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人间(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苗苗的脑海里轰然巨响,只剩下“真正的人间”几个字,她心中狂呼:“人间,真正的人间,不是我一个人这么想!”  

他们已经不知在这个“新人间”呆了多少年,传承了多少代,但所有人都知道一个传说,他们最早的祖上,是来自一个叫人间的地方,所以这里才被称为“新人间”。  

传说中的人间是一个天堂般的地方,那里的人们祥和安宁,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不用变成生育机器,不用担心年老体衰就被血祭,每个人都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  

但早已没有人相信那个传说,大家更愿意相信世界就是他们看见的这样,人的一生也本就该是这个样子。  

他们年轻力壮时拼命生孩子,年老体衰时主动走上祭坛,他们一代代告诉自己的孩子,未来就要这样做,他们会传承下许多所谓能够“多生孩子”的经验。  

但无论世界多么黑暗,总有一些心怀光明的人,他们坚信人间的传说,愿意付出一生的经历去寻找那个传说中的人间。  

苗苗小时候也是被“传承经验”洗脑的人,认为这辈子就是应该配对、生娃,在她十二岁那年,父母在一次“产奴”的意外暴动中身亡。  

还未到“搭配”年龄的苗苗成为孤儿,与其他孤儿们一起被集中管理,她在这里遇到了改变她思想的人,一位心怀光明的伟大女子。  

这位女子唤醒了苗苗心里的人性,让她知道了真正的“人”是怎样的,也在她心里埋下一颗希望的种子,只要有合适的机会,这颗种子就会生根发芽。  

可悲的是,并不是每个孩子心中都能被种下种子,这位女子被人举报了,在祭坛中身死魂灭,可恨的是,举报她的人因此立功脱离产奴阶层,成为有身份的平民。  

苗苗至今还清晰的记得那位女子被抓走时的眼神,有悲伤,有痛心,有不舍,但是没有畏惧,或许是因为她播出了种子,所以也没有绝望。  

她也记得举报立功那位女孩得意的笑容,还有许多羡慕她的眼神,每当想到这些,她都会涌出一种深深的无力感,从此她不再说话,因为她总是一群人中唯一清醒的那个。  

在一次骚乱中,苗苗趁乱逃出了那座城,被那位瘦高修士“捡到”,发现她的“种子”特性,于是将她特别关押在这里,直到今天遇到云逍遥。  

苗苗被关到这里后,心中已渐渐被绝望填满,此刻却从云逍遥口中再次听见“人间”这个词,心中的激动可想而知。  

云逍遥看见苗苗像傻了一样看着他,泪水像断线的珍珠一样洒落,嘴里反复念叨着“人间”俩字,也是一脸茫然不知该如何安慰。  

“我终于找到和我一样相信人间的人了!”苗苗哽咽道。  

云逍遥咧嘴笑道:“我当然相信,我就是从人间来的,怎么会不相信?”  

苗苗瞪大眼张大嘴,发现形象极为不雅,急忙捂住嘴巴,摇头道:“不可能,你骗我!”  

“你刚才还说我是来救你们的,现在又说我骗你?”云逍遥反问道。  

“不是,我以为你只是和我一样相信人间存在的那些人…”  

云逍遥闻言大喜,想要追问还有哪些人,又觉得还不适合问这种敏感问题。  

苗苗突然问道:“你说你来自人间,有什么证据?”  

云逍遥想了想,发现还真没有什么证据,这里的凡人和人间的凡人没什么区别,他的武技和法力,反而会让他更像那些高高在上的武者和修士。  

看着苗苗期望的眼神,云逍遥计上心来,沉吟片刻,缓缓道:“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苗苗茫然的看着云逍遥,喃喃道:“真好听,但你到底在说什么?”  

“没听过木兰辞吗?人间三岁小儿都能背诵。”  

苗苗摇摇头,道:“我确实没听过,但我也听不懂,怎么证明你就来自人间呢?”  

云逍遥挠挠头,先把花木兰的故事对苗苗讲述了一番,又把木兰辞从头到尾背诵一遍,摊手道:“现在你该懂了吧,这是当年的北朝民歌,可惜我不会唱。”  

虽然一首民歌也不能证明云逍遥的身份,但花木兰的故事已经深深迷倒了苗苗,幻想自己也能成为花木兰那样的女英雄。  

“人间还有什么事,把你知道的都说说,我自然能够分辨真伪。”  

苗苗像是在考核云逍遥,实则期望多听他说人间的事,她已经相信他来自人间的事实,并非因为一首民歌,而是因为他那种气质和谈吐。  

云逍遥自然不知道苗苗的想法,他回忆了一下,把人间的地理、历史、风土民情向苗苗介绍了一番,特意挑出逻辑严密合理的信息,免得苗苗总挑他话里的漏洞。  

“人间各地的婚嫁,也有很多不同的风俗,有些地方骑着驴外嫁,有些地方坐轿子外嫁,但新娘子都会在头上盖一块红盖头。”  

“婚嫁是什么?”喵喵追问道。  

云逍遥愕然,之前他激动的说要娶苗苗媳妇,感情她压根不知道什么意思,说了两句话,她只听懂了“人间”两个字。  

“你们这里搭配以后,不要办什么仪式?”云逍遥问道,他竖起大拇指,相对比划着。  

看着茫然的苗苗,云逍遥只好继续解释,从女娲立婚嫁之礼开始,讲到周公之礼,讲到妻妾规矩,男女之情种种,连“山无棱,天地合”都讲了一遍。  

苗苗完全沦陷在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