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出门转转(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安郁与崔家和解之后,长安少了一件乐子,不过这时候又多了一件令人值得关注的大事。  

班师回朝。  

安郁与唐朝虽是同一天的启程,但是实际上,在十里开外,礼部就已经同军部协商。  

李靖穿着厚重的玄铁铠甲带领大军缓缓走入长安。  

这是礼部要求的,要让整个长安城见识到唐军的军容是何等的肃穆何等的英勇。  

只不过李靖已经年过半百,虽说身子还算硬朗,但是这玄铁铠甲在慢慢行走之时,会来回晃动,撞的他胸口发疼!  

他有些想念安郁制作的盔甲了,比光明凯更加轻便,而且防御还更盛一筹。  

有这种想法的不止李靖一个,还有苏定方。  

将军权交接之后,各路大军统领回到长安,一时之间以李靖为首的大将,在第一时间迎接整个长安人民的热情。  

长安的姑娘是很大胆的,当即就有人将自己的手绢丢出去,落在铠甲之上。  

这样一做,所有的姑娘都大胆起来,空气中好像飘起了一片手帕雨。  

但是李靖显得十分镇定,他现在只想回到府里好好的睡上一觉。  

到了皇宫,宫门大开,无数的太监,还有宫女齐齐的守候在宫门,谦卑的低下头。  

众将军达到两仪殿,各路文臣都在这里。  

李二正坐与大殿之上,看着殿下盔甲肃穆的将军,沉沉的说道,“幸苦各位将军了。”  

李靖带领诸位将军跪下,行武礼,“臣等幸不辱命!”  

李二抬手,“起来吧!”  

李靖等人起身,李二扫视了一眼自己的精兵悍将,突然看到了一个想也没想到的影子。  

“唐卿!”  

唐俭正站在一群武将身后低眉顺眼,一听到陛下唤他连忙的走了出来说道,“微臣参见陛下!”李二震惊了,在他的预想之中,若是李靖强硬的攻打突厥,此刻唐俭应当是没命了,就算是大难不死活了下来,怎会和李靖一路。  

唐俭见众人不解的眼神,连忙说道,“李将军心如细发,在攻打突厥之时,已经提前派人埋伏好将臣救了下来。”  

旁边的有些文臣悄悄地把自己奏折藏进了袖子里。  

唐俭被救的消息,没有被泄漏出去,只是当这些文臣听说,李靖在唐俭还在突厥谈判的时候进行攻打,谁都会设想,李靖是打算放弃唐俭了,简直大胆!  

李靖分明是为了功劳让唐大人在不知情的情况死间!  

这让长安的文臣义愤填膺,甚至打算在李靖刚刚回朝就已经准备好了弹劾的奏章!  

但是什么情况?  

李靖提前已经安排好了人去救唐兄?  

文臣一脸傻逼,但是李靖的眉头却狠狠的一皱!  

安郁那小子,让他硬生生的欠下一个人情啊!  

李二坐在胡床之上微微的点了点头,“如此甚好,明日宫中宴请,朕要大赏!”  

李靖等人在与李二交代突厥的情况,安郁则安安心心的待在了酒楼。  

容山正趴在走廊之上的桌子上在练字。  

崔衡风走了过来,看到安郁老神在在的躺在摇椅上一副提前退休的老干部样用脚轻踹了踹安郁的椅腿,安郁转过头来说道,“崔公子来干什么?”  

崔衡风负手坐到一边给自己到了一杯茶,抿了一口,施施然说道,“给你带一个消息。”  

安郁翻着白眼说道,“这消息我想听还是不想听。”  

崔衡风放下手里的杯子说道,“你只怕是不想。”  

安郁闭上了眼说道,“怎么有人要跟你崔家虎口夺食了,你还要我给你保驾护航?”  

崔衡风淡淡的叹了一口气,“这也是我崔家惹不起的人,卢家已经联合另外两家要想要买下你的交易站。”  

博陵崔家在贞观之初没有说的上话的能人,也就是在中期出了几位宰相,卢家世家的佼佼者。  

看来拉拢崔氏还不行啊!这卢家是非要把突厥这块肥肉叼到嘴里了。  

崔衡风十分畏惧的说道,“若是卢氏联合其他世家非要这块肉,我崔氏也只能匀个半晌了。”  

“出息。”  

安郁翻了个白眼。  

崔衡风叹了一口气,“识时务者为俊杰,这并非嘲弄,而是事实。”  

安郁没做声,崔衡风坐了一会儿感觉没意思也走了。  

崔衡风走了没一会儿,安氏走了进来,身穿貂衣贵态十足,尤其是这段时间研究女子用的东西,更显的如同二十多岁的貌美女子。  

安郁一看从摇椅上站了起来,“娘亲,这是要去哪里?”  

安氏扯了扯自己的衣裳走到安郁的身边,拉住安郁的手说道,“披上披风,咱们去金城坊上香,眼下马上就要立春,咱们需得给庙里上个香。”  

这些日子糟心事不少,索性出去散散步也是好的。  

“徐擒,准备马车去金城坊。”  

金城坊会昌寺。  

这段时间开春,虽然还不至于到了十分暖和的地步,但是这天气却吹的人有些舒畅,光裸的地面上冒出一层绿芽。  

行了约半天,马车停了,安郁跳下了马车回身将安氏搀扶了下来。  

一旁的小沙弥眼见如此,赶紧走了过来,双手合十,“施主这边请。”  

会昌寺在长安的名气不算小,来往的香客密密麻麻,大约都是同安氏想得一样,春天是一年的开端,万事开头顺之后也就顺了。  

这里的寺庙也是干净情景,偶尔路过几位寺内的和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