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黄帝血脉(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杨峥身形闪烁,这次主动出击,拳尖上爆发磅礴真气,凝成一道巨大而赤红的拳影,宛如剧烈燃烧的天外陨石,恐怖气息弥漫战台之中。  

它碾压向余勇,掠过的空间尽皆扭曲变形,竟生出丝丝明亮的裂痕。不仅如此,拳罡卷起的气浪间,还夹杂着龙吟之声,清晰可见。  

这一拳,蕴涵着杨峥的深厚底蕴,他不再只拿道家内功硬拼,还注入了龙魂霸体的本源之力,而且,拳法本身施展的是虎啸拳,令威力更上一层。  

多重秘法汇聚在一起,其力道之强悍,无以复加。  

全场观众盯着拳影,感受到它散发的暴戾杀意,心跳都不自觉地加速,血脉贲张,甚至产生一股荒诞的错觉。  

这一瞬间,他们仿佛置身于远古荒原,天地苍茫,到处充斥着野蛮而荒凉的气息。这记拳影,就像一条凌空狂啸的真龙,睥睨天地,气势绝伦,让人心脏止不住颤抖。  

“这是什么力量!”  

强者们紧盯着它,莫名心悸,都意识到这股力量的不凡。不少考生更是瞪大眼睛,僵在那里。  

余勇站在前方,被赤红色的光华笼罩在内,深切感受到拳影里透出的恐怖热量,千钧一发间,想认输已经来不及了,只能硬着头皮,拼尽全力来接这一拳。  

这时候,他心里充满后悔。  

他本以为,只要能匹敌冲虚真经的内力,就能不落下风,哪想到杨峥体内竟还潜藏着如此雄浑的力量。  

不是他轻敌,而是杨峥太强了。  

拳影击中余勇的拳头。  

两股真力碰撞,顿时掀起狂澜,使得整个战台颤荡不止。滚滚气浪里,余勇那道魁梧身影,像断线的风筝一样,被远远震飞出去,摔到战台之外。  

更令人惊讶的是,他坠落的地面被砸出大坑,白玉石板震裂粉碎,从远处看去,宛如蜘蛛网一般,极为醒目。  

余勇躺在地上,仰面朝天,嘴里吐血不止,体内经脉遭受重创,破裂程度不亚于身下的石板。即使他以后能痊愈,恐怕也难以再修行。  

杨峥这一拳,竟恐怖至斯。  

呼啸风声中,众人看着这一幕,都震撼无语。  

余勇刚才还口出狂言,要在三拳之内,让杨峥后悔轻敌,结果,杨峥仅仅用了两拳,就把他打爆。这哪是对决,这是赤果果的碾压。  

附近芦棚内,一名老者勃然而起,脸色异常难堪,将一瓶丹药交给随行的童子,吩咐道:“快去救你师兄!”  

余勇备受器重,内功便由此人所授,他原以为,余勇能扬眉吐气,借着冬试,正大光明地拜入道门。谁曾想,如此天才,竟连杨峥的一拳都招架不住。  

老者眯起眼眸,迸射出幽冷寒意,若非大庭广众,恨不得立即冲上台,亲自出手教训杨峥。  

他嘴角肌肉抽搐着,转头看向队列前方的田泽,以神念传音,说道:“小公子,余勇本应是你未来的师弟,看在老朽薄面上,您得挽回道门颜面。”  

田泽跟他远远对视,皱眉答道:“杨峥气焰嚣张,连伤咱们道门二人,恐怕别人也不敢出手了。师叔放心,我一定会让他死在战台上!”  

他们都看得出,杨峥的真实战力,甚至比天赋还要强横。原先安排好的那些打手,明显对他构不成威胁,恐怕也没胆量再挑战他。  

事已至此,只能针锋相对,让田泽这样的天才出手。  

杨峥并不知他们的算盘,在无数敬畏目光注视下,返回队列,沸腾的热血久久难息。  

在齐国境内,道家人多势众,是名副其实的第一门派。但是,道家未免欺人太甚,凡是不肯归顺臣服的考生,就公然派人打压,哪有半点大家风范。  

看来,他们已彻底沦为齐王室的走狗。  

但他并不会屈服,跟这群人狼狈为奸。道家越是刁难打压他,他的意志便越坚定,绝不妥协,要跟对方奉陪到底。  

虽千万人,吾亦往矣!  

他服下一枚通明丹,快速补充体力,等候下一战到来。如他所愿,把对手打成一死一废后,考生们都深感忌惮,再没人敢挑战他。  

过了一会儿,只听考官说道:“杨峥,轮到你挑战了。”  

杨峥闻言,重回战台上,扫视着考生队列。  

这一刻,考生们的心都紧悬到嗓子眼上,生怕被杨峥挑到。毕竟,目前为止,没人能在他手里全身而退,一旦上台,就意味着生死难料。  

忽然,一道冷漠话音响起。  

“你有胆子蔑视道门,那就别畏畏缩缩,跟我一战!”  

杨峥循声望去,不由轻笑起来,“你是田济的弟弟,我还没找他算账,就先欺负你,这样会不会不太好?”  

田泽眉尖一挑,身上那股王者气势陡然强盛,连黄袍也明亮几分,让人觉得有些刺眼,不敢直视。  

他负手走到战台上,冷冷凝视着杨峥,“看起来,你应该拥有某种体质,仗着血脉之力才战胜余勇。可惜,在我眼里,你的体质再强,也只是蝼蚁而已。”  

听到这话,众人深以为然,都不觉得他狂妄。  

论血统,王族田氏是黄帝后裔,继承的是黄帝的血脉。黄帝横扫八方,称霸华夏,被世人奉若神明,他传承下来的血脉力量,凌驾于众生之上,绝不会逊于任何人。  

即使杨峥拥有强大的体质或血脉,一旦跟田泽相比,就如小巫见大巫,神气尽矣。如果优势变为劣势,杨峥还能拿什么跟田泽较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