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再接命案(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雷洪瞪大着眼睛!先看看董亮,又看看局长,一脸的不敢相信:“老大,世侄这次表现确实卓越,行政秘书没问题啊!可是这一等警长的警衔…玩笑有点开大了吧!”  

丁奉山神态自若,十指交叉靠在办公桌前,那表情完全不像似开玩笑。  

见丁奉山就看着自己也不说话,那应该不会是说着玩的了,于是雷洪憋出一副苦瓜脸,开始卖起委屈来:“老大,您还记得么,我雷洪当年跟着你的时候也就像小董这么大,那时候还清衙门呢,哪有实习啊!我都是白打工干苦力才混上了个衙差役,一路走来二十多年现在才是个警长,才熬到三等警长!我容易吗我…”  

一等警长虽然只刚刚迈过四等警士的坎,与三等警长还有很长的距离。但这个坎已是警察等级的天堑,许多警察终其一生都只能是个四等警士。董亮这次可谓是扶摇直上九万里!  

“嗯,你容易不容易的我记不太清了,我只知道跟史厅长讨要这辆车是挺不容易的…”  

丁奉山手中把玩着一串车钥匙,他戏弄人的表情很浮夸,在董亮眼里这个年近半百的丁局长有时还挺可爱的。  

“哎…哎呀,这…这是汽…汽车吗?”雷洪被镇住了,两只手凌空举在那里,一时间激动的不知所措。  

“你现在还觉得小董这个一等警长的衔高么?”  

“不高!一点都不高!他应该跟我平起平坐!”  

“瞅你那没出息的样儿!”  

丁奉山笑骂了他一句,将车钥匙丢了过去:“每月只报一次油费啊!省着点儿开!”  

“哈哈哈!”  

雷洪捧着车钥匙,贴在嘴上使劲亲了三口!拔腿就要往外跑!  

可突然想起了什么,慌忙扭头问:“老大!什么车??停在哪啦!”  

“雪铁龙B10,让你这臭小子捡个大便宜!史厅长之前的座驾!东街报亭那里。”  

“哈哈哈!多谢老大!哈哈…”  

在这间办公室里,雷洪哪还有一点警长的样子,就像个大小孩似的。不过从侧面来讲,丁奉山和雷洪,都没有把董亮当外人看待。  

就在雷洪将要出门时,丁奉山又叫住了他:“待会你叫几个人把我旁边的小会议室收拾出来,以后就给小董当办公室。”  

“好勒!放心吧二位!老大,还有什么事吗!我快急死了…”  

“没了,滚吧!”  

雷洪的魂儿早就飞进报亭旁的汽车里了,匆匆敬了礼带上门,一溜烟就没了人影。  

此时办公室内就剩下丁、董二人,董亮还是很平静地坐在沙发上,等着领导说话。  

丁奉山一时间没有开口,他在默默地欣赏着董亮。  

这个男孩虽然年纪不大,但是真的很有涵养,有胆色、有谋略,甚至还有一点非常难人可贵的品质,性格坚韧能忍!  

唉,自己儿子要有他一半的优秀,那就好了。  

“小董。”  

丁奉山开口了,董亮立刻应和,并作聆听状。  

“上月底二十八日,北城华民报社副主编赵长明的妻子被人奸杀一案,你听说了么?”  

“属下有所耳闻。七局的同事勘查结果及定案结论,也都是指向的奸杀。并且与上半年六月十三日北城另外一起变态奸杀案,做了并案处理。”  

“这两个案子你怎么看?”  

丁奉山抽出一支烟,董亮眼快,走到身前为他点燃。  

“属下没到过现场,也没有见过勘查报告,不敢妄下定论。”  

董亮回答的很谦虚,坐回了沙发上。而丁奉山从他这一句话中似乎嗅到了点味道,笑了笑说:“没关系,就咱俩也没外人,你说说看!”  

“是。”  

董亮低头沉思了一会儿,整理好思绪后,缓缓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先说上半年那起奸杀案吧。北城顺天大道东路吉丰宾馆的老板娘于秀娥,第二天早上被发现死于家中的灶台前。凶手先杀后奸,用擀面杖勒住脖子,导致于秀娥窒息死亡,作案后逃离现场,至今下落不明。”  

“再来说说北城十月二十八日的这个案子。北城光明路水桥街住宅户朱素梅,当晚同样被发现死于家中灶台前,凶手同种手法,还是先杀后奸,同样用的是擀面杖勒住脖子,导致朱素梅窒息死亡,作案后逃离现场,至今下落不明。”  

丁奉山在董亮回忆这两个案情时,听得很认真。董亮在说“同样”、“同种”、“还是”这几个词的时候,稍微加重了语气。  

丁奉山久经江湖,瞬间听出了他的意思!  

在小董眼里,这案子有问题啊。但丁奉山没有打断他,听他继续说了下去。  

董亮忽然轻笑了笑:“属下平时也是闲得,曾侧面打听了一下,这于秀娥一家祖籍是河南人。虽然来到南京多年,但仍以面食为主。”  

“另一边也打听过了,朱素梅一家人都是地地道道的南京人,邻居说他们平时都吃的大米,几乎没怎么见过他们吃面食。但属下认为,他们家和于秀娥家一样,应该经常吃面食。”  

说到此处,董亮便不继续往下说了,而是一直看向丁奉山。  

丁奉山似乎有点明白,但又不全明白!这个董亮话中肯定有话!于是便笑着问了他一句:“为什么你觉得他们两家都经常吃面食?”  

董亮一副很理所当然的样子:“那肯定啊!凶手在杀这俩女人的时候,随手就能在灶台附近找到擀面杖,不经常吃面食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