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百日攻势(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南北大众在国内生产能力不超过160万辆;而丰田汽车由于进入较晚,南北丰田共计只有86万辆产能;剩下的合资强者生产能力依次为:汽通用76万辆、现代起亚80万辆、东风日产55万辆、本田50万辆、标致雪铁龙45万辆…  

而华集团当前的生产能力在武江基地和南沙基地大规模投产后,再加其他基地生产线顺利改造,国内整体生产能力达到了380万辆的惊人数字。也是说,光凭华集团一家的生产能力,几乎能单抗那些进入国的主流合资汽车品牌们联合在一起。  

汽车卖得再好,但生产不出来也是白搭,消费者总不能等明年再来提车吧。因此大众、丰田的4S店销售们,时常望着店里没有现车而兴叹,顾客算下订也交不了车。  

而华集团却能实现满负荷生产,市场新增加的需求有相当大部分被他们抢了过去。算各大合资品牌纷纷掀起扩张步伐,要见效也得是3年时间后的事情。  

在这3年时间当,足够华集团做许多事情了。  

从农历新年后掀起的百日攻势至今,华集团的生产线开启了三班倒模式,而各大经销商4S店内也是顾客盈门,看车订车的人络绎不绝。  

为何华晨、力帆、江淮等小自主品牌都卖不动呢?  

因为华集团旗下的产品将他们的顾客都抢了过来,对标车型外观你漂亮,内饰你豪华,动力三大件更是遥遥领先,还有入门自动挡选择,算是价格也你们要有性价。  

这还怎么样竞争?  

根本不是同一个纬度的竞争对手!  

只要看过华集团旗下车型的外观配置,再去看华晨、力帆这样自主品牌的汽车,好是落后10年的产品。  

确实也是落后10年,毕竟光是自动变速器和缸内直喷带涡轮增压的发动机,国内这些小自主车企都做不出来。  

洗牌大局已经开始,华集团不再给没有研发能力的小车企们机会,它们该到跟时代说再见的时候,准备安静走进历史博物馆。  

不光是自主品牌小车企,连那些忽视国市场出工不出力的合资品牌,也明显感到身传来阵阵寒意。有了自主的华集团做对,国消费者不再迷信国外汽车品牌,对合资车的购买显得更加理性。  

首当其冲的是铃木品牌,依靠长安铃木和昌河铃木主打微型车市场,但市场表现却很不尽如人意。  

要知道华集团既然能远征印度跟铃木汽车打得有来有回,在自己的主场更是骁勇善战,擅长微车领域的华夏汽车凭借超强市场感不断研发出新品,打得两大铃木合资公司销量屡创新低。  

要知道国消费者喜欢“大”,但铃木汽车却钟爱局限于“小”,而华夏汽车同时拥有“大”和“小”车型,两者夹击下铃木汽车的日子更是难过。  

由此还导致了长安汽车日子不好过,如果不是长安福特力挽狂澜,长安集团的日子估计快跟华晨等相伴了。  

另一家较难受的是三菱汽车,他们跟东南汽车合资推出了一系列产品,包括紧凑级、级轿车和P。  

但三菱由于自身混乱丑闻频出,当年还差点被华集团收购,如果不是三菱财团出手相助,三菱汽车估计都改姓了。  

有这样不靠谱的合资伙伴,东南汽车也爱莫能助,三菱车标在国内都快不五菱车标了。  

三菱第二个合资伙伴长丰三菱,由于帕杰罗的口碑滑坡,在SU领域也是江河日下,早处于生产停滞状态了。  

只有潮水退去,才会知道谁在裸游。  

在华集团发起的百日攻势下,依靠新车多市、降价大促销、增配不增价、信贷优惠购车等组合拳,将国汽车市场桌布掀了起来,露出诸多车企的真实底牌能力。  

毫无疑问,华集团是其筹码最多的玩家之一。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