,他的粉丝群体里,又添了一批爱以他给孩子举例当榜样的人。  

......  

两周后,激战剧组全体人员相聚在会议室。  

这是电影立项后,俞江第一次集齐所有人,很多人为了给导演和同事留一个好印象,全都不例外地早到了,咖位越小的越自觉。  

而咖位最大的主角张章言,也没有迟到。  

当他走进会议室的时候,在场的人都惊得吸了一口凉气。  

今年已经40岁的他,完全没有了年初在街头被媒体拍到的那股油腻感。  

大家透过紧身的长T恤能看出来,让张章言气质减分的啤酒肚已经不见了,肩膀和腰连成了完美的倒三角,胳膊也是鼓鼓的。  

双下巴也跟着练没了,整个人的感觉看上去脱胎换骨。  

从油腻的中年大叔转变成一个成熟型的帅哥。  

赵诚心里也激动了一阵,单从演戏和敬业方面讲,张章言可以说是他的偶像了。  

不仅有实力捧回影帝的奖杯,还能够为了角色,苦苦坚持锻炼九个月,在当下的这个浮躁的快餐时代,在成名后还能够保持着敬业的演员,实在是太少了。  

“你好啊,你就是赵诚?”张章言的位置和赵诚靠得很近,他坐下来后,就友善地跟赵诚打了个招呼。  

“是的,我是赵诚,张老师您好。”赵诚受宠若惊地跟他握了握手。  

“叫张老师可不行,你以后得改口叫我师傅啦!”张章言用轻松的语调调侃道。  

赵诚笑着连点头。  

其实也对,张章言在戏里就是他的师傅。  

很快,另外几个主要演员也加入了他们的谈话当中,他们演员有他们的聊天,其他工作人员也有自己专业方面的聊天。  

众人的各种交谈,显得现场有些吵杂。  

不过,当俞江来了以后,大家就收起闲聊的态度,开始认真地听讲。  

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俞江验收分派给他们各自的任务进展到哪个阶段。  

像赵诚和张章言的体脂率有没有达标,属于重中之重的事情,另外,还有一些服装、场地和特型演员的准备,也需要他们进行工作汇报。  

尽管,目测能看出两位男主演的肌肉线条很饱满,俞江也还是让他们念出自己的成果。  

“拍摄地点定在港城。”  

“今年的冬天偏暖,现在的白天平均温度在20度左右。”  

“如果没有冷空气的情况,下个月温度应该会有5度的偏差,相当有利于户外拍摄。”服装总监把自己收集到的信息说了出来。  

俞江满意地点点头,接着严肃道:“很多剧组把开机仪式当成片子炒作的一个步骤,甚至把它当成面对公众媒体的发布会来使。”  

“但在我的剧组里,开机仪式就是真正的开机。”  

“不会整那么多幺蛾子,所以,仪式搞完的当天,就要打下第一次场记板。”  

“所有人都得给我收心拍戏,还有什么问题吗?”俞江扫视了一遍全场。  

“没有。”众人齐刷刷地答道。  

“好,其他人散会干活,几个主演留下来听讲戏。”俞江特意点名。  

不一会儿,刚才还坐得满满当当的会议室,现在连同俞江只剩下9个人,人少更容易集中精神,8名演员开始更认真地做起了笔记。  

接下来的两周,剧组的准备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赵诚倒是迎来了一个好消息。  

首电今年从1月16号起,开始放寒假,一直放到3月5号才正式回学,这个假期的跨度,足够赵诚拍完激战里的戏份。  

既不耽误剧组进度,也不用违规请假拍戏。  

“赵诚老师,吉.时快到了,可以过去做准备咯!”一个工作人员小跑过来,提醒了一声赵诚。  

“好的,麻烦了。”赵诚礼貌地道了个谢。  

他望了一眼盖着红布的摄像机前,已经站满了剧组人员,不由得加快脚下的步伐。  

开机仪式,也就是选择个良辰吉日,搞个拜.神.仪式。  

那到底是在拜谁呢?  

其实,并没有一个规定的要求,基本是他们心里有谁就拜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