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笔记本(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克洛克达尔划了一根火柴,为自己点了一支新的雪茄。  

甩灭火柴,深吸了一口。  

嘶…呼!  

在吐出了一口淡淡的烟雾之后,坐在角落沙发上的他,终于勉强平复下了心情。  

呵呵呵,真有意思。  

在这场会谈正式开始之前,谁又能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呢?  

不远处,薇薇与瓦波尔的会谈仍在继续。  

会谈的内容,主要以阿拉巴斯坦和磁鼓王国之间如何建立固定航线,以及建立之后如何维护和发展为主要内容。  

这只是四海联盟庞大构想中的一小部分,甚至不算是完整的第一步。  

可即便如此,那位不学无术的瓦波尔依旧很难听懂。  

他所在意的,只有自己需要付出什么,以及后续能从中得到多少好处。  

一旁,多尔顿皱起了眉头。  

他是憨厚老实的人,战斗力强悍,却并不擅长政治方面的事。  

但现在的情况是,连多尔顿都能看出来,瓦波尔完全就是在被对方牵着鼻子走!  

为什么?  

情况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望着一脸困惑的多尔顿,克洛克达尔忍不住笑了。  

与多尔顿这种单纯的武夫不同,克洛克达尔一眼便看出了造就如今局面的关键所在。  

瓦波尔这个蠢货国王,在会谈中只考虑“自己”。  

换句话说,磁鼓王国对于瓦波尔来说是获取更多利益的筹码,而薇薇则代表了阿拉巴斯坦这个国家本身。  

“为了个人利益而存在的国家”对上“代表了一整个国家的个人”。  

前后双方哪一边更容易取得优势,一目了然!  

此刻,薇薇正与瓦波尔商议着固定航线建立之后,两国派兵驻守的规则划分。  

但对于瓦波尔来说,守卫队是他的私人军队,如果都去保护平民了,谁来保护他?  

因此,瓦波尔打算将驻兵的麻烦责任尽数推给阿拉巴斯坦一方。  

但薇薇的话却紧随其后。  

“在预先制定好的航线中,共有四座无人岛可以作为驻兵地点,阿拉巴斯坦作为航线的发起方,可以主动承担起三座的驻守职责,剩下的那一座就交给你们了。”  

听着薇薇的话,瓦波尔忽然觉得有些道理。  

对方都守了三段航线了,自己这边守一座应该不算是麻烦事,便点头答应了。  

但在点头过后,瓦波尔忽然发现有些不对劲。  

他挠了挠自己的头,觉得这和自己一开始的想法根本不一样,但又说不出来哪里不好。  

见此一幕,克洛克达尔差点笑出了声。  

果然,在会谈桌上,只要陷入对方的节奏之中,便会一路跟着对方的想法走下去。  

那四座无人岛克洛克达尔提前看过,阿拉巴斯坦负责守卫的三座皆属战略要地,进可攻退可守。  

只要十余人的守卫队,配合防御工事,便可抵御数艘海贼船的围攻!  

更重要的是,这三所岛屿位于两国公海。  

派兵驻守,就意味着可以将那些岛屿周围的海域纳入管控范围中——而且还是得到了对方国王允许的,名正言顺!  

这样的好地方,可不能让给其他人。  

而磁鼓王国一方负责的那座无人岛呢?  

不仅就位于磁鼓王国海域境内,附近还有一条海军的巡逻航线。  

对于海贼来说,借他们十个胆子,也不敢在那座岛屿的附近劫掠船只!  

如此一来,那座无人岛完全就是一个大麻烦,甚至可以说完全是多余的存在。  

既然多余,那为什么不只设立三个驻兵点呢?  

答案很简单:还是为了名正言顺。  

在于世界政府彻底撕破脸皮之前,按照规则,阿拉巴斯坦到底还是世界政府的加盟国,世界政府有权过问阿拉巴斯坦的行为。  

一旦世界政府发觉了这条航线的存在,阿拉巴斯坦一方就可以搬出两国协议来。  

双方都有派兵驻守,足以证明这份协议的公平合理。  

这是明眼人心知肚明的搪塞,但用来对付世界政府这种臃肿的机构的确好用。  

“有意思…”  

克洛克达尔看得很起劲,但也不禁好奇。  

莱恩·罗文真有如此本事,在短短的两天时间内,将一名五六岁的小姑娘,教导成为一名出色的外交官?  

克洛克达尔是不相信的。  

他一定做了其他的什么!  

克洛克达尔四下望去,忽然发现了一旁薇薇的背包,那里放着一些寇布拉为闺女准备的航行日用品。  

但吸引了克洛克达尔注意的,却是其中的一本笔记。  

那是薇薇在甲板上与罗文交谈时,手里拿着的笔记本。  

犹豫再三,克洛克达尔到底按耐不住内心的好奇,将笔记本拿了出来,翻开了第一页。  

他太想知道罗文到底教了薇薇什么。  

“进入会谈室后要耐心等待。”  

“三成概率,瓦波尔会立刻推门而入,然后咄咄逼人,这时候不要接话,一言不发地等他安静下来。”  

“六成概率,瓦波尔会让你们等很久,两小时内见不到人就离开,留下开战宣言,剩下的交给我。”  

“一成概率,瓦波尔直接动手,试图用武力威慑你,这时候要喊小鳄鱼,让他自由发挥。”  

望着笔记本上的文字,克洛克达尔忽然愣住了。  

他深吸了几口气,脑海中忽然有了一个夸张到离谱的猜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