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浅相镜生(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片天地之中。  

它是何用意,傅云无从得知,于混沌之中,傅云依稀看到那遥远的一幕,在漫天星辰之中,一条时间长河流过,沿途走来,傅云看到了自己的一生,一株青莲震古今,于混沌之中而来。  

那是什么?  

顺着时间长河探去,傅云看了遥远的未来,一幕幕血迹淋淋的画面浮现在傅云面前,荒凉大地上的孤独身影,独臂难支的狼狈浪子。  

自天渊之中而来,亦往天渊而去,一手玉剑斩苍穹,宛如天上谪仙人。  

一片朦胧之中,傅云看到了那遥远的未来所发生的一幕,他不知道这到底预示着什么,但…这一定不是什么好事!!!  

时间长河之中,遥远的虚空深处,一个枯朽老者从混沌中走来,笑容和蔼。  

他的行为举止十分怪异,且他所在的这一片虚空,他不应该在这里,或者说…他本身就不属于这里。  

他的身子很虚浮,如同影子一般,自时间长河的末端的那一片虚无空间中驰来,后又屹立在时间长河中端。  

只见他一招手间,那块白玉便不受控制的往那个方向而去,连带着傅云整个人都被吸附过去。  

老者一手探出,于混沌之中,开辟一个独立的空间。  

招手间、天地风云变换,一个漩涡自虚空产生,吞噬世间一切的黑洞。  

傅云不受控制的飞了过去,于时间长河之中,屹立着一个亭子,老者就站在那里,一袭道袍仙风道骨,面目慈祥,却隐约间有股阴寒之气。  

傅云不知他的用意,但此刻的他已经是一个死人了,也没有什么忌惮的,随即走出,于亭中坐立。  

那一块白玉在面对老者时,根本不敢有任何异动,它似乎在畏惧,至于为什么…傅云不曾得知。  

老者招手间,眼前的时间长河流动加快,两个鲜活的世界出现在傅云眼前。  

它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两个相同的世界,所有的场景一模一样,连里面的人都是一样的。  

但是…所发生的事却是不相同的,就如同一面镜子,将两个世界隔开了,而镜子的两面都是相同的,可是镜子里的人却做着不同的事…  

老者看着自己创造出来的一切,意味深长的说道:“小友且看、从这两个世界中,你可看出什么?”  

老者话里有话,从直观的角度出发,这完全是相同的世界,可是发生的事却完全不相同,傅云不知老者意为何解。  

连他为何出现都不知道,他像是很清楚傅云的过往,或者说,傅云的一生,都在他的监视之下发生。  

他这是在指点傅云!还是说…  

“一个平行面里、两个相同的世界,但…所行之事,却截然相反的世界?这就是所谓的镜面双生之意么?”傅云深思许久,终不得解,老者意图不明,且无比强大。  

他为何会出现在这里?又为何如此行径?这一切都是一个谜,他从何处来、亦往何处去?这也是一个谜。  

老者谈笑间招手探去,两个原本相同的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两个相同的世界,开始变得完全不相同。  

但是…那两个不同的世界,却发生着相同的事…  

浅相镜生,花开两面…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看似毫无关联,却隐含大道玄理,其中之意,表明了什么?  

与其说是两个世界,倒不如说是一个世界。  

所谓的变化,都是建立在一个基础上,所有的根本,都是从一出发,而一、又可以分为二…从本质上来讲,这里的二…已经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东西,事极相反,两面双生!  

一朵双生花,阐释了道归本源之密,一也好,二也罢,本是同根,以特定的情况下,会同归本源。  

以不同形势分离出去的两面,所发生的事,都遵循一种规则在运行,万变不离其宗,其根本不可变!  

老者之意,在暗示什么?  

规则规则,天地即是规则,万物根本亦为遵循规则,他难道是在暗示他,要遵循规则,方可成事?  

联想前因后果,前世今生…所有的一切,好像都是在一定的规则中进行。  

黑暗生灵引数百万大军压境,利用天地规则之力,强行破开天堑,自无尽虚空之中,大开天门,全面入侵。  

他们…掌握了最重要的本源之力,亦为此方天地的规则之力,所以…他们可以无视天地刑罚,无所顾忌的入侵傅云的世界。  

每一方天地,都有着属于它的规则,亦为秩序,这些个外来者,若不受天地所承认,一旦强行进入,迎接他的,就是那九天神罚。  

他们若不被承认,会被排斥出外,而他们并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可想而知,他们已经领悟了规则,参透了规则,所以才能如此肆无忌惮的入侵。  

“小友可知,源自天地混沌始,规则…便是这不变之理,历无尽的岁月当中,不断有人想要逆天而行,最后成为这滚滚红尘之中的一抹黄土。想要破局、必先入局,只有入局,才能弄清楚,这所谓的规则为何物…”老者慈眉善目的说道,看尽时间长河,一语探破天机。  

引天雷滚滚,傅云那漂浮着的灵体,于时间长河之中探去,看遍万千世界,浮现于眼前,那一幕幕血迹淋漓的画面,令他震撼不已。  

怪异的气氛在不知不觉中蔓延,老者用意,傅云已然猜出,只是…他不解于老者,为何要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