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幕落斜塔(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从芦湾村的复活点爬起来,马丁陷入了沉思。  

单纯从索隆的奇特表现来看,神秘的地下大坟墓一定隐藏了很多秘密。  

不过,凭他现在的实力,根本就探索不了地下大坟墓。  

更关键的是,入口没了。  

“看来只能等有机会再一探究竟了。”  

心中打定了注意,马丁打算先前往索隆最后提到的,狂刀风无痕出现过的区域。  

幕落斜塔!  

实际上并不是一座高塔,而是一座城镇。  

据传在10000年前,这里曾有一座高塔,封印者邪灵之力。  

在光辉圣战中,被灰烬领主的天灾军团波及,成为了一座废墟。  

圣殿构成的天启军团为了抵御灾乱,在这里设下了据点,就是后来的城镇雏形。  

为了纪念天启骑士,幕落斜塔的名字便被流传了下来。  

灰烬领主为首的天灾军团,最终被天启圣骑们摧毁,取名有“苍穹落幕”之意。  

这里的区域怪物普遍在LV50之上,目前还没有人来越级打怪。  

马丁只是尝试了一番,发现对普通怪都难以造成致命伤害。  

对比起等级差所补贴的那一点点额外经验加成,打一只高等级怪物所付出的时间代价太高了。  

最关键的是,即便是辛苦大半天,侥幸磨死一只蠢笨的怪物,也不可能掉落好东西。  

等级压制在这个游戏中体现的淋漓尽致,马丁猜测,一个LV80的玩家,也许能独占上百名低级玩家。  

沙巴克是贝恩公国的边境之城,而幕落斜塔,则是界定国之边界的真正分界点。  

出了这座城镇,就是哈斯帝国的领域。  

因为是在圣战中建立的城镇,这座以“幕落”来命名的边陲之地,有着不同于沙巴克的别样色彩。  

幕落斜塔由三道厚厚的魔法围墙重重保护,看上去就像是一处要塞之地。  

最外围的城墙是士兵们的驻军基地,因为设有完善的军事设备。  

里面的一层,则是由圣殿天诛团设下的魔法壁垒,能够阻挡有效的法术攻击,自身选用的材质也是极为兼顾的混凝铁,寻常的兵刃根本无法破坏这些围墙。  

没有了战争的困扰,一些原住民们搬离了拥挤的主城,在这里定居下来。  

最内圈的区域是幕落斜塔的中枢行政区,备有储备兵粮的仓库,有贝尔公国的守备军常年驻扎再次。  

至于其他区域,则是居民的生活区。  

当马丁真正踏入这座城镇的时候,顿时被吸引住了。  

主干道上有许多商贩在这里摆设摊位,摆放各类蔬菜、调理食品等各式各样的商品。  

在熙来攘往的热闹人群中,老板对街上行人发出充满气势的叫卖声努力拉客,上了年纪的妇人和商人讨价还价寻觅新鲜食材,受到烤肉香气吸引的青年购买肉汁满溢的烤肉串。  

在这个拥有白天特殊活力的城镇中,喧嚣的热闹气氛将会一直延续到日禄十分。  

不同于沙巴克主城,马丁在这里看到了很多佣兵团的身影。  

经过打探后,马丁知道了这些佣兵团的身份。  

一名热情的青年正悉心介绍着这些佣兵团的背景——  

“看,那边绣着金属圣纹的,就是赫赫有名的钢铁之翼佣兵团,那边的大胡子就是副团长破碎之锤!他手中的那个锤子,可是鲁大师的得意作品!”  

“蔷薇陌上离,冒险者,千万不要惹那群漂亮的女人,更不要有非分之想,蔷薇佣兵团的那群女人,一个个都是母老虎,还是会吃人的那种。”  

“如果可以的话,我也想要加入铁狼佣兵团,克烈团长是我的偶像呢!”  

这座城镇的居民中,原住民只占了30%,更多的是佣兵和商队。  

由哈斯帝国进口的商品,沙巴克只收7%的关税,对比起其他主城15%的关税来说,整整低了一倍的入关成本。  

而且对比起其他城池偶尔会出现的骚乱,沙巴克因为有重兵把守,相对更加安全一些。  

因此,大型佣兵团一般会选择从幕落斜塔入关,这里也成为了佣兵们最喜欢的区域。  

了解到佣兵团出没的原因,马丁也就释然了。  

支付给青年10个金币的报酬,马丁并没有着急立马去找狂刀风无痕,而是率先走向了幕落斜塔最为宽硕的广场区域。  

一对拉风的组合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这对搭档之一是个女性,其中一名年龄大约介于十五岁到二十岁,眼尾细长的眼睛散发着犹如黑曜石般的耀眼光芒,充斥光泽的猫咪黑发绑成双马尾,细致的雪白肌肤在阳光照射下,仿佛珍珠闪闪发光。  

最吸引目光的地方莫过于高雅的气质,还有任何人都会多看一眼,充满异国风情的眉毛,身上那袭深棕色长袍虽然平凡无奇,穿在他身上却变得像是豪华礼服。  

至于和她走在一起的搭档性别不明,应该说没有露出可以判断性别的地方。  

马丁忍不住感叹道:“真TM骚包!”  

点缀金色花纹,绚烂华丽的全身铠甲,从全罩头盔的细微缝隙,无法窥见里面的无关。  

红色披风底下看得到背在身后的一把巨剑,与桀骜不驯的风格相得益彰。  

两人环顾四周,全身铠甲的人率先迈出步伐。  

路上车轮轨迹里的积水反射阳光,由泥巴和沙土混合的道路不像石板那样结石,非常难以行走,一不小心就会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