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十四 江姑姑家篇(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的那些人。  

无法抑制自己的大脑,循环重播奶奶、爸爸、几个姑姑、包括那个女人说的话。  

高考才考完,孙丽就哭了。  

她没发挥好,觉得有愧于每次回到家,龚海成和星星他们放轻脚步,不敢说话,就怕打扰她。连最小的弟弟乐乐一哭,龚海成就给抱出家门。  

愧对那些期待眼神。  

孙丽哭,给江源芳吓坏了,她问:“考得很不好?能不好成啥样,是得交赞助的才能上的程度吗?那没事儿,是大学生就行,最好是本科。”  

龚海成也说:“闺女可别哭了,别哭错了,成绩一下来再挺好,那不白哭了嘛。再说你的努力,我和你妈看在眼里,真考孬了,咱大不了从头再来。”  

成绩下来了,还可以,但是江源芳哭了,因为孙丽想报外地大学。  

江源芳哭的极其伤心、煽情道:“我知道,你怪妈妈,怪我又成家,你想离开我。”  

星星也连续两天不和孙丽说话。觉得他姐心太狠。  

龚海成在孙丽报志愿的头一天喝酒了,喝的挺多,眼圈也红了,和江源芳说:“我没想到,孩子没把这当家,唉。”  

那声沉重的“唉”,让孙丽第二天报志愿时改了学校,她报了本地大学很出色的法学专业。  

江源芳抱着女儿乐的转圈。  

孙丽也告诉了孙建权一声,转头她奶电话就打来了,让她要多生活费,把生活费攒攒,还是那句话:让她留心眼。  

孙丽心想:你们越这样我越不听。  

所以她和江源芳、龚海成提了个要求:“别的同学生活费是500到800,你们也照这些钱给我。要是不听我的,我周末就不回家。”  

总之,孙丽到了大学后,终于不用受妹妹江男带来的名人影响,把默默无闻发挥地淋漓尽致。  

刷题读书背法条,争取拿奖学金,和最普通的女孩一样。  

她甚至不穿带有明显logo的名牌衣服,龚海成和江源芳有时候来接她,她也让车停的很远。寒暑假和江源芳他们出国玩,从来不提。  

再加上室友们都是认学的孩子,也没人注意孙丽家庭条件好之类的,聊的话题也涉及不到。  

就这样,一年又一年,孙丽在大二时认识了一位学计算机叫吴勇的男孩。  

孙丽就觉得,吴勇挺好,比自己高一个年级,长得帅,幽默,她是小透明,他却走哪都像能发光似的,热情开朗人缘好,自由恋爱也挺好。  

她还真不能找那种,认识龚海成、认识她大舅是江源达的人谈恋爱。  

因为她笨,会搞不懂人家是冲她家庭等综合实力还是冲她。她不想因为是有钱人家的女儿,而在找对象时加分。  

她只想找一个,听说她家里的事不嫌弃她,她爸她奶那么烦人,人家听说也不会笑话,然后俩人一起奋斗,吴勇也比较有冲劲儿。  

就孙丽这样的心理,在学校连很贵的衣服也不穿的行为,星星多少次吐槽孙丽说:  

“家有钱怎么了,你在怕什么,活的那么累干嘛。姐,常言道,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有钱不显摆,有病是不是。”  

孙丽不赞同弟弟,一天天因为钱,弟弟后面跟着不少混吃喝的小兄弟,那样就是好?  

但是在大四时,孙丽正要准备考司法考试,吴勇那时候已经毕业一年,参加工作了正打算要跳槽,开始和她谈现实。  

总侧面打听孙丽家买房子能掏多少钱,毕业找工作能不能帮上忙,说他爸妈问的,还说他爸妈只能掏出首付的一半。  

又像聊天似的说他哥们的女朋友家很有钱,他哥们的准岳父给帮忙找的车辆厂工作,坐办公室,工资待遇很高,比公务员强百套,现在混的很好。  

说这社会没资源就是不行,有人帮就是不一样。  

不像他,只毕业一年就和人家拉开差距,还得陪笑脸,让那哥们给留意内部招聘信息。  

以前那小子不如他,可现在却混的比他强多了,差在哪呢?  

他问孙丽差在哪。  

初恋总是舍不得撒手,女孩子总有一种想和男朋友从头到尾一直是他的情愫,至少孙丽是。她是能不分手就不分手的类型。即便失望,也在坚持。  

就在孙丽要参加司考前半个月,她亲眼目睹吴勇搂着他班一名长得龅牙的女孩。  

她能记得如此清楚,还是因为吴勇和她以前无意中提过,指着那女孩说,追过他,门牙像小铲子似的。  

孙丽目送她男朋友搂着别的女孩打车离开。  

那天她哭的不行,和大学里处的很好的闺蜜坐在校园的小亭子里,哭到晚上九点,诉说她男朋友劈腿了。  

那天,星星正好来学校看他姐,他隐于树下,听个差不多。  

星少愤怒了,调用他所有的酒肉朋友查吴勇,敢对不起他老姐?妈的。  

星少开着他大舅妈苏玉芹的软顶红跑,副驾驶拉着吴勇。  

在最堵车、人流最多时,缓缓打开软顶,拧到最大音量。  

音响里立即放出:“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啊,那里有满山遍野大豆高粱…五魁首六六六,笑声满堂!”  

吴勇:开这好车放这歌,大家都瞅,这样好吗?  

星星推推墨镜,心想:你个山炮,坐过超跑嘛,看刚才软顶打开你那没见识样。  

跑车一路叫嚣着开到家。  

吴勇站在四层别墅前,表情踌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