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炎帝城(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部测算的法诀名为六壬决,是根据十二时辰辰来预测即将面对的事情是福是祸还是平安。  

虽然这个世界也有掐指测算的法诀,但是扛不住这是姜子牙传授的呀!  

要知道姜丞相可是经历过封神大劫的人,如今虽然转世到这个世界了,但是他的修炼法诀都是洪荒世界道门天尊所赐的,在基本层面上,就比这个世界的要高明深奥许多,有着许多本世界不曾有的能力。  

而且掐算的结果也会清晰许多。  

收下了这份贵重的情义,朱元霄心中十分复杂。  

但既然姜丞相都说了有缘自会相见,那就肯定还会有在再见面的一天,到那时候再报答他的恩情好了。  

收拾了一下心情。  

朱元霄听从姜丞相的话,朝着东方走去。  

这个世界的环境,由于有天地灵气的滋养,空气永远都是那么清新,不像前世,到处都是雾霾,一个月能有一天晴天都不错了,外出时还需要戴上口罩,防止吸入灰尘。  

走在繁殖茂盛的树林里,果然不出姜丞相所料。  

刚走了半天,他便听见后面传来一声呼唤。  

“前面的壮士,请等一下!”  

听见声音,朱元霄装作没听见一般,看了看方向,朝着南方走去。  

直到身后的呼唤声越来越小,他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刚才那声音仿佛有魔力似得,使他总是想回头看看。  

还好他心中谨记着姜丞相的话,凭借着强大的意志力,这次忍住了回头。  

虽然不知道那呼唤声是什么,但肯定不是好东西就对了。  

一路向南,翻过了几座山,又越过了几条河,一座宏伟的古城池出现在朱元霄眼前。  

这座城池比他以往见过的所有城池都要大的多。  

也更加繁荣,更加威严。  

临近城池之时,朱元霄停在城外掐指算了一下,卦象显示为“速喜”,表示今天没有什么祸事,而且要做什么事,都会一帆风顺。  

见是吉卦,朱元霄这才进了城。  

此城名为“炎帝城”,从建城到如今已经有五千年的时间了,也算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池。  

能够在这片土地上屹立这么多年,可见炎帝城的底蕴是多么的丰厚了。  

听那路边卖炊饼的武大郎说,这座城池的城主名叫姜汉,有着合体后期的修为。  

其麾下的三千炎帝军,每一位都是身经百战的化神期修炼者。  

配合上炎帝军的军中阵法,就连大乘期的大能都可以镇压下来。  

由此可见这座城池的实力不是一般的强啊!  

听到城主的名字叫姜汉,朱元霄便联想到了姜丞相,这不会是他的后代子孙吧!  

仔细一想,这完全有可能啊!  

毕竟姜丞相是有过前科的人。  

前世他下山时都一把年纪了,还娶了六十八岁的马招娣为妻。  

如今重活一世,不结婚生子的几率实在是太小了。  

一想到这,他的八卦之火便熊熊燃烧了起来,不知道姜丞相这一世娶了几个老婆呢?  

就在他胡思乱想的时候,身后传来了一个清脆的少女声音。  

“喂!前面的那个穿金色衣服的,你给本姑娘站住。”  

被人突然打断了思考,本来应该生气的,可是听到这悦耳的声音,他却怎么也生不起气来。  

朱元霄停下了脚步,转过身看去,只见一个看起来十六七岁的青葱少女正朝着自己慢慢走来。  

少女穿着一身天蓝色的广袖流仙裙,黑色的长发被扎成马尾状披在脑后,腰间挂着一个碧玉的酒葫芦,手中提着一柄仙气四溢的宝剑,隔着好远,就能感觉到一股清新提神的香气扑面而来。  

朱元霄静静地看着眼前的活泼少女,直道她走到自己跟前,才回过神来。  

“姑娘,你方才是在喊在下吗?”  

少女听到问话,翻了翻白眼。  

“这里除了你穿金色衣衫,难道还有别人?”  

朱元霄被反问的无言以对,为了避免尴尬,他连忙转移话题。  

“那,不知姑娘喊住在下有什么事情,我与你好像并不相识吧!”  

少女并未回答,而是先仔细打量了一番朱元霄,然后才说道:“你就是祖爷爷给我找的临时护道者?”  

“真不知道你有什么能耐,竟然会被安排来保护我。”  

“临时护道者?那是什么?”  

少女:“祖爷爷难道没和你说吗?当然是来保护我,去探索即将出世的远古遗迹啊!”  

朱元霄好像明白了什么,于是他试探的问道:“不知姑娘芳名,可否告诉在下。”  

少女听后,调皮的吐了吐舌头:“哈!忘了自我介绍了。”  

“我叫姜婉彤,我爹就是这座城池的城主姜汉。”  

听到少女的名字,朱元霄心中暗道一声,果然是姜丞相的后代。  

看来,姜丞相临走之前所说的机缘就是保护他的重重重重重孙女去探索那即将出世的什么遗迹了。  

丞相也真是的,要保护就直说好了,打什么哑谜啊!  

不过,这的确是一番机遇。  

所谓的机缘应该就在那遗迹之中了。  

随后他又看了一眼面前亭亭玉立的少女,心想,既然她是姜丞相的后代,那老猪我一定会用心去保护她。  

“姜姑娘,不知那遗迹何时出现,在下也好提前做些准备。”  

姜婉彤:“不必准备了,我已经把一切都准备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