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解围之策(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皇帝老…嘿嘿!原来是他呀?”  

云逍遥差点冒出平时说顺口的话,想到旁边还有一位不认识的斥候,赶紧改口,他可不想凭白无故惹上什么麻烦。  

御灵卫历史里记载了太多皇帝背信弃义,所以云逍遥对做皇帝一向没什么好感,杨广是死是活跟他有什么关系?  

李世民见他毫不担心的样子,无奈摇摇头,拍着云逍遥肩膀道;“当今圣上非常豪气,对有功之人从不吝啬赏赐。”  

云逍遥眼睛一亮,突然又扣了扣脑袋,担忧道:“但是没有事先和他谈好交易,回头他要是不给钱,我也只能干瞪眼呀!”  

“如果圣上真的没有赏赐,我让父王给你报酬,一万贯我家还是拿的出来。”  

“当真一万贯?”云逍遥大喜过望道。  

李世民郑重的点了点头。  

云逍遥搓这手掌兴奋道:“有你小子作保,我自然是信得过的,你先给我讲讲现在的情况吧。”  

原来八月杨广带少量兵马北巡,被闻讯赶来的始毕可汗三十万大军包围,雁门郡岌岌可危,只余两城未被攻陷。  

李世民随屯卫将军云定兴前来勤王,但与东突厥兵力相差太大而不敢妄动,李世民深知情报的重要性,自告奋勇担当斥候前来侦查。  

“知道城里现在的情况吗?”云逍遥问道。  

“有过一次突围,但只是传了个消息出来,希望远嫁东突厥的义成公主帮忙让始毕可汗退兵,圣上暂时无恙。”  

“能确认始毕可汗的目标吗?”  

“圣上,只可能是圣上!”  

李世民坚定的答道:“想靠三十万人入侵中原,始毕可汗不会有这种愚蠢的想法!”  

云逍遥点头认可李世民的判断,说出了自己路上遇到的那队神秘人的事,让李世民更加忧心。  

“那批人帮助圣上的可能性不大,如果他们想勤王,不会错过我这样的强者。”云逍遥分析道。  

李世民感觉他的话有点怪异,但还是点点头表示认可,接着道:“这种强者在大军中用处不大,最大的作用是刺杀地方主将,或者——圣上!”  

“不管是刺杀还是俘获,他们的目的是让我中土没有皇帝,按现在天下这形势,陛下不在会立刻大乱,最终获益最大的,一定是力量保留最完整、最强大的势力。”  

“对始毕可汗来说,对他最有利的局面,是生擒圣上,只要圣上还活着,大隋就很难拥立新皇,可惜我对朝廷和后宫的形势不了解,否则可大略猜出是谁透露情报给东突厥!”  

李世民的分析就像自言自语,云逍遥没有那么大的格局,他本来就不关心天下,更不会关心朝廷和后宫。  

他看着李世民专注思索的样子,突然觉得他根本不是一名斥候,而是一位运筹帷幄、统帅三军的元帅!  

“他们派出强者参战,说明始毕可汗对快速攻下雁门信心不足,他的金狼军只有十万人,剩下二十万人都是其它部落的仆从军,雁门乃久战之地,得不到资源补充。”  

“对付圣上这事儿,对其它部落来说,利益还不如直接抢掠一番,从攻城的情况来看,他们也是出工不出力居多。”  

李世民突然兴奋起来,狠狠拍了拍云逍遥的肩膀,喜道:“云兄果然是我的贵人,我想到办法了!”  

云逍遥愣愣的看着李世民,他不过说了件路上遇到的事儿,又在这里坐着撸了会儿猫,别的啥都没干,怎么就变成贵人了?  

李世民眉飞色舞道:“东突厥军心不稳,只要我给他们一个借口,始毕可汗就会被自己人逼着退兵,所以他着急请来高手助阵,想要速战速决!”  

“然后呢?”云逍遥还是没明白李世民干嘛这么高兴。  

“只要阻止这批高手的行动,圣上定然能安然无恙!”  

“你不会觉得我一个人能挡住他们十八个人吧?他们挡不住我,但我也不可能同时干掉他们,只要有一个漏网之鱼,就只能靠皇帝自己应付了。”  

李世民笑道:“圣上身边并不缺武技强者,只是没有道门中人护法,万一刺客中有施展诡异法术,武者就无能力为了。”  

虽然任何法术对凡人之体的直接攻击都无效,但有些法术能够用这样那样的诡异手段间接影响凡人,如情绪、性格、心态等,甚至能改变凡人的气运或思想。  

皇帝身边没有道门护法,只是一个小范围的秘密,因为道门看不惯杨广所为,谏议却为杨广不喜而遭到驱逐。  

云逍遥点头表示明了,道:“你是想我去为皇帝护法,专门对付使用法术的家伙吧?”  

“没错,咱们今晚就行动,你潜入城内保护圣上,我去给东突厥大军找个退兵借口。”  

“啥借口?”云逍遥好奇问道。  

“天机不可泄露!”  

“滚你的蛋!”  

李世民心情终于好了起来,对自己的安排充满信心,他也不知为什么,看到云逍遥心里就觉得踏实,做什么事都更有信心,于是开始聊些其它话题。  

“云兄终于不是一个人孤独奔波了,居然还带着一只猫!”  

“这可不是普通的猫,是大妖!”  

云逍遥道:“猫王,来变个老虎看看!”  

花猫的名字真的叫王虎,但云逍遥怎么都觉得这名字不对,非要叫他猫王。花猫无奈变化成祁连虎王的模样,段地上威风凛凛,就差吼一嗓子来个虎啸山林。  

“云兄真厉害,人都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