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小勃律战事(1/3)
不光是三郎陛下诧异,就是张嘉贞源乾曜也是一惊,只有张说若有所思,作为刚刚从前线回到京城的张说,虽然没有经略西域,但是对于西域的一些情况,他还是了解的,当冯元一说出大小勃律的时候,张说立即生出了恍然之感。
在上午看了张孝嵩的密信,得知了吐蕃入侵之后,心中就一直觉得此事有些不对劲,但具体是哪里,一时间总是想不明白,现在却是知道了。
原来是大小勃律,吐蕃的目标根本就不是北庭都护府,而是大小勃律。
“是了,陛下,臣这半天一直在想吐蕃入侵大唐,总觉得不对劲,现在经过世子这么一说,倒是通了!吐蕃入侵大唐除了试探边军之外,恐怕其目的就是大小勃律了!”张说说道。
“陛下,吐蕃乃是高原国家,虽然疆域不小,但是相比大唐,那都算是苦寒之地了,对于西域,他们是觊觎已久,不可能放过任何一个侵占的机会!此番他们看到朝廷裁撤边军,以为就是机会来了,所以这才有了名为扣边,实为入侵大小勃律,只要占据了大小勃律,吐蕃就有了侵入西域的踏板,可与我大唐争夺乌浒河流域的昭武九姓诸国,东进可控制安西四镇…”冯元一认真的说道。
冯元一没有发现,他在说出这些话的时候,在场的三郎陛下张嘉贞源乾曜张说,一个个都惊呆了,不是说冯元一说的没有道理,而是太有道理了。
后面的这些话,冯元一不说,在他点出了大小勃律之后,三郎陛下以及张嘉贞几人,也都能想得到,只是冯元一一个没出过远门,更没接触过国家机要的年轻人,是如何得知到这些的,而且分析的头头是道。
冯元一说的很认真,若是有后世之人看到,一定能发现,这分明就是在背书,就像是读书的时候老师要求背诵课文一样,冯元一此时的一番言论,分明就是背诵下来的历史资料,所以说起了也是特有底气。
“小子,你是如何得知这些的?”三郎陛下终于是忍不住的问道。
“看书看来的啊!”冯元一几乎是下意识的吐口而出。
“看书?看的是什么书,竟然知晓这些?”三郎陛下问道。
“历…史…历朝历代记录的各种史籍,还有各种杂书,小子看的多了,就记住了!结合此番吐蕃入侵之事,小子就觉得吐蕃从高原上下来,绝对不会直接与我大唐正面碰撞,选择了一个跳板,做为与大唐持久战的基地,这才是长久之策!”冯元一说道。
“好,真是没想到啊,你小子还有这份认知,不错,不错,不枉朕收了你做弟子!哈哈!”三郎陛下哈哈大笑,心里得意极了。
“臣恭喜陛下收的好弟子!”源乾曜立即说道。
“恭喜陛下了!”张说立即应和,刚刚是被冯元一震慑了,所以反应满了半拍,此番被源乾曜一说,立即反应了过来。
“我说世子怎么知晓这么多,原来都是陛下教育得力啊!”张嘉贞也笑着说道。
“…”三郎陛下有些尴尬的笑了笑,心想这可不是朕教育的功啊,都是这小子自己无师自通,只是这种情况下,他如何好说呢。
“那是的,若没有陛下这样的师父,凭小子这脑袋哪里能够想到这么多,不过比下啊,这以后不用再强压着要小子看那么多史籍吧,小子喜欢,看杂书,嘿嘿…”冯元一脑子转的飞快,在张嘉贞之后,赶忙说道。
冯元一是聪明人,在听到源乾曜说话之后,就知道三郎陛下是被推上去了,这马屁拍的,若是自己不给个台阶,怕是三郎陛下自己都不知道该怎么下了。
“好了,既然诸卿都觉得吐蕃的目的在于大小勃律,那即可去信,告知张孝嵩,警惕吐蕃对大小勃律的动作,若是真让吐蕃占据了大小勃律,那就真如元一所说的那样,有了随时侵入西域的跳板了!”三郎陛下收了尴尬,缓缓说道,气势威严。
“遵旨!”张嘉贞几人领旨。
陛下已经下了旨意,这个事情,自然有中书令来做了。
当三郎陛下提醒张孝嵩提防吐蕃入侵大小勃律的信函,送到张孝嵩手上的时候,张孝嵩心中立即是升起了一种敬佩的感受。
他没想到三郎陛下坐在皇宫之内,还能遥知西域之事,特别是看到了吐蕃入侵就立即想到了他们的目标是大小勃律。
“陛下,不愧是难得的明君雄主啊!”张孝嵩手捧信函感慨道。
这封信函,是以三郎陛下的名义发送出来的,张嘉贞几人自然是知道如何的抬起三郎陛下的,在发现吐蕃的目标的事情上,他们直接把它按在了三郎陛下头上。
其实,这些天张孝嵩也没有放松对吐蕃的监视,以他对吐蕃的了解来看,知道吐蕃绝对不会虎头蛇尾,侵入大唐不可能草草了事,而且以往的情况来看,吐蕃入侵不可能只派遣出5千军力。
所以他早就猜测到了吐蕃真是的目的不在他这,而在其他的地方,大小勃律,这正是张孝嵩猜测的地方,没想到却是与陛下不谋而合了。
“来人,派出探子,盯着吐蕃,把注意力放到大小勃律方向,一旦发现吐蕃异动,立即来报!”张孝嵩坐镇北庭都护府,大手一挥,堂下立即有人领命而去。
“得令!”堂下应声。
三日后,北庭都护府探子回报,发现吐蕃异动,目标正是大小勃律。
张孝嵩立即清点兵马,准备发兵。
在上午看了张孝嵩的密信,得知了吐蕃入侵之后,心中就一直觉得此事有些不对劲,但具体是哪里,一时间总是想不明白,现在却是知道了。
原来是大小勃律,吐蕃的目标根本就不是北庭都护府,而是大小勃律。
“是了,陛下,臣这半天一直在想吐蕃入侵大唐,总觉得不对劲,现在经过世子这么一说,倒是通了!吐蕃入侵大唐除了试探边军之外,恐怕其目的就是大小勃律了!”张说说道。
“陛下,吐蕃乃是高原国家,虽然疆域不小,但是相比大唐,那都算是苦寒之地了,对于西域,他们是觊觎已久,不可能放过任何一个侵占的机会!此番他们看到朝廷裁撤边军,以为就是机会来了,所以这才有了名为扣边,实为入侵大小勃律,只要占据了大小勃律,吐蕃就有了侵入西域的踏板,可与我大唐争夺乌浒河流域的昭武九姓诸国,东进可控制安西四镇…”冯元一认真的说道。
冯元一没有发现,他在说出这些话的时候,在场的三郎陛下张嘉贞源乾曜张说,一个个都惊呆了,不是说冯元一说的没有道理,而是太有道理了。
后面的这些话,冯元一不说,在他点出了大小勃律之后,三郎陛下以及张嘉贞几人,也都能想得到,只是冯元一一个没出过远门,更没接触过国家机要的年轻人,是如何得知到这些的,而且分析的头头是道。
冯元一说的很认真,若是有后世之人看到,一定能发现,这分明就是在背书,就像是读书的时候老师要求背诵课文一样,冯元一此时的一番言论,分明就是背诵下来的历史资料,所以说起了也是特有底气。
“小子,你是如何得知这些的?”三郎陛下终于是忍不住的问道。
“看书看来的啊!”冯元一几乎是下意识的吐口而出。
“看书?看的是什么书,竟然知晓这些?”三郎陛下问道。
“历…史…历朝历代记录的各种史籍,还有各种杂书,小子看的多了,就记住了!结合此番吐蕃入侵之事,小子就觉得吐蕃从高原上下来,绝对不会直接与我大唐正面碰撞,选择了一个跳板,做为与大唐持久战的基地,这才是长久之策!”冯元一说道。
“好,真是没想到啊,你小子还有这份认知,不错,不错,不枉朕收了你做弟子!哈哈!”三郎陛下哈哈大笑,心里得意极了。
“臣恭喜陛下收的好弟子!”源乾曜立即说道。
“恭喜陛下了!”张说立即应和,刚刚是被冯元一震慑了,所以反应满了半拍,此番被源乾曜一说,立即反应了过来。
“我说世子怎么知晓这么多,原来都是陛下教育得力啊!”张嘉贞也笑着说道。
“…”三郎陛下有些尴尬的笑了笑,心想这可不是朕教育的功啊,都是这小子自己无师自通,只是这种情况下,他如何好说呢。
“那是的,若没有陛下这样的师父,凭小子这脑袋哪里能够想到这么多,不过比下啊,这以后不用再强压着要小子看那么多史籍吧,小子喜欢,看杂书,嘿嘿…”冯元一脑子转的飞快,在张嘉贞之后,赶忙说道。
冯元一是聪明人,在听到源乾曜说话之后,就知道三郎陛下是被推上去了,这马屁拍的,若是自己不给个台阶,怕是三郎陛下自己都不知道该怎么下了。
“好了,既然诸卿都觉得吐蕃的目的在于大小勃律,那即可去信,告知张孝嵩,警惕吐蕃对大小勃律的动作,若是真让吐蕃占据了大小勃律,那就真如元一所说的那样,有了随时侵入西域的跳板了!”三郎陛下收了尴尬,缓缓说道,气势威严。
“遵旨!”张嘉贞几人领旨。
陛下已经下了旨意,这个事情,自然有中书令来做了。
当三郎陛下提醒张孝嵩提防吐蕃入侵大小勃律的信函,送到张孝嵩手上的时候,张孝嵩心中立即是升起了一种敬佩的感受。
他没想到三郎陛下坐在皇宫之内,还能遥知西域之事,特别是看到了吐蕃入侵就立即想到了他们的目标是大小勃律。
“陛下,不愧是难得的明君雄主啊!”张孝嵩手捧信函感慨道。
这封信函,是以三郎陛下的名义发送出来的,张嘉贞几人自然是知道如何的抬起三郎陛下的,在发现吐蕃的目标的事情上,他们直接把它按在了三郎陛下头上。
其实,这些天张孝嵩也没有放松对吐蕃的监视,以他对吐蕃的了解来看,知道吐蕃绝对不会虎头蛇尾,侵入大唐不可能草草了事,而且以往的情况来看,吐蕃入侵不可能只派遣出5千军力。
所以他早就猜测到了吐蕃真是的目的不在他这,而在其他的地方,大小勃律,这正是张孝嵩猜测的地方,没想到却是与陛下不谋而合了。
“来人,派出探子,盯着吐蕃,把注意力放到大小勃律方向,一旦发现吐蕃异动,立即来报!”张孝嵩坐镇北庭都护府,大手一挥,堂下立即有人领命而去。
“得令!”堂下应声。
三日后,北庭都护府探子回报,发现吐蕃异动,目标正是大小勃律。
张孝嵩立即清点兵马,准备发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