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 黑指环(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掌握了天地运行的一些规则力量,就不再是人了。  

在巫的世界里,没有“鬼”这个说法,只有“归”。  

意思就是离开的人回来。  

之后演变成了“鬼”。  

很早以前,人们畜牧,耕种,打猎采摘生活,生产,育儿,发生战争前程未卜,想要知道未来如何,都会去寻求巫的帮助。一开始巫摸索到的能力,很简单,只有那么几种,但随着生活繁荣,需求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巫术不得不进行更新,研究,创造,以致于在战国之时达到空前繁荣。  

然而随后诸子百家出现,千奇百怪的巫术开始被百家吞纳,同化。  

这一切又在汉末重新流行,这类人被称之为“玄学家”,譬如说当时很有名的“郑玄”,再到两晋发展到空前繁荣阶段,那时侯的巫术,已经被划分为了很多体系,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从大处分类,巫术界可分为三大门:火门,灵门,势门。  

三门之下,又分出若干个巫纲,从这些大纲之下衍生出各种系列,称之为巫目——每一目就像书籍目录页对应的每一章,里面涵盖了关于一种巫法下的好几种巫术。  

时至今日,巫与巫术虽然衰落至极,但好在传承是保存了下来。  

且随着时代更进,这些巫术的理论体系也在与时俱进。  

但只是体系,文字语法上完全没有也不能这么做,这种文字是最古老的“巫文巫语”,每个字有它独特的读音,也对应着一种对应自然界万物本身的意思,也可以说这些文字就是自然界万物的真名。  

所以,这些文字以及其读音,具备着一种特殊力量。  

在巫传承语法下,组合这些字成一段话,念出这段话,便能“敕令”万物,只不过这种语法时至今日大部分已经失传了。  

石柱有很多,巫文记载了太多详尽内容。  

顾瑀督只觉走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世界,这个世界让他耳目一新。  

最后一块石柱上,记载着一卷名为摄魂的巫术,隶属于巫术界灵门生魂纲神识目,开篇讲了关于人的“生魂”是什么。  

人有三魂,有七魄。  

魂为阴,魄为阳。  

魄,就是体魄,七魄,是身体。  

魂就是意识。  

意识存在于身体之中,身体强壮,则精神好,意识凝聚,强大。  

所以人都是外阳而内阴,虽然身体很重要,更重要的是精神,魂魄阴阳相连,魂驱使魄,魄供给魂,是这样一种阴阳互存互生的依存方式。  

巫术上七魄,并非指的是中医上七魄穴位。  

它指双手,双脚,躯干,生殖,咽喉这七个魄。  

魂指的是天魂,地魂,生魂。  

天魂是人体天性的集合体,天魂不全,人会变得痴傻,认知出现问题,比如把米田共当做饭,意识中人为理所当然,这就是“天性”“天格”出现了问题,再比如最简单的“厌食症”,巫把这症状也归在天魂问题中。  

地魂是人记忆集合体,地魂不全记忆缺损,地魂弱则记忆力不强,但是地魂人天生是没有的,地魂平均长成是在三岁这个年纪,关于这个,巫早就研究了透彻,甚至巫术中还有养育胎儿在出生前就开始养育地魂,一出生天地二魂就健全的胎儿,这样出生就能学东西——现代西医才证明,孩童在三岁之前,很难有记忆。  

三魂七魄,寻常哺乳类动物都有。  

这最后的生魂,通畅在人类七岁的时候方才开始生长,十二岁初具雏形,二十岁定型,开始成长缓慢——值得一提的是,巫术的记载中,二十岁也称之为弱冠,因为凡二十岁后的生魂,上面都有一个光环,名为“魂冠”,但这个二十岁指的是灵魂的二十岁,而不是身体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