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再成焦点(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警车开道,数十辆豪车浩浩荡荡的驶往一中。  

难得一见的盛况,自然引来路人纷纷侧目。  

好在派出所相距一中并不太远,还算不上扰民。  

无巧不巧,到达一中之时,恰好是课间操时间。  

如此庞大的车队,顿时在数千学生中引起了极大的骚动。  

而这,正合曹正操之意他已经这下决心要交好任逍遥这个命中贵人。  

他之前在“新星杯”足球决赛结束时,大张旗鼓的带走任逍遥,已是有所得罪。  

如今隆重无比的送回学校,任逍遥所背负的“罪名”,自然无形中被洗涤一空。  

与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院长一样,也算是“知错即改”吧。  

无独有偶。  

温道玉、谷赋琪两女也是出于如此考虑,所以才打算高调一次,让自己的车队一路护送任逍遥回校。  

井然有序的在操场泊好车之后,数十辆豪车的车门突然同时打开,两群泾渭分明的大汉,各自走向傲立车旁的温道玉、谷赋琪两女,弯腰一躬后,即迅速掉头上车离去。  

两群大汉动作整齐划一,从始自终未发一语。  

这在银幕上偶见的,宛如黑社会的一幕,不但夺人眼球,而且还很是震撼人心。  

太刺激了!  

太牛奔了!  

没想到在光天化日之下,在被视为一方净地的校园,也能亲眼看见两大黑社会的风采!!  

黑社会?  

不对!黑社会怎么可能有警车开道?  

而且温道玉、谷赋琪两大校花,怎么可能与黑社会有关?可是,这一幕怎么感觉如此诡异?  

众人正疑惑间,从开道警车上陆续下车的李校长、曹所长、任逍遥等三人,迅速给他们解开了疑团。  

李校长让人拿来扩音器,并亲自开口发言:“亲爱的同学们,我们一中的英雄任逍遥,安然无恙的回来了!澄清一点:那些大汉、那些豪车,都不是什么黑暗势力,而是谷、温两大财团前往派出所迎接任逍遥同学回归的。”  

掌声如潮。  

李校长欲待再说,却被曹所长迫不及待的抢过扩音器:“老师们、同学们,我是新源派出所的曹所长。在此,我郑重宣布:任逍遥同学不但没有违法,而且还有重大立功!”  

掌声如雷。  

“借此机会,我代表新源派出所,对之前冒犯任逍遥同学的行为,表示诚挚的道歉!对任逍遥同学的见义勇为之举,表示由衷的佩服!”  

“我当众承诺:新源派出所,将竭尽全力的为任逍遥同学争取‘见义勇为好市民’荣誉!同时也希望,同学们以任逍遥为楷模,乐于帮助他人,勇于伸张正义,知法、守法、护法、维法,共同打造文明、和谐的a市!”  

掌声,铺天盖地的掌声。  

全校师生均在拼命鼓掌!  

不知是对任逍遥表示祝贺?  

还是对曹所长的话深为认同?  

抑或是两者兼而有之?  

不得不说,曹正操的话讲得很有水平。而且,很会见缝插针。  

首先,他开门见山的表明任逍遥不但没有违法,而且还立下大功;其次,光明磊落的当众道歉,并由衷佩服;最后,趁机呼吁众人不仅要知法守法,而且还要维法护法。  

如此滴水不漏的一番话,让见惯大场面的李校长也是轻点其头,深为佩服曹正操的做事能力。  

在部队这座大熔炉、大学校当过连长的人,说话做事果然与众不同。  

这水平,即便就任公安局局长,也是绰绰有余,何况一介所长乎?  

一番骚乱之后,时间已然流逝近一个小时之久。  

虽然耽误了一节课,但李校长却认为物有所值。而且,内心对曹所长,也是暗暗感激不已。  

如此震撼人心的现场说法,效果当然要远远强于课堂上说教一节课的收获。  

学校,原本就是教书育人之地。  

在一定程度上说,教书只是一个方面,育人更加重要!  

如果一个人的思想品行有问题,自私自利、好走极端,即便成绩再好、学识再高,恐怕也很难给国家、给社会、给亲人做出多大贡献。  

相反,很可能还会成为负担。  

“罪犯的智商、学识越高,对社会的危害越大”。这点,早已成为共识。  

而且,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也不乏类似案例。  

曹正操当真是“言必行、行必果”的信人,在其全力奔走之下,不到半个月时间,任逍遥“见义勇为好市民”的荣誉称号,以及一万元奖金,均已批复到位。  

颁奖当日,一中人头攒动,车水马龙。学校里里外外,全都焕然一新。  

李校长虽然忙得脚不沾地,但脸上满满的笑意却一刻也未见消退。  

原因在于,市长大人竟然要亲自颁奖!  

堂堂一市之长,给一名高二学生亲自颁奖,这在a市历史上,可谓绝无仅有。  

这不仅仅只是任逍遥一个人的荣誉,还是整个a市一中的荣誉!  

忙乱之余,李校长也不由暗自嘀咕。  

自从任逍遥这小子入学就读以来,咱一中好像就再未清静过?  

小混混、警察、a市各校女生、省市田径队、足球俱乐部…有多少人入校找这小子啊?  

简直数不胜数!  

甚至连国外的球探,也有慕名而来者。  

说这小子是惹事的大王,绝对名副其实!  

不过,这家伙的影响力也确实够大,一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