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钉马掌(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要靠近些,我想看看陛下他到底长什么样!”老汉如数家珍一般的说着庄子上的情况。  

“你真的觉得现在的日子很好了吗?可是北地突厥和西边的吐蕃还时常挑事,你们就不怕吗?”三郎陛下突然问道。  

他想看看普通老百姓,对突厥和吐蕃是什么态度和看法,毕竟臣子们的看法他已经是再清楚不过了。  

“大唐如今国力强盛,蒸蒸日上,异族若是挑衅,打就是了!”老汉神色傲然,似乎觉得大唐强大,就是他强大一样。  

“打仗就会死人,而且还要耗费大量的钱粮,怕是不能轻易言战啊!”三郎陛下感慨道。  

“异族人不把他们打怕了,他们是不会死心的!我们好不容易过上好日子,岂能容许他们来挑事,老汉是年岁大了,若是再年轻个十几岁,便是陛下有征召,老汉一定会上阵!即便是现在不成了,但老汉家粮食不少,可以支持陛下去对付异族人!”老汉神色诚恳,一点都不似作伪。  

“好啊!你很好!若是全天下的百姓都能有老丈这般认识,我大唐岂能不强盛!”三郎陛下心情很好,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庄稼汉竟然能够有这般认识,三郎陛下实在是太高兴了。  

“老汉算不得什么!陛下他老人家才是厉害呢,把偌大的大唐管的是越来越好!还有我们的侯爷和小侯爷,他们也很厉害的,没有他们我们冯家庄还是十里八乡的庄子,哪有今天的好日子啊!”老汉咧着嘴,对着冯元一笑着道。  

“是啊,新丰侯和小侯爷不错!”三郎陛下也笑了。  

“好了,老汉不能陪贵人闲聊了,这田还得耕完呢,不然就影响了后面种粮了!”老汉说着就甩动了一下鞭子,隔空啪的一声响,催促着耕牛前进。  

有了曲辕犁,这耕田是越来越轻松了!  

“小子,看来你风评不错啊!”三郎陛下看着冯元一似笑非笑的说道。  

“陛下这是哪里的话,小子这叫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想不好都难啊!”冯元一陪笑道,三郎陛下这话可是有陷阱的,冯元一可不会轻易跳下去。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话倒是新鲜!”  

三郎陛下呢喃了声,随后问道,“谁是这个巨人呢?”  

“陛下您啊,是您开创了大唐盛世,而小子不过是站在盛世之上,稍微做了那么一点点事情而已,若是没有遇到陛下,便是小子在如何的努力,也不可能有今日这般成绩的!所以说,小子能有今日成绩,那多亏了陛下所赐!冯家庄以及这十里八乡的庄户们,首先感谢的会是陛下您,然后才会想到侯府为他们做了那么一点点的好事!”冯元一捏了捏小手指,比划道。  

“行了,你不用解释了!新丰侯是什么样的人,你冯元一又是什么样的人,我还不清楚吗?”三郎陛下假装有些不耐烦的说道。  

“陛下生命无比,自然是什么事都逃不出您的手掌心,小子只希望大唐盛世能够一直持续下去,也好让小子好吃好喝的一直活到老!”冯元一很没出息的说道。  

“瞧你那出息!你此生的追求,就是好吃好喝,一直到死?”三郎陛下没有好气的说道。  

“这乃是小子此生的愿望!”冯元一很是认真的说道。  

前一世他抛开了一切,在商场打拼,最终什么都没有得到,就连最亲近的人也没能照顾好,失去了太多。这一世,他有机会可以混吃等死,看天下太平,混吃等死,这是此生的愿望!  

只不过天下太平离不开他的一些引导,若是放任大唐的历史走下去,最终安史之乱会出现,盛世直接被腰斩,大唐自此走上了下坡路,然后就会走上任何一个王朝的结局一样。  

可是既然自己意外来到了大唐,说什么也要做些什么,不论结果是否一样,但他终究是没办法放任历史灾难的出现。  

不过冯元一也知道,若是真的想要完成改造大唐,一定不是什么事情,什么时候他都要冲在最前面的,真正应该的是他只不过作出一个开头,或者引到,真正事情进展,要让别人去做。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改造大唐,不是改造一两人就能完成!  

冯元一改变了三郎陛下改变了太子,但这距离真正的改造大唐还相距甚远,只有通过一些事,一些东西,慢慢的去影响更多的人,进而促使他们去改造更多的事,和更多的人。  

比如说,云居书院,这就是冯元一思维的延伸,不管姚崇愿不愿意承认,书院的学生都是发自内心的钦佩冯元一的,进而对冯元一的思想,杂学所讲述的东西极为感兴趣。  

若是此刻书院学生不多,影响力有限,但是以书院讲述的杂学课程,就足以引起儒学的警惕和敌视了。其实,这也是冯元一聪明的地方,端在乡下,招收以农户子弟为主,控制生员数量,一点一点的用水滴穿石的精神来慢慢的实现他的目标。  

人是推动一切事物进展的最为关键的要素,冯元一想要完成改造大唐的目的,除了需要改变三郎陛下和未来的天子之外,更重要的还是需要培养抽许许多多与他有着相同价值观认定的人,只有这样,将来的一些想法才可能落地!  

“既然你认了我做师傅,那就要有点追求,将来的朝堂,我还等着你出来为朝廷效力呢!”三郎陛下话说的有些认真,他似乎感受到了冯元一说此话时的态度。  

“师傅,弟子不是一直就在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