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镜子与玻璃(1/3)
崔姓老者的话,让冯元一看到了一个契机,一个与博陵崔氏结交,他日为我所用的契机。
冯元一现在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送知识下乡,帮助三郎陛下改变儒学解释权被世家大族垄断的局面。
如果崔姓老者与自己合作,进而因为这个合作,而争取到了博陵崔氏的族长位置,那势必会影响整个博陵崔氏,而且会让天下人都看到,即便是世家大族其实也会做些营商的商贾之事,所以士农工商,商贾低贱,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有了这个合作,冯元一就有机会把五姓七望,分拆开来,虽然只是第一家,但这绝对会是一个好的开始!
在以往的社会各个阶层的价值观里,士农工商四个阶层,似乎已经是大家公认的价值认定,士人就是高高在上的,商贾的地位是极其卑贱的,即便商贾富甲四方,但社会地位却始终垫底。
可若是堂堂博陵崔氏也光明正大的从事商贾之事,那势必会在社会认知上,造成一个全新的认识,最起码会让更多的人看到,即便是号称诗书传家的世家大族,也会从事商贾之事。
“那我先谢过小友了!”崔姓老者顿时松了口气,心中权衡之后,发现此行虽然没有促成崔氏与孙府的联姻,但却得到了与冯元一合作的机会,这种镜子绝对会成为风靡大唐的宝贝啊。
“崔老客气了!”冯元一笑了,笑的是意味深长。
崔姓老者盯着冯元一,也跟着笑了起来,有些时候有些事不需要说出来,大家就心知肚明,冯元一想要借助崔氏达到他的目的,那崔姓老者又何尝不是呢!
只不过这边两人迅速的达成了合作,却是让一旁的孙老愣了老半天,其实也不是他反应慢,而是事情的发展太过迅速,特别是崔姓老者的变化太快。
至于崔廷科,大脑已经完全失去了思考的能力,从开始藐视一般的姿态出现,到要仰望冯元一,时长不过是短短一顿饭的时间,可就是这一顿饭的时间,却是让他感受到了太多的曾经不曾感受到的东西。
有些难受!
作为大唐的臣子,三郎陛下的弟子,冯元一要发行高端奢侈品镜子,那必须要提前向三郎陛下报备的,不然被等三郎陛下从市场了解到镜子时,冯元一少不得就会是一顿骂。
于是乎,在老马那边把镜子作出来后,冯元一第一时间就送进了宫中。
“你是说这镜子也是你作出来的?”三郎陛下已经在全身镜前来回转悠了好几圈了,始终是觉得有些难以相信。
这镜子与宫中的铜镜比起来,那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根本就没有可比性啊!特别是当三郎陛下从全身镜中看到自己英武挺拔的身躯时,顿时就喜欢上了这个镜子。
“陛下,是我做出来的!”冯元一点头。
“真是巧夺天工啊!”三郎陛下感叹道。
在这个时代,由于人的认知局限性,人们对于很多难以解释的事情,都会归结到天的头上去,而一旦把一件事划归为天的功劳,那人们就失去了研究的动力,毕竟天是需要被敬畏的,绝对不是凡人能够亵渎的。
所以冯元一希望借助自己的微薄之力,稍稍的改变一下三郎陛下的思想,让他意识到,很多事情常人不能解释,并不是真的就是上天的杰作。
“陛下,小子觉得是人定胜天,小子平生没什么爱好,就是喜欢瞎看书,瞎想,这看着看着想着想着,就发现了制作镜子的方法了,然后就细心研究验证,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是把镜子给做出来了!”冯元一虚晃的在额头上抹了一把汗。
“你小子除了懒了点,其他都还是不错的!”三郎陛下算是一语中的,说中了冯元一的情况,他就是懒,能躺着绝不坐着,无论对于三郎陛下交代的事,还是其他别的什么事情,他都只是领个头,给个方向,剩下的就交给别人去干。
就比如说,三郎陛下交给他与张说的那件事,冯元一自从安排了老吴带队去了北地之后,就没再去管了,倒是张说来找过他几次,不过每次都被冯元一给绕了回去。
“陛下,事必躬亲是不对的,总要给别人施展的机会啊!你看小子这又是神仙美食、又是云居书坊、还有酒坊、甚至还是书院等等,这些事情哪个不需要人去做,如果这些事情都让小子冲在最前面,那即便是把小子劈成两半也不够啊,所以小子就放手让别人去做!”
冯元一知道三郎陛下心情不错,于是心中想着趁机进言,“有道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小子只是在用他们之前,会严格考察,一旦用了之后,就会绝对的信任他们,日常的管理小子从不插手,只是在幕后看着,若是事情出现了不好的苗头,小子会立即掐灭!”
“而且小子给他们每个人的酬劳都是很丰厚的,他们没有理由不努力!就像小子能够研究出活字印刷术和这镜子制作方法,若是小子不信任他们,光凭小子一人,绝对无法成功!”
历史上的三郎陛下由于成长环境的缘故,最是多疑,怀疑文官,怀疑武将,甚至还怀疑自己的儿子,所以才会有历史上三郎陛下听信了武惠妃的谗言,亲自赐死了三个儿子,其中就包括当时的太子李嗣谦。
一个能够成就大业的帝王,是不能总是怀疑自己的文武大臣、自己的皇子,只要你足够的强大,足够的洞察力,其实没有哪个臣子可以欺瞒的了他,毕竟作为
冯元一现在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送知识下乡,帮助三郎陛下改变儒学解释权被世家大族垄断的局面。
如果崔姓老者与自己合作,进而因为这个合作,而争取到了博陵崔氏的族长位置,那势必会影响整个博陵崔氏,而且会让天下人都看到,即便是世家大族其实也会做些营商的商贾之事,所以士农工商,商贾低贱,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有了这个合作,冯元一就有机会把五姓七望,分拆开来,虽然只是第一家,但这绝对会是一个好的开始!
在以往的社会各个阶层的价值观里,士农工商四个阶层,似乎已经是大家公认的价值认定,士人就是高高在上的,商贾的地位是极其卑贱的,即便商贾富甲四方,但社会地位却始终垫底。
可若是堂堂博陵崔氏也光明正大的从事商贾之事,那势必会在社会认知上,造成一个全新的认识,最起码会让更多的人看到,即便是号称诗书传家的世家大族,也会从事商贾之事。
“那我先谢过小友了!”崔姓老者顿时松了口气,心中权衡之后,发现此行虽然没有促成崔氏与孙府的联姻,但却得到了与冯元一合作的机会,这种镜子绝对会成为风靡大唐的宝贝啊。
“崔老客气了!”冯元一笑了,笑的是意味深长。
崔姓老者盯着冯元一,也跟着笑了起来,有些时候有些事不需要说出来,大家就心知肚明,冯元一想要借助崔氏达到他的目的,那崔姓老者又何尝不是呢!
只不过这边两人迅速的达成了合作,却是让一旁的孙老愣了老半天,其实也不是他反应慢,而是事情的发展太过迅速,特别是崔姓老者的变化太快。
至于崔廷科,大脑已经完全失去了思考的能力,从开始藐视一般的姿态出现,到要仰望冯元一,时长不过是短短一顿饭的时间,可就是这一顿饭的时间,却是让他感受到了太多的曾经不曾感受到的东西。
有些难受!
作为大唐的臣子,三郎陛下的弟子,冯元一要发行高端奢侈品镜子,那必须要提前向三郎陛下报备的,不然被等三郎陛下从市场了解到镜子时,冯元一少不得就会是一顿骂。
于是乎,在老马那边把镜子作出来后,冯元一第一时间就送进了宫中。
“你是说这镜子也是你作出来的?”三郎陛下已经在全身镜前来回转悠了好几圈了,始终是觉得有些难以相信。
这镜子与宫中的铜镜比起来,那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根本就没有可比性啊!特别是当三郎陛下从全身镜中看到自己英武挺拔的身躯时,顿时就喜欢上了这个镜子。
“陛下,是我做出来的!”冯元一点头。
“真是巧夺天工啊!”三郎陛下感叹道。
在这个时代,由于人的认知局限性,人们对于很多难以解释的事情,都会归结到天的头上去,而一旦把一件事划归为天的功劳,那人们就失去了研究的动力,毕竟天是需要被敬畏的,绝对不是凡人能够亵渎的。
所以冯元一希望借助自己的微薄之力,稍稍的改变一下三郎陛下的思想,让他意识到,很多事情常人不能解释,并不是真的就是上天的杰作。
“陛下,小子觉得是人定胜天,小子平生没什么爱好,就是喜欢瞎看书,瞎想,这看着看着想着想着,就发现了制作镜子的方法了,然后就细心研究验证,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是把镜子给做出来了!”冯元一虚晃的在额头上抹了一把汗。
“你小子除了懒了点,其他都还是不错的!”三郎陛下算是一语中的,说中了冯元一的情况,他就是懒,能躺着绝不坐着,无论对于三郎陛下交代的事,还是其他别的什么事情,他都只是领个头,给个方向,剩下的就交给别人去干。
就比如说,三郎陛下交给他与张说的那件事,冯元一自从安排了老吴带队去了北地之后,就没再去管了,倒是张说来找过他几次,不过每次都被冯元一给绕了回去。
“陛下,事必躬亲是不对的,总要给别人施展的机会啊!你看小子这又是神仙美食、又是云居书坊、还有酒坊、甚至还是书院等等,这些事情哪个不需要人去做,如果这些事情都让小子冲在最前面,那即便是把小子劈成两半也不够啊,所以小子就放手让别人去做!”
冯元一知道三郎陛下心情不错,于是心中想着趁机进言,“有道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小子只是在用他们之前,会严格考察,一旦用了之后,就会绝对的信任他们,日常的管理小子从不插手,只是在幕后看着,若是事情出现了不好的苗头,小子会立即掐灭!”
“而且小子给他们每个人的酬劳都是很丰厚的,他们没有理由不努力!就像小子能够研究出活字印刷术和这镜子制作方法,若是小子不信任他们,光凭小子一人,绝对无法成功!”
历史上的三郎陛下由于成长环境的缘故,最是多疑,怀疑文官,怀疑武将,甚至还怀疑自己的儿子,所以才会有历史上三郎陛下听信了武惠妃的谗言,亲自赐死了三个儿子,其中就包括当时的太子李嗣谦。
一个能够成就大业的帝王,是不能总是怀疑自己的文武大臣、自己的皇子,只要你足够的强大,足够的洞察力,其实没有哪个臣子可以欺瞒的了他,毕竟作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