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助理周晴(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一声轰鸣后,倾盆而下的雷雨,霎时间将京城5A级景区‘十三陵长陵’笼罩在一片雨雾之中,迷蒙的让人看不真切。  

突如其来的磅礴大雨,使得昨天下午刚从怀柔影视基地,转移到十三陵景区的穿越时空的爱恋剧组,只能暂停拍摄。  

暴雨引起的昏暗光线,倒是可以让灯光师打强光来解决,可艳阳阳的外景没法拍,收音也会有影响。  

巍峨的宫殿中,导演杨军脑门深皱,却毫无破解之法,只能嚷嚷着:“先给演员化妆,其他人架设备。”  

宫殿一角。  

隶属化妆师团队,脸蛋清秀的陈美,望着镜中挽发髻,长发飘飘的甘韬:“哥,今天的头套疼不疼。”  

甘韬轻微颔首道:“比昨天那个好很多。”  

陈美道:“那我给这个头套做个记号。”  

陈美年龄和他相仿,模样不错,又有着将近两年的化妆经验,是他进穿恋剧组后,公司分配给他的化妆师,算是作为剧中男二号的福利。  

陈美的服务对象,当然不仅仅是他一人,他只是优先于配角、群众演员。  

轻轻摸了摸脸上轮廓的边沿,确定假发和肌肤紧紧黏在一块,他起身脱衣服换装。  

拍了这么多场戏,站在大庭广众下脱的只剩件内裤,他早已坦然自若,何况模糊不堪的现在。  

仔细检查完甘韬脸上妆容没问题后,陈美冲他道:“哥,那我忙去了。”  

整理完衣领,正在系玉带的甘韬,颔首道:“你去吧。”  

他在剧中扮演朱元璋的四儿子朱棣,也就是日后凭着一隅之地造反成功,成功坐上皇帝宝座的明成祖。  

如果不拍这戏,他对朱棣了解的还真不多,只知道这人造反抢了亲侄儿的皇帝宝座。  

可当他进组,特意买书适当的了解过后,发现朱棣和他老子朱元璋真是不相上下,也是个不折不扣的牛人。  

朱元璋真正的白手起家,当过乞丐做过和尚,身份卑微的不能在卑微,可就这么个人硬生生的一路过关斩将,创立立世200多年的大明朝。  

而朱棣,则是被朱允炆削藩削的生不如死,困在京城的属宫里残喘苟延,匍匐等死。  

可就这么个人当他站直后,凭着京城的一隅之地,几千士兵,竟然只花三年时间,就打下拥有上百万披甲士兵的大明朝。  

天子守国门、五征蒙古、下西洋、永乐大典、万邦来朝等等事迹让甘韬感慨颇深。  

但穿恋毕竟是电视剧,肯定得有所虚构,何况还是内地第一部穿越剧,怎么能让两个来到古代的现代人无所事事。  

编剧的脑洞大开,让这部戏多出很多笑料,和措不及防。  

但甘韬却更想拍摄李卫当官那种历史剧。  

周易今年五部戏,如果按梯次来排的话,拥有国内众多老演员参演的李卫当官绝对是独一挡。  

其次,是改编于古大侠武侠小说的萧十一郎,男女主演分别来自台北和香江的吴奇龙、朱樱。  

然后就是吴奇龙主演的少年王、徐征主演的穿越时空的爱恋。  

而这两部题材新颖的剧,是周易用来试探市场的。  

至于排在末尾,由甘韬、杨军毅、张劲、阳光等人主演的水晶之恋,是周易拿出来培养公司艺人的小成本偶像剧。  

就跟他去年拍的那部,到现在还没有电视台要的女人汤一模一样。  

甚至,他已经委曲求全的将封面、片头、片尾的主要位置,让给了连一集戏份都不到的唐强老师,可依旧没电视台愿意伸手。  

女人汤上映,遥遥无期!  

这也变向解释了,他为什么只能在李卫当官中客串。  

在穿越时空的爱恋、少年王、萧十一郎中做男二号。  

在水晶之恋中做男一的原因。  

独自郁闷了会。  

他提着身上的戏服,施施然的向宫门处走去。  

外面的雨还在下,估计今天的拍摄要泡汤,这会还没法换场地,一帮人只能站在宫殿中吹牛打屁干瞪眼。  

导演杨军见他站在门口望着雨幕发呆,忙叫道:“小甘,往殿里头站站,别把戏服沾湿咯。”  

他提溜着戏服应道:“哎,哎。”  

杨军是周易外聘的导演,不属于南瓜制作中心,记忆中也没这号人物,不知是丢失了,还是没出头。  

时间慢慢流逝,外面的雨没有一丝要停歇的迹象,导演在也安耐不住,冲着徐征、甘韬一帮要出境的演员道:“不管了,演员先过遍戏。”  

即将拍摄的是场群戏,讲的是朱元璋过生辰,他们一帮王爷进献贺礼的事。  

扮演朱元璋的孙保光老爷子,解放军艺术中心本科毕业,也是个大拿。  

前天在怀柔飞腾影视基地的时候,甘韬和他对过一场戏,老人家瞬间转换表情的本事,他很是佩服。  

灯光打亮昏暗的宫殿,甘韬拍了拍有些褶子的戏服,在扮演三王爷的演员下首站好,他的下首则是徐征扮演的皇长孙朱允炆。  

“听说!”  

高坐堂上的朱元璋冒出两个字后,用凌厉的目光在堂下20多个王爷身上一一扫过,漫不经心道:“给朕准备了礼物,都程上来看看吧。”  

站在最前面的二王爷,也就是秦王,本片的活宝,搞笑担当朱樉,先一步走到堂中,将手中的木盒递给太监。  

众王爷好奇的向台上瞅去的时候,甘韬依旧目视前方。  

他在剧中的人设,是很稳重的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