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郭羡渔(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高璟预料到会有人来拜访,毕竟新官上任嘛。  

但是他没有料到辽海县的县丞会在第二天一早,第一个上门拜访。  

高璟在会客厅中见到了这位叫郭誉的辽海县县丞,他的身后还站着一位不时打着呵欠的二十岁青年。  

郭誉今年四十七岁了,这已经是他在辽海县丞位置上的第五年了。  

郭誉长的一幅老实巴交的样子,倒是他身后的年轻男子很是机灵,打着呵欠之余,眼睛不时四处乱转。  

“下官郭誉,见过高大人。”  

郭誉见披着镇抚使官服的高璟进来,赶紧起身恭敬行礼。  

高璟是七品官职,他是八品,称呼下官倒也可行。  

“郭大人免礼,请坐。”  

高璟之前已经听甘宏说过这位老实县丞人如其貌了,眼下见着他这幅老实样,也终于知道为什么县令、县蔚被杀,只有他活下来了。  

郭誉没有坐下,而是指着身后的青年男子介绍道:“这是犬子郭羡渔,刚游学回来。”  

然后又对一幅好奇的看着高璟的郭羡渔骂道:“逆子,还不快参见高大人。”  

郭羡渔先打了个呵欠,差点没把他老爹气死,然后才有气没力的拱拱手:“参见高大人。”  

“逆子!”郭誉差点没气晕过去,骂了一句后,赶紧向高璟赔罪道:“犬子懒惫,素来无礼,下官给高大人赔罪了。”  

“呵呵,无妨。”  

高璟走过去坐在主位上,他并没有因为因为郭羡渔的无礼而生气,反而有些好奇的看了他几眼,这个呵欠连天,满脸无神的家伙,眼睛异常明亮。  

高璟在他身上感受到一种不同寻常的味道。  

要说是什么味道,他也说不上来,只是觉得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  

郭县丞见状才松了一口气,感赶紧道了一声谢。  

高璟再次感叹这位县丞的中规中矩。  

高县丞刚松一口气,高羡渔却眼中闪过精光,突然问道:“你就是高璟?一吼定雄剑,一计灭万军的高璟?”  

直称上司名字,此是大不敬,郭县丞气得直骂逆子连连,然后又是一个劲赔罪。  

高璟更加觉得这个郭羡渔非同一般了。  

一般人因为名传千年的张燕仁的缘故,只听说过虎豹雷音;  

而计烧军粮,诱杀满清反而没有多少人知道,没有想到在辽海县遇到的第一个知道此事的人竟然是一个二十岁青年。  

“呵呵,你听说过我?”高璟对他直呼名字的做法不是很在意,毕竟骨子里是来自21世纪,秉持着平等观念的灵魂。  

“果然是你,这个连环计策虽然普普通通,但是骗骗满清那群笨蛋还算可以。”郭羡渔不打呵欠了,来了精神,侃侃而谈。  

“呵呵。”高璟轻笑一声,内心已经有点恼怒了。  

没有人喜欢无礼的人,更加没有人喜欢被人当面直言不好,何况对方口气也太大了点吧。  

郭渔坐不住了,从凳子上站起来,踢了一脚儿子,呵斥道:“你给我闭嘴,从现在开始,你不准说话。”  

郭羡渔一幅无所谓的模样,只是眼睛深处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落。  

郭县丞又是一番道歉,然后才说起正事:“昨日听闻高大人就任镇抚使之位,下官特备薄礼,还请大人不要嫌弃。”  

说着从怀中取出一个小盒子,递给高璟。  

高璟接过,打开一看,里面躺着一支色泽泛白,浑身通透的三尺人参。  

高璟认出来了,这是白灵参。  

白灵参乃是极为珍贵的人级灵药,不管是直接吞服,还是练成丹药,对人极境武者都有不小帮助。  

白灵参十年才长一尺,眼下这颗白灵参长三尺,显然药龄已经有三十年了。  

三十年白玉参,极为珍贵,市场价值不低于百两白银。  

一出手就是百两白银,高璟都开始怀疑甘宏对这位郭县丞老实、廉洁的评价了。  

见高璟用奇怪的眼神看着自己,郭誉赶紧解释道:“高大人,这支白玉参来路可是清白的,乃是犬子此次游学途中所得,拿回来给我补身体的。”  

郭羡渔从这个装着白玉参的盒子拿出来后,脸色就不怎么好看。  

高璟瞥了郭誉一眼,还挺有孝心的嘛。  

不过自己儿子送给自己补身体的,你却拿来送人是什么鬼?  

高璟本来就不打算收如此珍贵的礼物,听到是郭誉儿子孝顺的,就更加不能收了。  

“郭大人,白玉参太过贵重了,恕在下不能收。”  

高璟并不反感收礼和送礼,因为这是人际交往的一部分。  

礼多人不怪嘛。  

但礼物该送多珍贵的,这还要看收礼和送礼双方关系、送礼原因。  

郭誉乃是县丞,归属于县令手下,虽是他这个镇抚使的下官,但是并无直接从属关系。  

对方若送个三五十两,他会安然收下。  

但是送百两以上,他就不会收了。  

拿人手短,钱好收,不好退!  

郭羡渔闻言脸色好看了一点,但郭县丞却急了:“高大人,这只是下官的一点心意,别无他求啊。”  

所以说收礼有讲究,拒收礼也有顾虑。  

你不收礼,是不是对我有意见啊?  

是看不上我?  

还是收了我对手的礼物,答应了什么?  

眼下,郭羡渔想的就是高璟高大人不肯收礼,是不是还没有原谅自己儿子的无礼,暗中记恨?  

“郭大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