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刨土豆(1/2)
长安城郊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屯田司的田地,因为土豆是三郎陛下亲自交代下去种植的,所以屯田司格外重视,把靠南边临近曲江池的大片好地专门辟出来,种上了土豆。
冯元一记得后世种植土豆的时候,对土壤的要求就是疏松透气、凉爽湿润,屯田司把这把八个字记在了心里,用心的培植土豆,想来收成应该是不错的。
按理说,陛下出行,该是仪仗队伍一堆人的,但是三郎陛下为了早些看到土豆收获的情况,要求一切从简,只带着必要的随身护卫,就坐着车驾赶往土豆种植田。
这边韦虚心终于知晓了情况之后,立即差人快马赶往屯田司,让人提前做好准备,这对屯田司来说也是头等大事,以往的时候,陛下如何会亲临屯田司这样的部门,这是他们露脸的时候到了。
屯田司上下也是卯足了劲,对于土豆的种植,那绝对就是跟对待祖宗一样,小心翼翼,真是刮风怕吹了,下雨怕淹了,现在好了,总算是熬出头了,土豆要收割了,这屯田司上下顿时都松了口气。
同时,心中也渐渐期待了起来,他们还没有得到冯元一土豆收成的信息,但是从一开始就知道这是陛下极为关注,据说可以亩产十五石的粮食,作为大唐屯田司,他们心中始终是将信将疑的。
曲江池,作为长安人春季踏青,夏季游乐的场所,这里既是帝皇权贵们的休闲娱乐之地,也是市井百姓游览观光的好去处,山清水秀鸟语花香,这里的田地自然是极好的。
三郎陛下车驾一路穿过曲江池,终于到了土豆种植田,下了车驾三郎陛下看着眼前一片鲜绿的土豆,情绪很是激动,这里他很熟悉。
每年的春耕作为大唐的帝王,他都要以身作则,下地扶犁耕田,选择的地方,就是这里,而自从土豆种植在此地之后,三郎陛下就来的更频繁了。
眼前看着连片的鲜绿的茎叶,随风摇曳,三郎陛下心中涌起了一股激情与豪迈,于是三郎陛下诗性大发,视线远眺,词语在心中酝酿,刚想开口,突然就有声音打断了他的思路。
“陛下,屯田司种的土豆,看这长势比小子种的强多了,看来收成肯定更高了!”冯元一突然贴上前来,大声感慨道。
只是他却不知,自己这一番感慨,打断了三郎陛下好不容易酝酿起的诗性,思路断了,三郎陛下也就没有作诗的打算,瞪了冯元一一眼,就看向户部尚书韦虚心,道,“屯田司郎中何在?”
韦虚心立即示意身边的屯田司郎中姜农,姜农立即出列礼拜,“臣姜农参见陛下!”
“屯田司种植土豆有功,待收割完毕之后,朕自有赏赐!”三郎陛下说道。
“谢陛下隆恩!”姜农心中喜悦。
平日屯田司捞不着什么功劳,虽然掌全国屯田、京官职田、诸司公廨田等事务但,实则闲简无事的很,好不容易捞着了陛下重视土豆,于是屯田司上下勠力同心,才有了今日土豆这般长势。
“还不去教教如何收割土豆?”三郎陛下对冯元一颇有怨气,说话语气不大好。
“遵旨,小子这就去!”冯元一心里郁闷,这好端端的干嘛对我这样,我欠你钱了?到现在,他还不知道因为自己打断了陛下的诗性,导致三郎陛下到嘴的诗句又被咽下去了。
“陛下,其实土豆生长有些特殊,它是地上开花,地下结果,您别看它茎叶还绿着,其实土豆早已成熟了!”
冯元一指着土豆向三郎陛下解释着,“现在只需要刨开根部的泥土,就能直接捡土豆了!”
“既然如此,姜农你带人速速收割吧!”三郎陛下心急了。
“遵旨!”姜农回道。
“郎中稍后,在刨土豆的时候,尽量离根茎远些,避免挖破了土豆!”冯元一提醒道,姜农报以感激之色,若是土豆都给刨破了,倒是即便收成好,他们也好受罪了。
“陛下,您不亲自试试?”冯元一收回视线,小声的问道,三郎陛下听着也是有些跃跃欲试。
“张公,源公,韦公,小子在庄子里种的土豆,最高亩产十八石,想来陛下种植的土豆,绝对会超越这个数,你们不想刨个土豆试试?”冯元一有对着三郎陛下身边的几个宰相说道。
“是啊,陛下,臣这手有些痒痒了,也想亲自刨个土豆试试!”张嘉贞这一路跟着过来,得知了冯元一土豆十八石的信息,早就是大脑激动的有些缺氧了,屯田司种植土豆的时候,三郎陛下因为不知亩产到底几何,所以要求对外暂时保密,故而即便是张嘉贞也不清楚,所以才有了这一路激动兴奋的情形。
“是啊,陛下,臣也手痒了,想亲自下地收割土豆!”源乾曜同样神色振奋。
“是啊,陛下!”韦虚心自然是高兴的,作为大唐钱袋子的掌门人,任何有利于增加国朝收入的东西,他都是极其喜欢的。
“好,张卿,源卿,韦卿,诸卿与朕一道,亲自刨土豆,一同来看看这亩产十八石的粮食到底是如何的!”三郎陛下很有兴致。
冯元一很自觉的,给三郎陛下和极为老大人们,准备好刨土豆的工具,并且亲自指导,如何的收割土豆,这些个大人物们,哪里会农活,即便知晓些农事,那更多的也是停留在书本,实操经验基本为零,即便户部尚书韦虚心也是这般。倒是三郎陛下,因为每年春耕表演的缘故,还有些实操经验
冯元一记得后世种植土豆的时候,对土壤的要求就是疏松透气、凉爽湿润,屯田司把这把八个字记在了心里,用心的培植土豆,想来收成应该是不错的。
按理说,陛下出行,该是仪仗队伍一堆人的,但是三郎陛下为了早些看到土豆收获的情况,要求一切从简,只带着必要的随身护卫,就坐着车驾赶往土豆种植田。
这边韦虚心终于知晓了情况之后,立即差人快马赶往屯田司,让人提前做好准备,这对屯田司来说也是头等大事,以往的时候,陛下如何会亲临屯田司这样的部门,这是他们露脸的时候到了。
屯田司上下也是卯足了劲,对于土豆的种植,那绝对就是跟对待祖宗一样,小心翼翼,真是刮风怕吹了,下雨怕淹了,现在好了,总算是熬出头了,土豆要收割了,这屯田司上下顿时都松了口气。
同时,心中也渐渐期待了起来,他们还没有得到冯元一土豆收成的信息,但是从一开始就知道这是陛下极为关注,据说可以亩产十五石的粮食,作为大唐屯田司,他们心中始终是将信将疑的。
曲江池,作为长安人春季踏青,夏季游乐的场所,这里既是帝皇权贵们的休闲娱乐之地,也是市井百姓游览观光的好去处,山清水秀鸟语花香,这里的田地自然是极好的。
三郎陛下车驾一路穿过曲江池,终于到了土豆种植田,下了车驾三郎陛下看着眼前一片鲜绿的土豆,情绪很是激动,这里他很熟悉。
每年的春耕作为大唐的帝王,他都要以身作则,下地扶犁耕田,选择的地方,就是这里,而自从土豆种植在此地之后,三郎陛下就来的更频繁了。
眼前看着连片的鲜绿的茎叶,随风摇曳,三郎陛下心中涌起了一股激情与豪迈,于是三郎陛下诗性大发,视线远眺,词语在心中酝酿,刚想开口,突然就有声音打断了他的思路。
“陛下,屯田司种的土豆,看这长势比小子种的强多了,看来收成肯定更高了!”冯元一突然贴上前来,大声感慨道。
只是他却不知,自己这一番感慨,打断了三郎陛下好不容易酝酿起的诗性,思路断了,三郎陛下也就没有作诗的打算,瞪了冯元一一眼,就看向户部尚书韦虚心,道,“屯田司郎中何在?”
韦虚心立即示意身边的屯田司郎中姜农,姜农立即出列礼拜,“臣姜农参见陛下!”
“屯田司种植土豆有功,待收割完毕之后,朕自有赏赐!”三郎陛下说道。
“谢陛下隆恩!”姜农心中喜悦。
平日屯田司捞不着什么功劳,虽然掌全国屯田、京官职田、诸司公廨田等事务但,实则闲简无事的很,好不容易捞着了陛下重视土豆,于是屯田司上下勠力同心,才有了今日土豆这般长势。
“还不去教教如何收割土豆?”三郎陛下对冯元一颇有怨气,说话语气不大好。
“遵旨,小子这就去!”冯元一心里郁闷,这好端端的干嘛对我这样,我欠你钱了?到现在,他还不知道因为自己打断了陛下的诗性,导致三郎陛下到嘴的诗句又被咽下去了。
“陛下,其实土豆生长有些特殊,它是地上开花,地下结果,您别看它茎叶还绿着,其实土豆早已成熟了!”
冯元一指着土豆向三郎陛下解释着,“现在只需要刨开根部的泥土,就能直接捡土豆了!”
“既然如此,姜农你带人速速收割吧!”三郎陛下心急了。
“遵旨!”姜农回道。
“郎中稍后,在刨土豆的时候,尽量离根茎远些,避免挖破了土豆!”冯元一提醒道,姜农报以感激之色,若是土豆都给刨破了,倒是即便收成好,他们也好受罪了。
“陛下,您不亲自试试?”冯元一收回视线,小声的问道,三郎陛下听着也是有些跃跃欲试。
“张公,源公,韦公,小子在庄子里种的土豆,最高亩产十八石,想来陛下种植的土豆,绝对会超越这个数,你们不想刨个土豆试试?”冯元一有对着三郎陛下身边的几个宰相说道。
“是啊,陛下,臣这手有些痒痒了,也想亲自刨个土豆试试!”张嘉贞这一路跟着过来,得知了冯元一土豆十八石的信息,早就是大脑激动的有些缺氧了,屯田司种植土豆的时候,三郎陛下因为不知亩产到底几何,所以要求对外暂时保密,故而即便是张嘉贞也不清楚,所以才有了这一路激动兴奋的情形。
“是啊,陛下,臣也手痒了,想亲自下地收割土豆!”源乾曜同样神色振奋。
“是啊,陛下!”韦虚心自然是高兴的,作为大唐钱袋子的掌门人,任何有利于增加国朝收入的东西,他都是极其喜欢的。
“好,张卿,源卿,韦卿,诸卿与朕一道,亲自刨土豆,一同来看看这亩产十八石的粮食到底是如何的!”三郎陛下很有兴致。
冯元一很自觉的,给三郎陛下和极为老大人们,准备好刨土豆的工具,并且亲自指导,如何的收割土豆,这些个大人物们,哪里会农活,即便知晓些农事,那更多的也是停留在书本,实操经验基本为零,即便户部尚书韦虚心也是这般。倒是三郎陛下,因为每年春耕表演的缘故,还有些实操经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