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 8 三体星系(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那你所说的一日也不存在了,因为有两日并存的时候,你所传的一切也都是虚假的,建立在不现实世界的理论,那是玄学不是科学。”  

汉武帝也发现了这个问题所在,稍稍了斟酌之后,对二人道。  

“那就一起烧,反正对于我而言,只需要真正正确的理论。”  

艾琳并未生气,也没有让其他人带走自己,而是看向汉武帝道:“你怎知我是错的,又怎知墨子是错的。我们之间必然有一个可能是对的,而你却要放弃,岂不可惜?”  

“三日必然是不存在的啊,陛下。两日可能是出现的幻觉,您一定要相信我,万年历会带给您的国家,最为稳定的发展和昌盛!”  

汉武帝犹豫了,到现在为止他用的还是孔子那一时期的东西,运算能力虽然不错,但对于国家而言显然是捉襟见肘了。  

如果没有真正的万年历,别说是发展了,就算是今后存在都成了问题,什么时候脱水什么时候起来耕种,难不成都要看天命?  

艾琳就在此时,对汉武帝道:“那不如我们来赌一场,就赌这世界发展,如果你赢了我自愿被烧,你输了也不用被烧死,继续维持我的理论就可。”  

“我为何要和你赌,你不过是一个疯子而已。”  

“是不是疯子,试过才知道对吗,假如我成功了,对于陛下你的国家而言,难道不是最为合适的发展前景吗。”  

“那你需要什么?”  

“无需那种复杂的工具,只要前几年的全部太阳情况,以及纸张与几个仆人即可。”艾琳自信的说道。  

她现在有无数的办法,能让自己计算出足够的数据来,上次的失利其实是因为心算不足导致的失误,只要有足够的纸笔反复计算,做一个真正准确的万年历,也未常不可。  

汉武帝答应了艾琳的赌约,同时也给她足够的时间与人员,然后她便开始了计算的准备工作。  

艾琳先是简单的将三个太阳和这颗星球,在纸张上画好位置,然后提供过计算三体运动的方向与位置,以及其造成的引力影响,最终得到一个个未来的可能。  

正常人类的计算能力非常有限,可艾琳所使用的是精灵拥有的计算力。这种计算天赋,足以和大部分真正的天才对拼,且心算能力远超大部分人。再加上仆人的帮助,她足够创造出一个整整的万年历来。  

汉武帝手下的墨子也在进行着自己的演算,他需要证明自己的实力,同时也是汉武帝手中唯一能对抗艾琳的存在。  

只可惜,他那基础的系统模式都是错误的,怎么可能与艾琳比呢。她可是连三体星系的每颗太阳的质量,都一清二楚的人。  

几个月后,两人几乎同时完全了万年历,只不过相比墨子那种稳定规律的万年历而言,艾琳所创造的万年历明显更复杂多变些,存在不止一种可能。  

甚至在某些时间节点上,会有三种以上的变化,并不是非常准确。这便是三体运动不规则的地方,就算是知道三颗恒星的全部质量参数,也无法真正完全准确的得到一个稳定的数值。  

“陛下,我得到了一个完整的万年历,从明天开始就是一次长达四年时间的恒纪元,您的时代将会降临,而我的成就必然名留千史!”  

汉武帝并未开心,反而盯着另外一边的艾琳,问道:“那你的答案呢?”  

“这是一次短暂到仅有17天的恒纪元,之后太阳高照烈阳焚世,持续长达数月。紧接着的时间,便是混乱的乱纪元时期,最终毁灭殆尽。”  

“胡言乱语,陛下烧死她,我的万年历才是真正正确的!”  

墨子自信满满的说着,毕竟将自己手中编写好的万年历递了上来,只希望能得到汉武帝的认可。  

“既然你这么自信,等上17天不就清楚了吗,何必那么早下结论,难道你还怕输了不成?”  

“那好,我倒是要看看,你说的究竟是不是真的!”  

墨子调出时间控制界面,将时间比计算到了很快的程度,十几天的时间不过转瞬就能过去。  

恒纪元开始后的第十七天,日出时间已过了五个小时,大地仍笼罩在夜幕中。金字塔下面人山人海。无数火把在寒风中摇曳。  

“看吧,虽然时间有差异,但你所说的烈阳高照的时候并未出现,还是我赢了!”  

就在他说完的下一刻,汉武帝终于还是选择烧死艾琳,他只需要一个真正的万年历与创造万年历的人。  

紧接着她便被架在了火架之上,熊熊大火从火架下渐渐蔓延了上来,而黎明的曙光也在这时候降临。  

那片银白色的曙光以超乎寻常的速度扩展变亮,仿佛即将升起的太阳要弥补失去的时间。  

很快,曙光已弥漫了半个天空,以至太阳还未升起,大地已同往日的白昼一样明亮。众人向曙光出现的远方看去,发现地平线发出刺眼的强光,并向上弯曲拱起,成一个横贯视野的完美弧形。  

众人很快看出那不是地平线,是日轮的边缘,正在升起的是一颗硕大无比的太阳,眼睛适应了这强光后,地平线仍在原位显现出来。  

艾琳看到一缕缕黑色的东西在天边升起,在日轮明亮的背景上格外清晰,那是远方燃烧产生的烟雾。  

金字塔下面,一匹快马从日出方向飞驰而来,扬起的尘埃在大地上划出一道清晰的灰线,人群为其让开了一条路。  

艾琳听到马上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