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自力更生(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白岚等人一路前进,很快来到了一座极为好大的院落外,此地气派程度比护国将军府还要华丽,此时正有许多年轻男女进进出出。  

能来此地读书的,大部分都是大明帝国的各地的富贵子弟,所以穿着吗,肯定都是不差的,几乎都是清一色绫罗绸缎级别的服饰。  

“参见老将军,参加大将军。”  

守在学府门外的官兵一看见苗鹰和苗虎顿时纷纷跪了下来,路过的学生的见状同样连忙弯腰行礼。  

“竟然是老将军啊,他可是我们大明帝国武道第一人啊,太好了,没想到竟然能在这里看见他老人家。”  

一些官宦子弟一个个崇拜无比的看着苗鹰。  

“嗯,都起来吧,老夫还有事情,就不和你们多说什么了,虎儿你带他们去办理入学手续,我要进攻去看看皇帝那小子。”  

苗虎沉声说道。  

在大明帝国估计也就苗鹰感这么称呼明帝,这大明立国时间并不长,百年都没有,而开创大明帝国的便是苗鹰和上代明帝了。  

只可惜上代明帝二十年前就去世了,现在是他的儿子陈奉天担任明帝皇位。  

“诶,好的,不过啊,父亲,你可不要和以前那样一去就把陛下骂一顿,那好歹也是皇帝,要给点面子。”  

苗虎连忙提醒道。  

“哼,放心,你老子我不会随便教训人的,当然他要是坐了什么,我不高兴的事情,该骂还是要骂。”  

苗鹰说了一句,便直接回去了。  

白岚看着这一脸霸气侧露的苗鹰,正是羡慕不已,作为男人就应该想苗鹰这样,就算是皇帝都不惧怕,这就是实力强大带来的自信。  

再想想自己,这是变成了女儿家,一切都还是未知数,一想到这些,白岚就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前几天的事情,她还记忆犹新呢,一想到那些,她就脸上无光。  

“我就不相信,我不能成为苗鹰这个级别的武者,哼。”  

白岚在心暗自打气。  

很快苗鹰领着白岚他们进入了学府,这么多人进来,学府的学生自然是都很好奇。  

这不,很快就有一名身穿淡黄龙袍的青年,来到了苗虎的面前。  

“御天,见过苗叔,他们是这一届的武馆学生?”  

来人是皇室的二皇子陈御天,看上去二十岁出头,但实际上应该有三十岁了,和苗千云是一辈的人,同时也是从苗鹰手中出来的学生。  

“呵呵,是啊,大皇子你怎么来武馆了?少见啊。”  

苗虎淡淡的笑道。  

这个世界贵族人练武的比较多,所以身体机能远比常人雄厚,比如达到煅骨境界,身体衰老的速度就会比常人缓慢一倍,达到元魄境,那就更加缓慢了。  

“呵呵,奉父皇之名,来看看弟弟妹妹们的训练有没有落下。”  

陈御天淡淡的笑道。  

“嗯,既然如此二皇子自便吧,我要带这些孩子去办理入学手续了。”  

苗虎淡淡的笑道,陈御天点了点头,随后便把路让开了。  

白岚等人也换换从陈御天身旁走过,不过他恰好看到了一席黑裙的白岚,白岚的眼睛太奇特了,一眼就能吸引他人的注意,再配合她哪容颜,一般的男人哪有抵御之力。  

“好漂亮的女孩,蓝色的眼睛?呵呵,不错,不错。”  

陈御天看着白岚等人远处,倒是颇有兴趣。  

皇室与普通人可不一样,是不可以随便娶妻的,纳妾倒是可能,娶妻,那必须要经过皇帝的同意才行。  

所以啊,这个陈御天还没有正妻呢,没有正妻看见漂亮的女人,自然就有想法,不过吗,目前也只是对白岚有点好奇罢了。  

很快,他们来到了学府的事务殿,在苗虎的吩咐下,那些学府人员立马给白岚等人办理了入学手续,同时也给高玉洁等人,办理了教师手续。  

这大明学府,高玉洁等人来了许多次,这应该算是第三次了,别看高玉洁貌似只是二十多岁,她实际上她已经三十多岁了。  

石山年龄和苗虎相当,其他人吗,就偏小了,都在三十到四十之间,他们在学府有专门的教学地点。  

这不很快他们就分开了,高玉洁领着她白岚十人来到了一处宽敞的阁楼内。  

“好了,以后这里便是我们的学习场所了,过几天学府还会安排十名学生加入你们的队伍,我现在先告诉你们,我们要学的东西,男女都要学习各种场合的礼仪,学习易容之术,学习刺杀之术,实话告诉你们,在这里学的东西,马上就要进行实战,不要以为是来玩的,同时善意的提醒一下,你们可能要开始杀人了。”  

高玉洁冷漠的说道。  

这一说可能要杀人了,众人的心都是一紧,他们还没有杀过人呢,不过经过三年的磨炼,尽管有些害怕,但是肯定没有当年那么夸张了。  

“对了,还有从今天开始,我们不再给你们提供任何帮助,住处,生活,都要靠你们自己,也就是说,衣食住行,全要你们自己解决,这也是来此的目的之一。”  

高玉洁再次提醒道,这话就是告诉白岚他们,从现在开始,他们将需要独立生活了。  

“那,老师,我们身上都没钱,怎么办,难道不可以给我们找一个暂时的住处吗?”  

唐曲儿皱着眉头问道。  

“对不起,没有,你们可以想办法,让你们家人送钱来也可以,我不管你们是去偷是去抢,能活下是你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