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所谓战争(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清晨。  

呼…哗啦!  

在世界各地的新闻报社分部,一只又一只新闻鸟拍打着翅膀,带着今日份的报纸,飞往世界各地。  

在报纸的头版头条上,印有一幅油画。  

这其实是很罕见的一件事。  

毕竟,在这个照片随处可见的时代,一幅画竟然有足够的分量能作为头版头条,的确有些让人难以置信。  

那么,那幅画究竟是什么呢?  

艺术品?  

的确,毕竟是数百年前的著名画家所留下的作品,称呼其为文物都不为过。  

但这却并不是这幅画刊登在头版头条的理由。  

真正的原因,在于那幅画上的内容。  

那是一幅肖像画。  

画面上,一位穿着金色轻型盔甲的男人,手握一根状似长枪的权杖,将其高高举起。  

他的身边,涌动着无穷无尽的金色砂砾,无数士兵面朝他所指的方向,手持武器,咆哮着发起冲锋。  

那位男人的背后,是一轮耀眼的太阳。  

日光穿破黑暗,照亮了这支大军所前进的方向。  

这幅画的全名,叫做“皇帝”,于海圆历1015年,出自著名画家莱克丹尔德之手。  

一经问世,便获得了极高的赞誉。  

太阳与皇帝,这两个元素本就存在感极强,莱克丹尔德却能将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没有一方喧宾夺主,可谓天才。  

而根据莱克丹尔德本人所著回忆录的说法,这幅画的灵感,来自于他曾经看过的一幅壁画。  

那幅壁画最终毁于战乱,却深深地印刻在了莱克丹尔德的脑袋里。  

他在回忆录中这样说道:  

“身为画家,我有必要让那副画面重现在世人眼前。”  

“至于画中的男人究竟是谁?”  

“嗯,你们可以这样称呼他——”  

“金色黎明。”  

八百年前的阿拉巴斯坦帝国皇帝,金色黎明莱恩·罗文,复活!  

这一爆炸性的消息,经由报纸,如狂风一般席卷了整座大海。  

“喂喂喂,我定的明明是新闻报纸啊,什么时候变成科幻小说杂志了?”  

“八百年前的老家伙,复活?!”  

“这可是连科幻小说都不敢轻易使用的设定呀!”  

“…”  

平民、贵族、海军、海贼…  

无数人都诧异于报纸上所刊登的信息,但他们也不得不强迫着自己相信。  

毕竟,世界政府的报纸是他们了解世界大事的主要渠道,上面刊登的消息也从未出过差错。  

想当年,报纸上刊登出海贼王哥尔·D·罗杰被海军逮捕的消息时,也没几个人相信啊!  

不过,阿拉巴斯坦可不是防守严密的推进城,即便是普通人,也有能确认这一消息真伪的办法。  

许多人通过电话虫,联系了正身处于阿拉巴斯坦的亲朋好友,得到了确切的答复。  

那位八百年前的帝国皇帝,金色黎明莱恩·罗文,的的确确复活了,目前正身处于阿尔巴那的王宫之中。  

同时,人们也得知了一些令他们感到放心的消息。  

据阿拉巴斯坦的居民所言,那位八百年前的帝国皇帝并非是什么恐怖的嗜战暴君。  

恰恰相反,他从外表看上去就是一位身穿轻型盔甲的普通人。  

他会笑,会喝酒,会感叹食物的美味,会被顽皮的小孩子弄得无可奈何。  

但同时,他也很强。  

有人曾亲眼看到他掷出了一杆黑枪,直接摧毁了一艘奴隶贩子的巨大战船!  

某海贼团。  

他们刚刚得到了前往阿拉巴斯坦的记录指针,打算前往那个著名的超级大国进行补给。  

但海贼船长却看到了今日份的报纸。  

“调头,返航吧。”  

海贼船长对他的副船长说道:“我可不想当那个趟雷的,去试探一位八百年前皇帝的底线!”  

如此一幕,发生在了各个海域。  

海贼们都不愿意成为那个试探罗文底线的小白鼠,因此纷纷打算在形势明朗之前,尽量避免与阿拉巴斯坦这个国家产生接触。  

托这种情况的福,与阿拉巴斯坦有所交集的商队,这一路上倒是平静了不少。  

他们不知道那位莱恩·罗文到底是个什么性子,不过既然能威慑住海贼,那就再好不过了!  

另一边,也有许多人在好奇。  

那位八百年前的皇帝,莱恩·罗文,他下一步究竟会有何举动呢?  

他刚醒。  

罗文在自己的房间里醒来。  

阿拉巴斯坦王室向来以朴素节俭著称,因此这间房并不大,除了床之外,也只有一些桌椅纸笔之类的基础设施,但罗文却对此并不在意。  

他穿好了衣服,拉开窗帘,推开窗户,深吸了一口气。  

阿拉巴斯坦的晨光,一如既往地舒适。  

也是,毕竟才过去了区区八百年,太阳还是那个太阳,会有何不同呢?  

吃过了早饭,罗文来到书房。  

一推门,便看见了一道小小的身影,正坐在桌子上,研究着寇布拉从地下室里整理出来的古籍。  

罗文有些抱歉地望向薇薇。  

“那个…你一晚上没下来?”  

薇薇:“…”  

不愧是先祖大人,大早上初次见面的第一句话,就让自己想不到怎么回答。  

另一道阴冷的声音传了过来。  

“呵呵呵呵,她来的比我还早一些呢。”  

罗文转头望去,看见了克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