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戏院风波(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是夜九点。  

夜雨,雨夜。  

水街镇上的小卖铺关了最后一盏灯,宣告这个小镇正式入梦。一阵风来时撩过的忧伤,让那只在雨中漫步的狗,加快了回程的脚步。  

肃杀!萧条!  

而小镇的另一端,兰心大戏院内却人声鼎沸,灯火辉煌。  

这是一个有钱人的天堂!  

“欢迎欢迎!张公子大驾光临真是蓬荜生辉啊!快里面请…”  

“杨老板!您可好久没来喽!哈哈,里面请…”  

戏院剧场经理黄友发正腆着大肚子,卑躬屈膝、点头哈腰地热情招呼着新进场的贵宾们。  

“哎哟,这不是昨天送了花魁篮的…大老板么!您快请!”  

赵磊听后得意地笑了笑,在黄友发的引领下,坐到了较靠前的二排位置。  

“爷,这地儿还满意不?”  

“嗯,还行。”  

赵磊翘起二郎腿,摸出一张红色花票甩给了黄友发:“让小黄仙儿今个唱好点,我有赏。”  

黄友发接住花票时,两只眼睛都直了!立马奴颜婢色的恭维道:“爷!您就放心吧您,今天小黄仙儿第一次专场,保证让您听得舒舒服服的回去!嘿嘿…”  

赵磊傲慢地点了点头,然后提出了个要求:“你去后台通知一声,第一支曲子我要听天仙配。”  

“这个…”  

黄友发有些语塞,面露难色地回应说:“爷,开场曲儿下午就定好了呵呵,要不等最后打赏点曲时您在插上?”  

“我今天第一支曲就要听天仙配!快去办!”  

赵磊甩了五张大额花票到黄友发身上,这黄友发赶紧低头捡起连连做诺:“行行行!好勒,我这就去…”  

见他手脚麻利抓起票子准备去后台,赵磊得意的哼了声,内心暗爽无限。  

“等等!”  

这时,坐在前排的一个年轻男子站了起身,两只眼睛怒目瞪着黄友发:“黄胖子,在座的可都是南京本地的老板,听什么黄梅戏!”  

他起身走了过来,阴冷地瞅了眼赵磊,然后用手指戳了戳黄友发怀里的花票子,厉喝了声:“你们兰心戏院不收国币,什么时候改收国增券了!”  

“张公子,这…”  

坐在周围的老板开始议论纷纷,场面一时变得非常尴尬。  

黄友发为难的看了眼赵磊,又瞅瞅身前的张公子,最后咬了咬牙将怀里的五张红色花票还给了他:“这位爷,实在是对不住!对不住…”  

赵磊看向那个被黄友发称为“张公子”的男人,眼里满是怒气!而那个张公子也非等闲人物,狠狠瞪了一眼赵磊,转身回到了座位。  

没隔多久时间,戏曲专场开始了。小黄仙儿登台后,场下掌声热烈了起来。  

见到自己喜欢的角儿今天站在台上大放异彩,赵磊先前阴霾的情绪一扫而光,非常努力地为她在台下喝彩助势!  

小黄仙儿今天不负众望,因为是第一次开专场,所以早有准备!  

开场曲长生殿场面颇为宏大,二十几位曲艺师傅使用数十种器乐共奏,强烈刺激了每一位戏曲观众的视听神经,引得台下观众连连叫好!  

特别是弹词一出中,唱到调货郎被下了大狱,莲妹为爱献贞给官老爷时,小黄仙儿又变得低回深郁,情之所钟,人见犹怜的那种感觉非常有张力!赵磊作为他的忠实观众,恨不得立马飞上台去,一把将她搂紧怀中!  

后续小黄仙儿又唱了桃花扇、浣纱记、一捧雪等,最后演唱的牡丹亭,将在场的气氛推至最高潮!  

“好!好!好!!”  

一曲刚尽,赵磊再次站起身疯狂地鼓掌!  

小黄仙儿香汗淋漓,笑着走到台前最中央,朝底下所有观众施礼,而赵磊总感觉她一直是朝着自己笑。  

这时,剧场经理黄友发上了台,他拿着话筒来到小黄仙儿身边,大声对所有观众说道:“接下来,就是‘百花点曲’时间,各位老板开始打赏喽!”  

这是兰心戏院每晚最热闹的节目,台下老板送礼,谁送的最多,最后就能上台与自己喜爱的角儿,零距离互动并点曲一首。  

“两支花藤!我点小黄仙儿再唱一段桃花扇!”  

“好勒,米庄李老板出两支花藤,桃花扇!”  

经理黄友发卖力的调动现场气氛。  

“我出五支花藤!唱刺秦安!”  

“哇!杨老板千里迢迢路上辛苦辛苦!五支花藤,刺秦安!”  

“十支花藤,牡丹亭。”  

“呀…唐爷不出手,一出手就是十花藤!十支花藤牡丹亭!!”  

“天仙配!两个花魁篮!”  

此言一出,台下观众瞬间倒吸一口冷气!齐刷刷地将目光从台上转移了过来。  

当看见小黄仙儿也侧目凝视时,赵磊心头越发的激动,再次喊了声:“我买两个花魁篮,听天仙配!”  

无论是花藤还是花魁篮,都是兰心戏院打赏戏子的一种道具而已。但这道具背后的价格,却是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  

花藤一支十个大圆,而一个花魁篮,整整伍佰大圆!!  

赵磊喊出两个花魁篮,是普通人家整整半年的开支!  

黄友发更是激动地语无伦次了,翻身爬下了台跑到赵磊身前,用尽力气喊道:“这位爷!两个花魁篮!天仙配!”  

周围淅淅沥沥响起了掌声和欢呼声,赵磊非常享受这种感觉,整个人沉浸其中。  

而就在这时,坐在前排的张公子站了起来,用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