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北俱芦洲(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至于为什么要去北俱芦洲而不是其他三洲。  

这一点,连朱元霄自己都不太清楚。  

当时他带着金角银角前脚刚一出南天门,后脚就心血来潮的感觉到,朝北的方向好像要发生一些和自己有关的事情。  

而北方,指的自然就是北俱芦洲了。  

西游记中如来佛祖曾经对众佛说过,这世界总共分为四大部洲。  

曰:“东胜神洲。”  

曰:“西牛贺洲。”  

曰:“南瞻部洲。”  

曰:“北俱芦洲。”  

其实世界原来并不是这个样子。  

所谓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  

自盘古开天辟地,创建洪荒世界这个文件夹之后。  

便身化万物,以一己之力蕴养众生。  

而后其脊梁化为不周天柱。  

但是后来巫族和妖族大决战的时候。  

十二祖巫除了演化轮回六道的后土祖巫,其余人尽皆战死。  

祖巫共工一气之下便怒撞不周神山。  

好好地一座不周山就这么给撞成了两节。  

其中一节被元始天尊收取给炼制成了法宝,赐给了十二金仙之一的广成子。  

这便是翻天印的由来。  

而后不周山倒,天柱倾塌,洪荒世界的上空破了一个大洞。  

由妖族圣人兼人族创造者兼手办开山始祖女娲炼石补天,解救苍生。  

自此,巫妖二族衰落,人族崛起,势不可挡。  

之后封神大劫,姜子牙奉命执掌封神榜,意为天庭补充人手。  

加入了人族西岐一方,开启了武王伐纣的序章。  

只是想不到在最后的时刻,出了点问题。  

阐教帮助西岐,截教帮助大商,双方到最后都打出了真火,损失惨重。  

截教的创始人上清灵宝天尊通天教主一怒之下,摆下了杀伐之阵万仙阵,祭出了号称非四圣而不可破的诛仙四剑,迎战诸位圣人。  

就是这一战,使得偌大的洪荒世界被他们打的支离破碎。  

而后众位圣人齐心合力,收集破损的洪荒世界碎片,炼制成了如今的四大部洲。  

而这北俱芦洲,便是当年巫族和妖族的残军隐居之所。  

此洲人族稀少,多以毒虫猛兽居多。  

还有不少上古年间的隐世大妖。  

其中以上古十妖圣和北海深处的妖师鲲鹏最为出名。  

朱元霄此时不过是个小小的天仙。  

在那些大能眼里不过就是一个稍微大一点的蝼蚁罢了。  

好在他这次只是来寻找食材的,又不是来搞事情的,所以应该不会出什么问题。  

三人一路驾云飞行,到了北俱芦洲的地界上,随便找了个山头落了下来。  

降到地面,朱元霄一把拉住二个刚落地就要撒丫子狂奔的童子。  

严肃的说道:“记住了,在北俱芦洲千万不可惹是生非。”  

“不要以为你们身后有圣人撑腰,就可以为所欲为。”  

“在这个地方,你们若是惹到了那些脑子不怎么灵光的家伙,那可就倒了血霉喽!  

他们可不会管你是谁,万一敌不过,我可就要去阎罗殿寻你们了。”  

二个童子被朱元霄的话给吓得一愣。  

顿时老实了下来,紧跟在他的后面,只是那小眼睛还在时不时的四处张望,不知在想些什么。  

正所谓,天上一天,地上一年。  

朱元霄所要举办的宴席乃是按照天上时间计算的。  

所以说,他用来寻找食材的时间还有五年。  

至于海滨城,他并不打算趁着这段时间回去,说实话,他并不是很在意那座城。  

而且当初建城也不过是为了寻找到自己的另一半,好突破天仙。  

结果嘛!很显然,虽然他没有告别单身,但是他的目地也算是达成了。  

所以那座城未来会发展成什么样,顺其自然就好了。  

三人悠闲的四处翻山越岭,有了两个免费劳动力,朱元霄又岂有不用之理。  

不是叫金角挖坑,就是让银角下河摸鱼的。  

二人倒也没有怨言,反而还乐在其中,这就是吃了没有童年的亏啊!  

“刚翻过了·几座山,又越过了几条河,魑魅魍魉怎么他就这么多!”  

朱元霄心情显然十分愉悦,一边哼着歌,一边指挥着两个童子干活。  

“朱师兄,你这歌唱的可真好听,能不能教教师弟啊!”  

银角眼馋的问道。  

“是啊!是啊!朱师兄,你唱的都快赶上那月宫的玉兔了。”  

“月宫的玉兔?你们还听过她唱歌?”朱元霄满脸的不相信。  

“是真的!”  

“我们偷偷溜出去玩的时候,偶然听到的。”  

金角连忙伸手捂住银角的嘴,不想在让这个笨蛋说下去了。  

“啊哈哈!朱师兄你听错了,我们根本没有听过玉兔唱歌。”  

“哦!是吗?”  

“是的!”兄弟二人连连点头。  

“行了,不逗你们了,就算偷摸出去玩,我也不会告诉师尊的。”  

“你们不是想学吗?来,跟着我一起唱。”  

当然,朱元霄并没有将原版的教给他们。  

而是私自改编了一下,去掉了“吃俺老孙一棒!”  

把它变成了“吃俺老猪一耙。”  

————分割线————  

距离此地三千里之外的某座山谷里。  

两只猴子正相对而望。  

二者皆是手持铁棒,一身甲衣,头戴翎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