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九连城(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二天,凌钰还在房间打坐修炼,突然外面传来二师兄的声音。  

凌钰猜测可能是二师兄要下山了,出门询问,果然,李玉君打算马上就下山,特来寻找凌钰。  

一路东行。有着二师兄李玉君带路,凌钰心中多少有些安稳,这次起码不会迷路了吧。  

两人都不是凡人,赶路的速度也很快,虽然此行离缥缈宗也不算远,但连一个多时辰后,凌钰已经能遥遥望见远方的城池。  

很快,两人已经来到城池门口,凌钰抬头,只见城门的上方有一块匾额,上面三个赤红色的大字龙飞凤舞:九连城。  

听李玉君所说,九连城位于云峦山脉九连山下,又离四方山脉不远,所以这里的炼气士还是比较多的,虽然九连城只是一座小城,但这里明显人流量不小,资源也丰富,九连城的几大势力,都是有结丹期炼气士坐镇的。  

两人降落下来,几步便走到城门口,那里有六个穿着青色制式衣甲的炼气士,看样子应该是九连城的守卫。  

凌钰望气术一扫,便知道了几人的修为,基本都是练气八层左右。这实力,已经不算弱了。  

李玉君很显然知道这里的情况,上前一步,还没等几人开口,便从身上取出二十枚下品灵石递给对方。  

凌钰一愣,这还要交进城税啊。一人十枚,倒不算多。  

一边走着,李玉君同时给凌钰传音:“小心点谨慎点,也不要随便暴露财物,城里里是不允许打斗的,但难免有人盯梢,出了九连城可能会有很多麻烦。”  

说着,暗中递给凌钰一个储物袋。  

听李玉君说,这个九连城是由三个门派一起把控的,这些门派里面都有结丹期炼气士坐镇,敢闹事的一缕严惩不贷。  

夏土的修真界,储物戒指就算是结丹期的高手也不一定拥有,结丹期以下的基本都是用储物袋。  

凌钰咧了咧嘴,还好有二师兄叮嘱,不然要是惹出来那个心黑的结丹期高手就完蛋了。  

两人一路行走,李玉君一边给凌钰讲述着九连城的一些注意事项,一边走走停停,查看着路边摆摊的有没有自己需要的东西。  

大街上,有摆摊的,有算卦的,还特么有要饭的,凌钰也是醉了,炼气士的脸估计都快被那家伙丢尽了。凌钰瞅了一眼,要饭的是一个练气七层左右的老头,也不知道他从哪里弄来一身破破烂烂的装备,就躺在一块石墙下面嗮着太阳。  

大街的两旁是一个个酒楼店铺,有卖丹药的,有卖法器的,还有卖灵兽的,各式各样不一而足。  

李玉君很快带着两人来到一个酒楼里,几人找了一个靠里的位置坐下。  

“小二,来一壶玉楼春,一碟十香酥,一碟玉龙花,一碟狸花鲈肉。”李玉君明显不是第一次来,随口就喊了几个菜。  

小二哥很勤快,一听李玉君的话,应了一句好嘞,就小跑着前往后厨。  

“师弟,你可要好好尝尝这里的名菜,这些都是九连城有名的灵食,口味不错,还能补充体内的灵气。”李玉君笑着解释道。  

说实话,凌钰对于灵食还是比较期待的,不说其他的,就算是灵酒,凌钰也是比较期待的,他身上的灵酒早就喝完了,这次说什么也要多买一些藏着。  

两人一边说着,一边听着酒楼里的其他人闲谈。都是一些琐碎的事情,什么刘家老二又纳了几个姨太太,什么王家小子捡了颗野鸡蛋当灵兽蛋去卖,竟然给卖出去了。  

不多时,小二哥便开始上菜了。  

玉楼春算是这家酒楼的招牌酒,舒心养神,灵气十足,凌钰才喝了几杯,就感觉脑袋晕乎乎的赶紧打住。  

李玉君哈哈一笑:“玉楼春其实比较醉人,师弟你酒量还不错啊,一般人第一次喝玉楼春,两杯就差不多会有些晕乎。”  

然后就是玉龙花,这一道菜是素食,听李玉君说这个是用灵泉培养的,然后经过特殊处理,凌钰尝了一口,还不错,清脆可口,嘎嘣脆。  

至于狸花鲈鱼,是一种灵鱼,人工比较难养活,基本都是从外面打捞,听说一条梨花鲈鱼少说也要几十个灵石。  

“对了,师弟你是打算做什么赚钱?”李玉君还真不知道凌钰到底是打算怎么赚钱。  

“制符,师弟我前两天研究了下制符,现在应该勉强能混口饭吃。”  

“这样啊,师兄建议你,多买一些材料,然后回门派制符,等足够多了,就到这里售卖。你可以在街道上摆摊,也可以直接卖给万宝阁,万宝阁的信誉还是比较好的,价格也比较公道,当然了,直接卖给万宝阁自然价格上会有些偏低,但这样其实很省事。自己摆摊售卖的话,就比较消耗时间了。”  

“当然了,你也可以自己开个店铺,然后找个可靠的人售卖。”顿了一下,李玉君又补充了一句。  

凌钰听得出来二师兄的意思,仔细想了一翻便询问道:“不知道这两者差距有多大?”  

李玉君思考了片刻,便给出了自己的看法:“比如一张筑基期的灵符,你摆摊卖的话,可能是九十枚到一百枚灵石,卖给万宝阁的话,可能就只有九十枚。虽然差了一点,但如果量大的话,还是直接售卖给万宝阁划算。”  

听李玉君所言,凌钰也是暗暗思索,如果自己每天有十张成品灵符,一年下来就有三千六百张,天,这什么时候才卖的完,烦死了,摇了摇头,最后凌钰还是打算卖给万宝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