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乌江项羽(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这一首“垓下歌”乃是项羽在决战前夕所作。  

道尽了他的无奈与心酸。  

乌江之畔,一名威武雄壮的王者独自面对着包围住自己的士兵们。  

他毫无惧色。  

之前渡船人劝他渡江,却被他拒绝了。  

项羽道:“天要亡我,我就算渡过江去又能怎样!  

而且当初跟随我西渡的八千江东子弟兵尽皆战死,无一生还。  

我又有何脸面去应对江东父老乡亲。”  

言罢,他只叫船家运送虞姬尸体过江。  

而他自己则是挥动手中利剑,势要捍卫项王的尊严。  

他站立在由敌人的尸体所堆积的小山上,面对着围困住自己的军队,他发出一声竭力嘶吼,吓的敌军连连后退,马儿焦躁不安。  

刘邦骑着骏马自军中走出。  

望着那个孤立无援的身影,不禁对他长叹道:“项王,尔如今都已经落到这步田地了,竟然还能如此威风。”  

“真乃宁折不弯的英雄,吾刘邦佩服你,可惜,你终究不是吾的对手。”  

项羽面对敌人的奉承与奚落,面不改色,似乎并未听到一般。  

只见到他似如宣誓一般的怒吼道:“今日,吾虽死。却还是,西…楚…霸…王。”  

刘邦似是耗尽了耐心,扭头示意左右的士兵,去解决了项羽。  

士兵们恐惧项羽的威慑,不敢上前,但是军令如山,他们不敢违命,只得鼓起勇气朝他杀去。  

尽管已经声嘶力竭,但是项羽还是举起了手中的利剑,将攻击自己的敌军杀了个一干二净,而他本人也因此遭受了重创,命不久矣。  

但是身为项王的骄傲不允许他死在刘邦这个他看不起的人手上。  

于是他走到了江边,脚下踩着波涛汹涌的江水,将这柄杀敌无数的利剑横在了自己的脖颈上。  

就在此时,场间忽然狂风大作,尘土飞扬,惊的刘邦军队人荒马乱。  

当风沙散去,他们只看到了项羽的尸身。  

一名上前查看情况的士兵回来朝刘邦回禀道:“禀汉王,项王自刎乌江,确认已逝。”  

刘邦得知了结果,感叹了一声,命人给他收了尸,然后便撤军返程了。  

(注:本段乃是根据电视剧神话中的项羽做参考,并非真正的历史,请勿当真。)  

半空之中,一朵普通的白云之上。  

朱元霄见刘邦已经撤军,便挥手撤掉了障眼法。  

降落到地面上,只见他用手指对着一块不起眼的石头轻轻那么一点。  

就看到那石头陡然变化成了一个成年人的模样。  

仔细一看,正是项羽。  

朱元霄知道他的身体快要支持不住了,所以先给他喂下了一瓶药酒。  

然后才解开了他身上的禁制。  

项羽一直都是清醒的。  

从他打算挥剑自刎,到被定住,一直目睹了那个假的自己的下场。  

禁制一解除,他便跪拜在朱元霄身前,开口道:“项羽多谢仙人搭救。”  

“无妨,此次本神能救下你,乃是你与吾有缘,亦是天意所至。”  

“天意吗?”项羽面露苦涩的说道。  

“敢问仙人,难道真的是天要亡我吗?”  

“天从来没有想要亡过谁。”  

“一切的消亡都是由自身的所作所为导致的。”  

“而你,不过是这芸芸众生中的一个罢了。”  

“成王败寇,输就输了。何故做这小儿女姿态。”  

“记住,你是项羽,是西楚霸王。”  

听完朱元霄的训斥,项羽跌跌撞撞的站起身来。  

“既然我得不到这天下,那我活着又能怎样。”  

“仙人,您能助我打败刘邦吗?”  

朱元霄闻言摇了摇头。  

“不可,这天下大势已定,刘邦会成为汉高祖,这是改变不了的。”  

“而且,人间之事,神仙不得干预。”  

项羽听后,忽然又问道:“那仙人,不知仙人可有起死回生之法?”  

朱元霄闻言,却是再度摇了摇头。  

“你之想法,本神自是知晓的。”  

“但是,虞姬却是不可救的。”  

“方才我掐算了一下,她的魂魄早已经投胎转世,不知所踪。”  

“没有了魂魄,纵然她的身体活过来,那也不过是一具活死人罢了。”  

项羽听闻虞姬已经转世投胎,不由的放声痛苦道:“虞姬,是吾负了你啊!”  

“你真的那么爱虞姬吗?”  

朱元霄问道。  

“当然,我十分爱她。”  

项羽回答。  

“那再过五百年呢?你还会爱她吗?”  

“别说是五百年,就算再过了一千年,一万年,只要我项羽还活着,我就会一直爱下去。”  

朱元霄忽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本来,他只是打算顺应天意,救下项羽后就撒手不管的。  

可是在听到项羽的回答后,他突然改变了主意。  

他想做一个试验,测试一下爱一个人是否真的如他所说的那样,过了千年,乃至万年都不变初心。  

前世的他见过了太多的爱情惨剧,就算有真爱,也不过是百年时间而已!  

“既然如此,你可愿意拜吾为师吗?”朱元霄一脸严肃的问道。  

“什么?拜您为师?”  

项羽显然被这个消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