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黑暗回溯(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黑暗中经历的画面重新回溯时。  

会让洛宁发现更多细思极恐的线索来。  

第一场画面,就假设了如果伽利略爆炸后,洛宁的灵魂被一股黑暗漩涡吸入后续存了下来。  

说明洛宁当时的灵魂应该是始终处于无意识状态。  

那么无意识的灵魂飘荡在时光长河中,到底都经历了什么?  

当他诞生了意识并复苏以后,就已经降临于这个星球世界,处于龙蛋之中了。  

而他从龙蛋中破壳而生的出生时期,正处在龙族统治纪元的末期。  

这期间的时间跨度之长,超乎想象。  

可在龙族统治纪元时代之前,还有巨人与黑暗种族的史前纪元。  

那么接下来的一些世界生命诞生,并开始繁衍并发展智慧文明的画面,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个问题。  

那些画面中,生命会遭受一波又一波的灾难与灭绝的历程。  

在这种历程中,好像根本没洛宁什么事。  

直到这个世界诞生的智慧文明进程被彻底抹除消逝,处于一片原始蛮荒状态以后,灾难与灭绝的进程才消停了下来。  

而这个时候,那个降临后却始终沉寂于这个世界的神秘存在才产生异动。  

他一分为三,是演化出了三种形态。  

一种形态是静状物形态,逐渐形成了大山,成为孕育万千生命的源泉。  

第二种是智慧生命形态。  

这个形态与多个本世界的遗种结合,从而诞生出多个不同类型的生命物种,其中以黑暗种族、巨人种族、龙族这三者最为突出。  

洛宁在回溯之中将这种形成生命形态的画面定格住。  

然后他用精神力量将其放大到极致。  

待他非常仔细地进行了分辨后才吃惊地发现,这第二种智慧生命最初展现的形态外观极其像一棵树。  

然而。  

这树型外观的生命形态随时会根据环境变迁发生变化,还会以类水中生物、类陆地野兽、类飞行生物、类地底生物等外观形式频繁转换出现。  

如此判定的话,那就不能以树的姿态来看待这种神奇的智慧生命的存在形势了,他们是属于一种起源形态。  

至于第三种形态,就比较诡异神秘了,始终未曾显现过任何的痕迹,仍处于沉寂的状态之下。  

就洛宁能回溯的画面中,也始终不曾出现这第三种形态。  

在这些历程中,始终都没他什么事。  

仿佛只是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见证了世界变迁、以及生命从诞生到毁灭,文明从壮大到被抹除消逝的全过程。  

按洛宁的猜想,他很容易联想到自身。  

他自己未曾复苏自我意识的灵魂状态,该不会就是这第三种形态吧?  

有了这种猜测后,再继续回溯接下来的那些情景,就截然不同了。  

再之后。  

当世界诞生多个种族与智慧生命后,那起源的第一种与第二种形态再也未曾出现过,仿佛就那样消失了。  

当黑暗种族形成智慧文明率先崛起于黑暗之中以后,在荒芜原始的世界中开启了统治纪元时代的开端。  

然而仅过千年,那位黑暗种族的主宰就连同黑暗种族在一场陨石雨的袭击下被终结。  

洛宁特意将画面定格在那位黑暗种族中的强者,主宰了黑暗纪元时代千年的黑暗王者被陨石精准镇压瞬间的情景。  

放大到极致以后。  

画面之中呈现的那个黑暗王者较为模糊的外观形态,以及他所持一个水滴状物对抗天灾的场景。  

虽只是模糊的外观状态。  

可是洛宁看到这黑暗王者的形态后,还是忍不住震惊。  

这与他曾去大黑龙和龙爸所生活的鸡头山下的黑湖湖底的陨石底下所压的那具非常奇怪的长着变异蘑菇头的尸体的外观何其相似。  

再配以那水滴球的影像。  

而洛宁当时也正好在那变异尸体的身下捡到一个水滴球,这画面的情景,与洛宁亲自经历见过的那些完全吻合。  

而那被封印于水滴球中的山与树的形态,正是那如同消失一般不曾再出现过的两种起源形态。  

这起源的形态衍生了生命,演化了世界,也即世界本源。  

洛宁恍然大悟。  

他当初还疑惑这世界本源怎么会突然钻进他身体里了。  

如今看到这些,才觉或许真和他有着莫大的关联。  

接下来的情景,便是黑暗种族时代的文明被抹除了痕迹,彻底的沉寂下去以后,巨人种族开始粉墨登场。  

巨人种族几乎是在黑暗种族文明废墟上繁衍发展起来的。  

可他们却没有沿袭任何与黑暗种族文明有关的东西,始终承袭着原始部落的发展进程。  

可一个智慧生命种族的展历程中,多种智慧思想的萌芽,将衍生文明的诞生,这是无法避免的进程规律,巨人种族也无法打破。  

他们不可避免的走上了文明发展的道路,一度达到一种强盛的状态。  

在这种强盛的文明发展道路上,巨人文明掌握了力量、以及先进的科技。  

甚至,其进程中竟还诞生了一位掌握了强大力量的伪神,是以集合巨人文明的信仰传承体系,试图研究宇宙规则凝聚真灵永恒,成就一位真正的神明。  

然而,这位强大的巨人伪神在研究宇宙规则中发现了什么,迅速叫停巨人种族的文明发展进程,试图想将其限制在一种低等级的层次。  

可最终,他们经历五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