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1+1就一定大于1?(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为了实现4兄弟在部队圆满会师,任逍遥让高考分数远超一本的曾小波、郑风考两人,都报考了特种兵学院。  

毕业分配时,再设法分配至沙如空所在的部队。  

这也意味着,沙如空得独自一人在部队打拼一段时间。这个期限,至少4年,最多5年。  

曾小波、郑风如果顺利考入特种兵学院,得在军校就读4年。如果毕业分配时操作得当,4年后就能与沙如空团聚。  

为什么说最多5年呢?  

因为任逍遥准备报考的医科大学,是5年制。  

5年后,他准备以特招入伍的方式,去沙如空所在的部队当一名军医。  

研究生?别说费心费力的考取了,就算是保送就读,任逍遥绝对不愿意。  

毕竟,前文说过:上大学只是他的一个跳板而已,他的人生目标是成为大神豪,自然不会再将时间浪费在学校中。  

综上所述,就算曾小波、郑风两人无法与沙如空胜利会师,但任逍遥却是问题不大。  

以他的高考成绩,以他的能力素质,以他的人脉关系,要达成这个目的,应当问题不大。  

精打细算的任逍遥,原本打算与曾小波、郑风一起考国防生,奈何生不逢时,国防部从2017年5月起,已废止了国防生制度。  

每人每年1万5千元、三兄弟四年总计18万的“国防奖学金”,也就此打了水漂。  

任逍遥那个心痛啊!不可言说。  

沙如空的选择,还算在情理之中。  

毕竟,他的学习成绩实在太差了,即使是复读了一年,仍然考了个全校倒数第一名。  

750分的总分,他硬是只考了68分。  

再复读下去,还有必要么?  

也不知是沙如空运气差,还是故意要弄出如此惊天动地的成绩。  

占分比重极大的单项选择题,就算是乱选,就算是让小学生来考,也应该不止这点分数吧?  

曾小波、郑风的高考志愿,就有点出乎意料了。  

毕竟,以他们的成绩,上个重点本科、选取一个好专业,问题应该不大,可他们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军校。  

军校生活多枯燥无味啊!  

没有“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浪漫不说,训练苦、管理严更是众所周知。  

就连着装、走路、坐姿、站相等,都有严格要求。  

身为武者,他们肯定不怕吃苦。那些基础训练科目对他们来说,不过小菜一碟。  

可是纪律太严、束缚太多。  

“铁的纪律”,“纪律是钢,谁碰谁受伤;纪律是铁,谁碰谁出血”这些来自部队的传言,岂是浪得虚名?  

人,大都崇尚自由不是?  

虽然上军校无须花钱,但作为学生土豪的他们,哪里还会在乎每年几万元的开销?  

莫非,他们是真心喜欢军人这个职业?  

沙如空的参军入伍,在情理之中。  

曾小波、郑风的投笔从戎,让人感到意外。  

而任逍遥的高考志愿,则让人疑惑不解面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名校的争先抢人,主动提档,任逍遥一概摇头拒绝。  

他最终填报的志愿,竟然是名不见经传的常阳市医科大学!虽然也属于一本,但比起北大、清华等华夏十大名校来,差距绝对不是一般的大。  

放着这许多名校不念,放着财经、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建筑、外语等热门专业不读,却去学医,任逍遥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堂堂高考状元,放着那么多赶上门来争抢的名校不读,却屁颠屁颠地跑去学医,怕不是脑袋进水了?难道他是为了哗众取宠?或者,是宁为鸡头不为凤尾?  

说任逍遥脑袋进水,恐怕不对!  

据众人目测,除了填报志愿外,任逍遥在他其余各方面的表现都很正常。  

说任逍遥哗众取宠,也不太对!  

高二时,或许他是这样的人,但经过一年的磨砺、摔打、适应之后,现在的任逍遥已是“内力”大进,甚至已经达到“泰山崩于前而不惊”的地步,何来哗众取宠之说?  

那就是宁为鸡头不凤尾了!  

这个猜测,很有些贴切任逍遥的性格。  

李校长、杨老师和同学们只是惊讶和疑惑,温道玉和谷赋琪两女,却很是焦急相约北京,眼看成空,她们又怎能不急?  

于是两女动用了一切可动用的力量,来劝说任逍遥“回心转意”。  

奈何其意已决,绝无更改。  

连番努力都徒劳无功之后,原本对医生这个职业敬而远之的两女,打算曲意相随。  

改变不了任逍遥的想法,那就改变自己吧。  

这一来,剧情顿时反转两女从劝导者,变成了被劝导的对象。  

无论是亲人朋友,还是老师同学,都在劝说她们接受北大、清华的主动提档。  

毕竟,考取这两所历史悠久的名牌大学,是无数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事。  

而今,机会就摆在眼前,怎么能就此放弃?  

常阳医科大学固然也是一本,但与北大、清华哪有可比性?何况,两女对医学专业根本就没有半点兴趣?  

她们都还小,大学毕业后也不过21岁,那时边工作边恋爱,又何尝不可?  

这些劝导虽然苦口婆心、虽然句句在理,但两大校花愣是听不进去,她们非常清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