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南天门(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什么人?”  

朱元霄猛的一惊,出了一身冷汗。  

被人摸到了后背,自己却不知道,如果是敌人的话,恐怕自己已经去地府报道了。  

他赶紧运转法力收工,转过身来。  

只见一个长着三只眼的老头正看着自己。  

“小友莫怕,老夫并无恶意,否则,你已经是个死猪了。”  

三只眼,老头。  

结合这两个关键信息,朱元霄已经隐隐猜到了眼前人的身份。  

不过他并未点破,凡事还是小心点好。  

“不知道老先生来我这元霄洞有何贵干啊!”朱元霄问道。  

闻仲抚了抚自己的长须,不急不缓的说到:“这个嘛!老夫不过是路过此处,恰好看见小友渡劫,想过来看看而已!”  

听到只是路过,朱元霄心理暗自鄙视了他一下。  

“路过?我信你个鬼,你个糟老头子坏的很。”  

天底下哪里有这么巧的路过,刚才他还疑惑,自己的成仙劫为什么威力如此之大,换做别人,怕不是早就被劈的灰飞烟灭了。  

现在看来,应该就是这个老头在暗中搞鬼,将天劫的威力给加强了。  

只是他想不通,这闻仲为何要这么做呢?  

朱元霄当然想不明白,因为他不知道一个身怀功德,修炼正宗功法的猪妖代表着什么。  

闻仲肯定是以为,他是某个大能布置的一颗棋子,所以才会想要试探一番。  

朱元霄算是遭了无妄之灾了。  

至于棋子吗?  

这天地万物,又有谁不是棋子呢!  

“哈哈!来者即是客人,我这磐龙山还是第一次有客人到来,还请老先生容许在下尽一些地主之谊可好。”  

闻仲一听,正好自己也想见识一下这猪妖的住处,便顺水推舟的答应了下来。  

“那老夫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就这样,闻仲跟着朱元霄进到了洞府里面。  

请闻仲坐在了洞里唯一的桌子边上。  

朱元霄在另一边坐了下来。  

“哈哈!寒舍简陋,还请老先生不要嫌弃啊!”  

一边掏出一屉热热乎乎的包子和一瓶果酿摆在了桌上。  

“老先生请品尝,这是在下自己用各种灵果酿造的灵酒,但是时间不多,才只有一百年而已。”  

“这笼屉里面的食物,也是在下自己研发的一种吃食,平时用来果腹的。”  

“哦!那老夫可要好好品尝了。”闻仲笑着道。  

他伸出手拿起一个包子,只见那一个如圆月般的形状,上面盘绕着螺旋一样的花纹,入手处极富有弹性,犹如拿捏棉花一般。  

看那光滑雪白的外表,竟然叫人心中升起一丝圣洁之感。  

瞅着手中好似艺术品一般的包子,闻仲都有些痴了。  

他先是拿着包子放到鼻子附近闻了闻,顿时一股清香诱人的气味扑面而来,叫人胃口大开。  

于是他迫不及待的一口咬在包子上面。  

包子一入口,那种柔软无法言语,那种鲜香又肥而不腻的味道瞬间便充满了口腔,叫人吃了一口,还想再吃第二口。  

闻仲迅速的将一个包子吃下肚,又喝了一口果酿,然后对朱元霄问道:“小友,此物可有名字!”  

朱元霄得意洋洋的回道:“此物名为包子,乃是用我特意培养的灵植小麦和各种灵果灵根灵药巧妙的搭配在一起,然后以本命灵火所蒸熟而成。”  

“包子,大道至简,好名字。”  

“这么美味的食物在老夫的印象里,也只有王母娘娘的蟠桃可媲美。”  

朱元霄:“老先生竟然还吃过蟠桃,真是叫人心生羡慕啊!”  

闻仲心中暗叫一声不好,一时得意竟然差点暴露了自己的身份。  

“哈哈!不过是有幸吃到过一回而已。”  

两人一边用着吃食,一边聊起天来。  

闻仲这才知道,眼前这个猪妖竟然还接触过大师伯,虽然没有被收为弟子,但是却被传授了法门。  

这也是朱元霄故意说出去的,有这么好的一块招牌不去利用,实在是可惜了。  

二人聊的十分开心,这也是朱元霄有意为之,毕竟多一个朋友多条路,而且闻仲身为掌管雷部的天尊,说不定,以后还有需要用到的时候。  

突然,朱元霄想起来,这个闻仲可是截教弟子啊!  

这太清,玉清,上清三位教主中,太清擅长炼丹,玉清擅长炼器,而这上清通天教主则擅长阵法。  

想那封神之战,多少神仙妖怪都栽到了截教的阵法上面。  

就连玉虚十二金仙都被抹去了顶上三花,由此可见截教阵法的厉害。  

自己这座洞府还没有防御的阵法,何不向眼前这个截教弟子请教一下呢!  

想到这,朱元霄便看似不经意之间随口说道:“不知老先生可会阵法之道,我这洞府自开辟以来,一直没有守护的阵法,这平日里我都不敢离去太久,生怕什么不长眼的家伙闯进我的洞府里面。”  

“如果老先生熟识阵法一道,还请帮忙布下几个防御阵法,朱元霄在这里先谢过了!”  

这下轮到闻仲尴尬了,他是截教弟子不假,可是他都把修炼放在第一位的,要么就是人间的兵法战阵,行军打仗。  

对于阵法,他是真的不太精通啊!  

见到他脸上不停变换的为难之色,朱元霄还以为他是怕麻烦。  

不想闻仲因此为难,于是他举起酒杯,对着闻仲敬了一杯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