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结为同盟(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哟,又是你,好久不见啊!”  

蒙信看着从大殿里面走出来的李逸,也有点惊讶,不过在反应过来之后,立马对着李逸行礼,  

“拜见李丞相!”  

“嗯,起来吧。”  

看到这个侍卫李逸也非常熟悉,他正好是李逸上次过来的时候发现李逸的那个人,当时还举着武器朝李逸冲过来呢。  

这次李逸的穿梭居然成功了,他带着朱由检和曹傅穿过来之后,来到了大秦,出现在了上次离开的那个大殿里面。  

“陛下呢?”  

“回禀丞相,陛下此时在少府。”  

“在少府带我过去吧,我找陛下有大事。”  

跟着蒙信来到少府,李逸看到少府整体呈现出一种忙碌热闹的气氛,许多人的脚步都停不下来,看见李逸等人也没人打招呼。  

看见这情况,李逸眉头紧皱,有句话说的好,好战必亡,历史上的秦朝就是因为连年的苛政才导致灭亡,难道现在秦始皇又有了什么大动作吗?  

蒙信向门口的侍卫问了一下始皇帝在哪里,便带着李逸找了过去,一路上也没有人过来阻拦,对于李逸这个新丞相,许多人在前段时间算是好好认识了一下。  

“陛下!”  

李逸大老远看见嬴政正在那里对着一群人训话,便直接喊了一声,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  

“李逸!”  

看见李逸,嬴政立马也高兴的走了过来,对着李逸热情的抱了一下,这个动作可把后面那些挨训的人给看呆了,啥时候居然有人和这个暴君关系这么好“陛下,你最近是又有啥大动作吗?我看见少府现在如此忙碌。”  

李逸也不含糊,上来直接对嬴政询问,要知道他现在获取能量的方式就是改变历史,要是秦朝灭了,那他也白费力气了。  

“嗯,这几位是”  

嬴政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看向曹傅和朱由检。  

“曹傅拜见大秦始皇帝!”  

“大明皇帝朱由检拜见大秦始皇帝!”  

面对秦始皇李逸没有压力,那是因为嬴政想和他打好关系,而现在感受着秦始皇目光的曹傅和朱由检,两个人都变的非常紧张和激动!  

千古一帝啊!  

“嗯大明皇帝”  

被嬴政紧紧的盯着,朱由检感觉自己全身都紧绷着,大气都不敢喘一口,仿佛有一头猛兽正在打量自己,这种表现,他已经多少年没有过了。  

“对的,始皇帝陛下,我是大明第十六位皇帝朱由检。”  

朱由检抬头挺胸,就算不能让自己的气势胜过秦始皇,虽然这是不可能的,但也要让自己的表现不要过于低声下气。  

“哦,我记起来了,大明崇祯皇帝朱由检,李逸给我的书上我看到过。”  

听到这话,朱由检脸上还没来的及露出笑容,嬴政的下一句话就让他的神情僵住了。  

“大明的亡国之君,最后一位大明统一政权的大明皇帝。”  

说到这里,嬴政饶有兴趣的看着朱由检,不知道现在的朱由检是那个时期的,是刚登基呢,还是已经亡国了呢?  

“哈哈..........”  

曹傅听到嬴政的话,在一旁憋着笑,但实在是忍不住,笑出了声,这些天他一直和朱由检斗嘴,两人斗的半斤八两,现在看见朱由检吃瘪,他是现场最开心的。  

“你是”  

看见嬴政看着自己,曹傅立马停住笑,对始皇帝说到:  

“陛下,我是大宋曹家的曹傅。”  

“曹家,大宋将门,被豢养的那群空有武将名号的废人”  

听到嬴政的毒舌,李逸的脸上一副便秘的样子,以前咋没看出来嬴政的毒舌属性呢?  

对于朱由检和曹傅的脸色嬴政都没有太在意,别说是他们两个,就算是大宋和大明的开国皇帝在这里,嬴政也不需要给他们留面子,他千古一帝,怕谁?  

“陛下,这次我们过来找你是有点事的。”  

李逸开口了,打破了这尴尬的气氛,要不然照这情况下去,这天还聊不聊了。  

“哦,什么事?”  

李逸没有说话,而是拉了一下朱由检,接下来的事还是让朱由检自己说才好。  

“始皇帝陛下,我这次过来是来求援的,希望始皇帝可以借兵给我,让我重新夺会大明帝业,事后我必有厚报。”  

“什么报酬”  

“额.......”  

朱由检这下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嬴政怎么不按套路出牌,他只是客气一下啊!  

这次他来的非常匆忙,也没想好怎么和嬴政交流,本以为自己开口嬴政应该会帮自己,没想到嬴政居然开口谈报酬了。  

“你要知道,妄动兵戈不可取,战争是劳民伤财的大事,我要对我大秦百姓负责,所以你要给出具体的报酬,要不然的话,那我过去就是开疆扩土了。”  

听到这带有威胁的话语,朱由检的脸色变的非常难看,是啊,嬴政为什么无偿帮助自己呢。  

嬴政完全可以打通李逸的关系,到时候带着大军到明朝,而那个时候都已经不是大明了,相信李逸也会带的,那时候嬴政打起来没有一点心理压力。  

“不知道陛下你想要什么报酬”  

捏了捏拳头,朱由检不得不承认,他现在并没有任何资本和嬴政谈判,只能被迫接受一切。  

“报酬,那就是我大秦军队的一切缴获都归我们所有,并且以后大明作为我大秦的同盟国,给大秦在需要的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