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铁匠铺(1/2)
不得不说,孙钱的保密工作做得不错。
五天过去了,高璟硬是没能查到他的罪证,也没能查到那笔新粮的下落了。
高璟没有过多关注这件事情,这本来就不在他的计划之内,只是一个偶然目标而已。
高璟可不会因噎废食。
孙钱的事情没有进度,找地的事情却很顺利。
这是一块在辽海县城东边的荒地。
大小有上百亩,离县城约3公里。
可惜此处是贫瘠的盐碱地,不能种植庄稼,所以荒废了下来。
而且因附近多是同样的盐碱地,所以附近人烟稀少,荒草野生。
这里对别人来说是贫瘠的盐碱地,对高璟来说正是合适的庄园基地。
他可从来没有想过靠种植东西发财。
县衙之内。
高璟和郭誉相对而坐,郭羡渔站在郭誉旁边无精打采。
郭誉忍不住再次确认到:“高大人确定要买城外东边这块盐碱地?”
历来娶妻娶贤,买地买肥。
郭誉还从来没有见过有人专门挑盐碱地买的。
高璟肯定道:“郭大人无须再问,我就要买这块地。”
这块地不仅够大,够荒,而且够便宜,正是良选。
“好吧,这块地共一百亩,我收你八十两银子即可。”见高璟坚定,郭誉也不再坚持。
这块地并不是郭誉的,而是无人的荒地,归属县衙,如今高璟要买,郭誉则代表县衙出卖。
一百亩地,八十两银子,八钱银子一亩地,不贵,而且可以算是便宜了。
不过,不富裕的高璟还是能省则省:“郭大人,可否再便宜一些。”
郭誉闻言,纳闷了,自己这个已经算是低价了。
不过想到高璟这几天赈济灾民,让自己的工作轻松了很多。
而且之前自己也答应过他,高璟要买地的时候,帮忙便宜一些。
郭誉把价格降到最低:“这样吧,五十两银子,你也不要讲价,这是最低的。”
这次一次,高璟痛苦的答应了。
交钱,登记在册,拿到地契文书。
然后高璟马上和候明海、李小天驱马来到这片未来的基地。
入目的是一片枯黄的无边野草,有半人高,巍巍然一直排列着到天际。
驱马走了一圈,高璟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才回到镇抚衙门。
才回来不久,刘德和廖成功就找了过来。
“大人,我们的粮食不多了。”廖成功说道。
“这三日每日施粥两次,原先能购买的粮食又不多,现在最多还能再坚持三天。而且,这样下去,那一千两银子也坚持不了几天了。”刘德补充说道。
“稍安勿躁。”
如今土地已经买下来,可以把灾民迁徙过去了。
现在剩下的唯一一个问题,是粮食!
解决粮食的根源之法,还在孙钱身上。
不过拖延之法还是有很多的。
“你们先一边向县中粮商、富户买粮食,即使价格贵点也没有关系。”
“另外,也派人到隔壁燕东县、三义县,收购一些粮食。在辽海县,孙钱是粮行首脑,我就不信其他县的人也顾虑他的面子。”
这些后勤的琐屑事情让他有点烦躁,高璟顿了顿,然后问起了其他事情:“可有按照我说的,登记灾民信息?”
刘德拿出一本厚厚的书册,递给高璟,道:“已按大人所说,登记灾民信息于册,请大人阅览。”
高璟打开书册,刘德解说道:“现居于南城的阳申两国灾民,约八千五百人,其中多是农夫,其他的工匠等手艺人约一百五十人。”
“这么多灾民?”高璟嘀咕一声,然后问道:“里面可有武者?”
“没有!”刘德回道。
闻言高璟没有很失望,本来武者就比普通人厉害不少。
凭借修为最起码能在一些富户家中看家护院,混个温饱,不至于落魄成灾民。
他问起来也只是抱着捡漏的想法而已。
没有武者,剩下的灾民却也是大有用处,特别是那些工匠。
粮食才是成事的根基,高璟让刘德先下去安排购粮。
然后对廖成功吩咐道:“廖校尉,我欲购买一处铁匠铺,你可知道有合适的铺子?”
“怎么说灾民说的好好的,就突然说道买铁匠铺了?”廖成功不解的在心中嘀咕。
不过上司吩咐事情,他虽不懂却也没有多问,而是和高璟确认道:“不知大人想要什么样规模的铁匠铺,有什么要求?”
“随意一个即可,只要能打造一些简单铁器的即可。”
高璟的要求很简单。
廖成功想了想,道:“前些日子,南城倒还真有一个铁匠铺打算出售,只是过了几天了,也不知道售没售出去。”
“廖校尉,马上带我去这家店铺。”
铁匠铺事关高璟发展的第一桶金,刻不容缓。
廖成功带着高璟,赶往南城。
才半个小时,到了廖成功说的铁匠铺所在了。
这是一家叫“旺炉”的铁件铺。
不算旧的大门旁边,贴着一张大大的红纸,上面是“出售”两个大字。
这让高璟心中一喜,售纸还在,证明还没有售出去,不然卖主会在第一时间撕去贴纸。
铁匠铺大门开着,廖成功吆喝一声,就往里面走去。
“掌柜的在吗?”
里面并没有打铁的敲击声,也没有客人的
五天过去了,高璟硬是没能查到他的罪证,也没能查到那笔新粮的下落了。
高璟没有过多关注这件事情,这本来就不在他的计划之内,只是一个偶然目标而已。
高璟可不会因噎废食。
孙钱的事情没有进度,找地的事情却很顺利。
这是一块在辽海县城东边的荒地。
大小有上百亩,离县城约3公里。
可惜此处是贫瘠的盐碱地,不能种植庄稼,所以荒废了下来。
而且因附近多是同样的盐碱地,所以附近人烟稀少,荒草野生。
这里对别人来说是贫瘠的盐碱地,对高璟来说正是合适的庄园基地。
他可从来没有想过靠种植东西发财。
县衙之内。
高璟和郭誉相对而坐,郭羡渔站在郭誉旁边无精打采。
郭誉忍不住再次确认到:“高大人确定要买城外东边这块盐碱地?”
历来娶妻娶贤,买地买肥。
郭誉还从来没有见过有人专门挑盐碱地买的。
高璟肯定道:“郭大人无须再问,我就要买这块地。”
这块地不仅够大,够荒,而且够便宜,正是良选。
“好吧,这块地共一百亩,我收你八十两银子即可。”见高璟坚定,郭誉也不再坚持。
这块地并不是郭誉的,而是无人的荒地,归属县衙,如今高璟要买,郭誉则代表县衙出卖。
一百亩地,八十两银子,八钱银子一亩地,不贵,而且可以算是便宜了。
不过,不富裕的高璟还是能省则省:“郭大人,可否再便宜一些。”
郭誉闻言,纳闷了,自己这个已经算是低价了。
不过想到高璟这几天赈济灾民,让自己的工作轻松了很多。
而且之前自己也答应过他,高璟要买地的时候,帮忙便宜一些。
郭誉把价格降到最低:“这样吧,五十两银子,你也不要讲价,这是最低的。”
这次一次,高璟痛苦的答应了。
交钱,登记在册,拿到地契文书。
然后高璟马上和候明海、李小天驱马来到这片未来的基地。
入目的是一片枯黄的无边野草,有半人高,巍巍然一直排列着到天际。
驱马走了一圈,高璟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才回到镇抚衙门。
才回来不久,刘德和廖成功就找了过来。
“大人,我们的粮食不多了。”廖成功说道。
“这三日每日施粥两次,原先能购买的粮食又不多,现在最多还能再坚持三天。而且,这样下去,那一千两银子也坚持不了几天了。”刘德补充说道。
“稍安勿躁。”
如今土地已经买下来,可以把灾民迁徙过去了。
现在剩下的唯一一个问题,是粮食!
解决粮食的根源之法,还在孙钱身上。
不过拖延之法还是有很多的。
“你们先一边向县中粮商、富户买粮食,即使价格贵点也没有关系。”
“另外,也派人到隔壁燕东县、三义县,收购一些粮食。在辽海县,孙钱是粮行首脑,我就不信其他县的人也顾虑他的面子。”
这些后勤的琐屑事情让他有点烦躁,高璟顿了顿,然后问起了其他事情:“可有按照我说的,登记灾民信息?”
刘德拿出一本厚厚的书册,递给高璟,道:“已按大人所说,登记灾民信息于册,请大人阅览。”
高璟打开书册,刘德解说道:“现居于南城的阳申两国灾民,约八千五百人,其中多是农夫,其他的工匠等手艺人约一百五十人。”
“这么多灾民?”高璟嘀咕一声,然后问道:“里面可有武者?”
“没有!”刘德回道。
闻言高璟没有很失望,本来武者就比普通人厉害不少。
凭借修为最起码能在一些富户家中看家护院,混个温饱,不至于落魄成灾民。
他问起来也只是抱着捡漏的想法而已。
没有武者,剩下的灾民却也是大有用处,特别是那些工匠。
粮食才是成事的根基,高璟让刘德先下去安排购粮。
然后对廖成功吩咐道:“廖校尉,我欲购买一处铁匠铺,你可知道有合适的铺子?”
“怎么说灾民说的好好的,就突然说道买铁匠铺了?”廖成功不解的在心中嘀咕。
不过上司吩咐事情,他虽不懂却也没有多问,而是和高璟确认道:“不知大人想要什么样规模的铁匠铺,有什么要求?”
“随意一个即可,只要能打造一些简单铁器的即可。”
高璟的要求很简单。
廖成功想了想,道:“前些日子,南城倒还真有一个铁匠铺打算出售,只是过了几天了,也不知道售没售出去。”
“廖校尉,马上带我去这家店铺。”
铁匠铺事关高璟发展的第一桶金,刻不容缓。
廖成功带着高璟,赶往南城。
才半个小时,到了廖成功说的铁匠铺所在了。
这是一家叫“旺炉”的铁件铺。
不算旧的大门旁边,贴着一张大大的红纸,上面是“出售”两个大字。
这让高璟心中一喜,售纸还在,证明还没有售出去,不然卖主会在第一时间撕去贴纸。
铁匠铺大门开着,廖成功吆喝一声,就往里面走去。
“掌柜的在吗?”
里面并没有打铁的敲击声,也没有客人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