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王袖代课(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几个女生同样是老师。  

岁数却比吕小兰小了二十多。  

说话语气非常活泼,让人难以拒绝。  

“这不大好吧!”王袖说道。  

“没什么不好的。”  

“对,就秀哥您的水平,学校花钱都请不来。”  

“没错。要是让那些家长知道,秀哥您愿意指导他们的孩子,说不定都高兴得乐开了花。”  

“秀哥走吧,去我们办公室,我们那就个人!”  

三个女生叽叽喳喳交流着。  

把保安和吕小兰的眼睛都看直了。  

胡冰冰、林小溪、唐晓丽可是学校里专业的音乐、美术老师。  

平时高冷的很,哪里露出过这种模样?  

“这小伙子你认识吗?”  

吕小兰看向保安。  

保安连忙摇头。  

他又不看直播和电视,哪知道王袖做过什么。  

吕小兰连忙转向高小强,眼神很明确,你要告诉我他是谁?  

“老师,如果你不打电话给我妈,我就告诉你。”高小强说道。  

吕小兰的脸色瞬间黑了下来:“第十八课的背诵完成了吗?”  

“不不不。”高小强连忙说道:“他是我表哥,名字叫王袖。”  

“还有呢?”  

“没了。”  

“赶紧回教室。”  

上午时分。  

王袖在几个女生的邀请下,坐在了她们的办公室里。  

几个女生叽叽喳喳,嘴巴就没有停下来过。  

“秀哥。”  

林小溪说道:“笛子你会吹吗?”  

“会一点吧。”王袖道。  

笛子。  

相当古老的乐器。  

有曲笛、梆笛、定调笛、加键笛、玉屏笛、七孔笛、十一孔笛等无数种类。  

作为管类乐器,它的演奏技巧十分多样。  

对演奏人的气息有着相当高的要求。  

“那太好了。”  

林小溪连忙说道:“下节课,我们班好刚要上竖笛课,秀哥帮我指点一下班级里的学生吧。”  

“这不大好吧,我又不是老师!”  

“没什么不好的,秀哥是上过电视的人,肯定比我们这些人专业很多倍。”  

“小溪说得对,秀哥的技术都能当我们的老师了!”  

“竖笛吗?”王袖问。  

“嗯,我这里还有一支。”  

林小溪从办公桌下拿出一根竖笛。  

塑料制的竖笛,价格十多块,包装都还没拆开。  

“秀哥,要不试试音色?”  

林小溪说话时,另外两个女生一起点头。  

谁都知道王袖打击乐器很强。  

可是这竖笛不一样。  

竖笛的演奏需要专业的指法和气息。  

没有强大的肺活量,根本吹不好竖笛。  

王袖只是说会一点竖笛。  

若真是不会,那就把这节课换成打击乐来教授,也不是不可以。  

“那就试试吧。”王袖说道。  

拿起竖笛时,王袖观察了一下。  

非常普通的6孔竖笛。  

儿童笛。  

音域比较窄,只适合演奏音域跨度不大的曲目。  

捏起竖笛,放在了嘴边。  

闭上眼睛,沉思了一下。  

王袖的几个动作,让两个音乐老师一愣。  

这曲指的指法,有点专业啊!  

大家屏气看向王袖。  

紧接着。  

竖笛发出了第一个音符。  

“呜——”  

“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  

这熟悉的曲调。  

直接让几个音乐老师跳了起来。  

《故乡的原风景》  

那是霓虹国陶笛大师,宗次郎的曲目。  

整首曲风清新悠扬,阐述了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包容与感怀。  

处,甚至能调动老人们思乡的情绪。  

曾经,某场演唱会上,这首曲让上千人落泪。  

它的曲调低沉平缓,最好演奏的乐器是陶笛。  

而王袖没有陶笛。  

用的是价值十几块的儿童竖笛。  

甚至这笛子刚刚,音色音域都还没有具体的被研究过。  

王袖首吹,就能把那股韵味给吹出来了!  

这怎能不让人激动。  

“冰冰,他好强!”唐晓丽在一旁竖起大拇指。  

“嘘。”  

胡冰冰连忙摆手,示意对方小声点。  

这竖笛吹出来的感觉,真的不比原作差多少!  

除了没有伴奏外,简直神了。  

不,或许不要那些杂七杂八的伴奏才好。  

这才是原汁原味的感觉。  

真的让人感动啊。  

最震惊的莫过于林小溪。  

没有人比她更清楚这根竖笛的来历。  

这一根竖笛是残次品。  

上次上课时,林小溪把竖笛发下去。  

学生把它给退了回来,因为这根竖笛内管有些破损。  

所以,音质会有一些波动。  

林小溪手贱,把它重新塑封,塞进了包装盒里。  

所以,它只是看上去是新的而已。  

现在。  

王袖居然用一根残次品竖笛吹出了如此强大的音色。  

那何止只会一点点。  

没有十几年的功力,绝对做不到。  

林小溪使劲抚摸着起伏的胸口,将自己火热的情绪强行压制下来。  

好激动,近距离下,看真正的大神表演。  

还有比这更享受的吗?  

毕竟是老师。  

大家虽然激动,但也没有做出出格的行为。  

一曲罢!  

啪啪啪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